辭山偶世清,挾策忽西行。帆過隨江疾,衣沾楚雪輕。
尚文須獻賦,重道莫論兵。東觀今多事,應高白馬生。
辭鋒森列看分朋,退作窮山苦行僧。
每讀嚴詩驚我倒,亦知舜績待公凝。
絲綸指日從天下,閶闔摩霄接武升。
更想班衣奉親壽,五雲低護九枝燈。
辭家暑雨濺紅蕖,轉首蕎花已雪如。
歲月只隨流水逝,笑談陡與故人疏。
簡書我正罷長道,歸棹君行指舊居。
他日霜風吹夢破,空從旅雁覓來書。
辭京塵漸遠,入越思逾清。
雨壑溪方漲,風帆去又輕。
天光浮水闊,山色帶雲橫。
更問鄉關路,從今尚幾程。
辭君歲久見君初,白髮驚嗟兩有餘。
容鬢別來今至此,心情料取合何如?
曾同曲水花亭醉,亦共華陽竹院居。
豈料天南相見夜,哀猿瘴霧宿匡廬。
辭章諷詠成千首,心行歸依向一乘。
坐倚繩床閒自念,前生應是一詩僧。
辭以情達,義以氣激。
以素心期,托名手筆。
都曹這猶,中寓其一。
尚想風流,太平人物。
辭鄉苦淫雨,旬日喜初霽。
達曙星漢明,嚴霜凜寒氣。
僕夫戒晨發,解纜火先熾。
狂風初向止,朝旭悅南至。
宿靄散平川,遙煙澹孤嶼。
峰回積雪白,灘險寒流細。
野艇溯漁綸,商帆洽鳧戲。
洲渚薄欹傾,人煙闃迢遞。
征途值歲晏,行邁眷遐睇。
塵網日疏違,危機慨浮世。
束書謝旅貞,百感胡內翳。
君恩戴彌厚,蹇拙愧庸器。
寵渥逾素期,微裨莫涓致。
民彝困蟊賊,管晏渴群睨。
顧念衰朽侵,何由覿經濟。
汀梅爛始英,崖竹滴空翠。
少慰幽晦情,奚能愜真契。
願言返駕早,永托丘園憩。
辭兜率,混凡塵。
閉眼昨夜,肚裹惺惺。
何如起來,提卻拄杖子,
東行西行,忽然等看個人。
乞錢錢又無,等人人不見。
不知兜率天,何如奉化懸。
折手呵呵,天回地轉。
辭大叢林卓小庵,豈知捷徑在終南。
狂歌不曉花十八,餓死休貪芧四三。
漢有子雲尤苦思,晉惟逸少不清談。
君看尼父生知者,問了萇弘又問聃。
辭源浩蕩輸滄海,筆勢飄颻薄紫霞。
公府薦才猶未試,士林淪滯不須嗟。
相逢轉更開懷抱,一跌何嘗掛齒牙。
文帝欲興三代治,可容賈誼在長沙。
辭閣玉堂東,依然昔所從。
舊池空歎鳳,殘友不成龍。
制稿流塵積,磚花駁鮮重。
過車三步約,何日酹塋松。
辭君遠行邁,飲此長恨端。已謂道裡遠,如何中險艱。
流水赴大壑,孤雲還暮山。無情尚有歸,行子何獨難。
驅車背鄉園,朔風捲行跡。嚴冬霜斷肌,日入不遑息。
憂歡容發變,寒暑人事易。中心君詎知,冰玉徒貞白。
黃鳥何關關,幽蘭亦靡靡。此時深閨婦,日照紗窗裡。
娟娟雙青娥,微微啟玉齒。自惜桃李年,誤身遊俠子。
無事久離別,不知今生死。
峨峨高山巔,浼浼青川流。世人不自悟,馳謝如驚飍。
百金非所重,厚意良難得。旨酒親與朋,芳年樂京國。
京城繁華地,軒蓋凌晨出。垂楊十二衢,隱映金張室。
漢宮南北對,飛觀齊白日。游泳屬芳時,平生自雲畢。
綺樓何氛氳,朝日正杲杲。四壁含清風,丹霞射其牖。
玉顏上哀囀,絕耳非世有。但感離恨情,不知誰家婦。
孤雲忽無色,邊馬為回首。曲絕碧天高,餘聲散秋草。
徘徊帷中意,獨夜不堪守。思逐朔風翔,一去千里道。
嘉樹藹初綠,靡蕪葉幽芳。君子不在賞,寄之雲路長。
路長信難越,惜此芳時歇。孤鳥去不還,緘情向天末。
月滿秋夜長,驚鳥號北林。天河橫未落,斗柄當西南。
寒蛩悲洞房,好鳥無遺音。商飆一夕至,獨宿懷重衾。
舊交日千里,隔我浮與沉。人生豈草木,寒暑移此心。
酒星非所酌,月桂不為食。虛薄空有名,為君長歎息。
蘭蕙雖可懷,芳香與時息。豈如凌霜葉,歲暮藹顏色。
折柔將有贈,延意千里客。草木知賤微,所貴寒不易。
神州高爽地,遐瞰靡不通。寒月野無綠,寥寥天宇空。
陰陽不停馭,貞脆各有終。汾沮何鄙儉,考槃何退窮。
反志解牽跼,無為尚勞躬。美人奪南國,一笑開芙蓉。
清鏡理容發,褰簾出深重。艷曲呈皓齒,舞羅不堪風。
慊慊情有待,贈芳為我容。可嗟青樓月,流影君帷中。
春至林木變,洞房夕含清。單居誰能裁,好鳥對我鳴。
良人久燕趙,新愛移平生。別時雙鴛綺,留此千恨情。
