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之作傳聊為戲,子雲草《玄》真好奇。
更有區區工畫卦,強分奇耦學庖犧。¤
退公求靜獨臨川,揚子江南二月天。
百尺翠屏甘露閣,數帆晴日海門船。
波澄瀨石寒如玉,草接汀蘋綠似煙。
安得乘槎更東去,十洲風外弄潺湲。
退跡何人繼昔賢,凡途終是事謀先。
只知競逐浮雲富,誰解驚嗟逝水年。
寒影半疏霜後樹,秋聲千點雨中禪。
千般不更經營得,一榻無餘任自然。
退食鵷行振羽儀,九霄雙闕迥參差。雲披彩仗春風度,
日暖香階晝刻移。玉樹籠煙鳷鵲觀,石渠流水鳳凰池。
時清執法慚無事,未有長楊漢主知。
退食公堂暇,應無俗慮侵。
簾開雙燕外,吏散百花陰。
海域逍遙境,榮途淡泊心。
政成先養正,惠愛及民深。
退處相關,幽棲林藪,捨宇第須茅蓋。翠巘清泉,啟軒窗遙對。遇等閒、鄰里過從,親朋臨顧,草草便成幽會。策杖攜壺,向湖邊柳外。旋買溪魚,便斫銀絲膾。誰復欲痛飲,如長鯨吞海。共惜醺酣,恐歡娛難再。矧清風明月非錢買。休追念、金馬玉堂心膽碎。且斗尊前,有阿誰身在。
退歸我欲學真長,君定才名江夏黃。
考父舊嘗睎吉甫,陵陽端的嗣黔陽。
退食多留此,翛然一散襟。
涼從曉來覺,秋向雨中深。
牆竹侵山色,簷茅雜柳陰。
有誰能載酒,過我共幽尋。
退之曾作河南宰,韓氏於今又見君。
縣政從來人有望,家聲不墜世多文。
後池分洛貯藍水,高檻看嵩迷嶺雲。
主簿堂前七葉樹,手栽應莫已刳焚。
退之效玉川體,子美和舂陵地。
古訓後生可畏,俗語文人相輕。
退之作文自天巧,讀者未免加人私。
紙尾連銜行雁鶩,同僚翻作刻木期。
句讀中分肯趣短,一輩抱睨何多為。
自唐及今襲訛舛,文公有神應點嗤。
退公求靜獨臨川,揚子江南二月天。
百尺翠屏甘露閣,數帆晴日海門船。
波澄瀨石寒如玉,草接汀蘋綠似煙。
安得乘槎更東去,十洲風外弄潺湲。
退之在元和,昌言主文字。
揚鑣踵芳塵,公乎得無意。
退之硫黃藥成疾,伯仁金印恩為仇。
眼前世事盡如此,十日峭寒春作秋。
退筆殘煤作塚池,庶幾極力更前追。
尋源巴峽濤瀧派,得骨柯山鐵樹枝。
京口風雲隨叱吒,渭川霆電掃端欹。
刻舟事往何嗟及,拙目高心付黠癡。
退之身外無窮事,子美生前有盡花。
更有多情君未識,不隨柳絮落人家。
莫尋群玉峰頭路,莫看玄都觀裡花。
但解閉門留我住,主人休問是誰家。
朱閣前頭露井多,碧桃枝下美人過。
寒泉未必能如此,奈有銀床素綆何。
退之皆負□□志,作邑當年來此中。
謾道陽山是窮處,先生於道未嘗窮。
退之排釋氏,子厚多能仁。
韓柳既道同,好惡安得倫。
一斥一以贊,俱令儒道伸。
柳州碑曹溪,言釋還儒淳。
吏部讀墨子,謂墨與儒鄰。
吾知墨兼愛,此釋何疏親。
許墨則許釋,明若仰穹旻。
去就亦已異,其旨由來均。
後生學韓文,於釋長狺狺。
未知韓子道,先學韓子嗔。
忘本以競末,今古空勞神。
退之落齒感慨,子春傷足悲哀。
遺體有所受也,敗面豈不痛哉。
退公詩酒樂華年,欲取幽芳近綺筵。
種玉亂抽青節瘦,刻繒輕染絳花圓。
風霜不放飄零早,雨露應從愛惜偏。
已向美人衣上繡,更留佳客賦嬋娟。
漢字退的釋義
退〈動〉
(會意。小篆字形。從彳,從日,從。彳,小步。,足的反寫。本義:向後走,後退)
同本義 [retreat;move back]
退,卻也。--《說文》
賓三退負序。--《儀禮·聘禮》
主人少退。--《儀禮·鄉射禮》
待坐則必先退席。--《禮記·玉藻》
不可以退而謂之退。--《孫子·謀政》
暑為之退。--明·李漁《閒情偶寄·種植部》
攻一時敵退。--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敵乃紛退。
又如:退到院子裡;他往後退了幾步;退縮(後退,回縮);退生(後退以求生);退廳(退堂。舊指官吏問案完畢,退出公堂);退藏於密(後退隱藏於秘密之處);
退tui
⒈向後移,跟"進"相對:後~。不進則~。
⒉使向後移:~兵。~敵。
⒊離開,辭去:~下。~職。
⒋歸還,撤消,不接受:~還。~票。~貨。~款。
⒌脫落,逐漸消失:~色。衰~。減~。
⒍[退卻]
1軍隊向後撤退。
2泛指後退、退縮:關鍵時刻,不能~卻。
⒎[退步]
1落後,逐漸向下。
2後退的地步:他留有~步。
⒏[退化]生物體的某個或某些器官在進化過程中,全部消失或部分殘留而成為痕跡的現象。如人的"闌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