碧草生舊跡,綠琴歇芳聲。思將魂夢歡,反側寐不成。
攬衣迷所次,起望空前庭。孤影中自惻,不知雙涕零。
秋天無留景,萬物藏光輝。落葉隨風起,愁人獨何依。
華月屢圓缺,君還浩無期。如何雨絕天,一去音問違。
有客天一方,寄我孤桐琴。迢迢萬里隔,托此傳幽音。
冰霜中自結,龍鳳相與吟。弦以明直道,漆以固交深。
白日淇上沒,空閨生遠愁。寸心不可限,淇水長悠悠。
芳樹自妍芳,春禽自相求。徘徊東西廂,孤妾誰與儔。
年華逐絲淚,一落俱不收。
辭少不盡意,辭多還盡紙。
紙盡意無窮,相思似流水。
辭封來伴赤松游,判作山中萬戶侯。
一片葵心天北闕,十行芝檢殿西頭。
淵洪端靜恩言厚,拊藉溫存眷禮優。
國事多艱耆舊少,須公與作濟川舟。
辭無珪組隱無才,門向潮頭過處開。幾度黃昏逢罔象,
有時紅旭見蓬萊。磧連荒戍頻頻火,天絕纖雲往往雷。
昨夜秋風已搖落,那堪更上望鄉台。
辭秦經越過,歸寺海西峰。石澗雙流水,山門九里松。
曾聞清禁漏,卻聽赤城鐘。妙宇研磨講,應齊智者蹤。
辭相還家後,清帶少顏。
便令凡事足,不似一身閒。
長日惟開卷,晴天偶看山。
只應尤國念,到此或相關。
辭華已獨步,政治復無前。
吏不容三穴,民皆載二天。
於今知和寡,自古愧才偏。
惆悵棠陰下,仁風尚藹然。
辭奉鍾山一月前,如何知我北歸軒。
不通姓字殷懃甚,忽到新林野店邊。
漢字辭的釋義
辭
(會意。本義:訴訟,打官司)
同本義 [legal case;lawsuit]
辭,訟也。--《說文》。按,分爭辯訟謂之辭。
善於辭案條教。--《後漢書·周紆傳》。註:「辭案猶今案牘也。」
皇帝請問下民,鰥寡有辭於苗。--《書·呂刑》
口供 [oral confession]
明清於單辭,無或私家於獄之兩辭。--《書·呂刑》
無情者不得盡其辭。--《禮記·大學》
其次不辱辭令。--司馬遷《報任少卿書》
辭布者。--《周禮·司市故書》。司農註:「辭布,辭訟泉物者也。」
獄辭無謀故者。--方苞《獄中雜記》
有詔即訊,辭服。--《漢書·趙君韓張兩王
辭 ci
1優美的語言;言詞:~藻、修~。
2古典文學的一種體裁:~賦、楚~。
3古體詩的一種:《木蘭~》。
4告別;告辭:~行。
5辭職。
6辭退:解雇。
7躲避;推托:推~、不~勞苦。
【辭呈】向上級請求辭職的呈文。
【辭賦】文體名稱。漢代時常把辭和賦統稱為辭賦。辭指楚辭,以屈原《離騷》為代表,又稱騷體。賦是漢代的一種特定文體,它繼承了楚辭形式上的一些特點,又較多運用散文手法,與辭已不相同。
【辭格】積極修辭的各種格式。如比喻、借代。又稱修辭格。
【辭海】
1書名。陸費逵等編。1936年中華書局初版。為綜合性大型詞典。收單字13000多,詞語77000條左右,兼有字典和詞典性質,通稱舊辭海。
2書名。辭海編輯委員會編。1965年出版未定稿,1979年出版三卷本,1980年出版縮印本。收單字14872個,詞目91706條,內容包括成語、典故、人物、著作、歷史事件以及各學科名詞術語等。為常用的語文工具書。通稱新辭海。1989年修訂後再版。
【辭令】社交場合應對得體的話語:外交~、善於~。又作詞令。
【辭書】字典、辭典、百科全書、專科辭典的統稱。
【辭源】
1書名。陸爾奎等1908年編纂。1915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為中國現代第一部綜合性辭典,通稱舊辭源。
2書名。1979年出版。主要作為閱讀古籍用的工具書和古典文史研究工作者的參考書。全書共收單字12890個,詞語84134條,收詞範圍一般到鴉片戰爭為止。內容以舊有辭書、韻書、類書為基礎,吸收現代辭書特點,以語詞為主,兼收百科;以常見為主,強調實用;結合書證,重在溯源。為常用的文史工具書。通稱新辭源。
【辭藻】見【詞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