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夜無雲惟自照,鳳凰飛入合歡宮。
靜裡心常覺,塵中人豈知。
柴門獨掩後,春草復生時。
澤國為漁晚,江湖好道遲。
總能談寂寞,只費子雲辭。
靜躡紅蘭徑,憑高曠望時。無端求句苦,永日壑風吹。
大月生峰角,殘霞在樹枝。只應劉越石,清嘯正相宜。
靜院幽花馥,空庭皓月明。
春寒夜更好,未有一蟲鳴。
靜友性不凡,惟嗜土石瘦。
與草似無瘉,於吾如有舊。
抱獨足養真,韜芳何深茂。
清風苦好事,揄揚古今宙。
靜追蘋末興,況復值蕭條。猛勢資新雁,寒聲伴暮潮。
過山雲散亂,經樹葉飄颻。今日煙江上,征帆望望遙。
靜極孤鴻響,寒疑萬籟喑。
眼花燈下字,髭斷雪中吟。
頗似償前債,非關惜寸陰。
可憐蝴蝶夢,翩作蠹書蟫。
靜看青山簇髻鬟,動觀碧水漱潺湲。
若教此景來酆鄗,爭奮應成觸與蠻。
靜聽迢迢宮漏長,齋居暫屏萬機忙。
那無詩句娛清景,恰有梅梢送冷香。
案積陳編閒檢點,志期舊學重商量。
灰飛子夜調元律,又喜天心復一陽。
靜之不昏,湛而若存。
動之不渾,用而亡痕。
入見離微之根,出遊幻化之門。
赤水之求故罔象而珠得,庖丁之伎乃亡牛而刃奔。
百川碧漲,三月紅繁。
海不失於潮信,華自得於春恩。
靜攝應無恙,塵勞暫有虧。
才非類擁腫,德或似支離。
燕坐停琴後,朝霖罷灌時。
向來觀化意,翻訝肘生枝。
靜擁寒爐逼硯冰,凍蠅怪有撲窗聲。
拋松撒竹清眠思,吹滅吟燈坐到明。
靜虛空闊深盤旋,松掛薜蘿籠紫煙。
嘗引我來尋詩料,和殘皎皎白駒篇。
靜據胡床,閒握柱杖。
正念絕機絲,起家無伎倆。
珠旋翡翠盤中,月在珊瑚枝上。
靜向方寸求,不居山嶂幽。池開菡萏香,門閉莓苔秋。
金玉重四句,秕糠輕九流。爐煙上喬木,鐘磬下危樓。
手種一株松,貞心與師儔。
靜中樂處是琴書,此樂輸君二美俱。
明鏡無塵佛關捩,內丹養火夜工夫。
梅花窗下參同契,翠草庭前太極圖。
探得黃庭真訣了,不須更看養生符。
靜中看。記昔日淮山隱隱,宛若虎踞龍盤。下樊襄、指揮湘漢,鞭雲騎、圍繞江干。勢不成三,時當混一,過唐之數不為難。陳橋驛、孤兒寡婦,久假當還。掛征帆、龍舟催發,紫宸初卷朝班。禁庭空、土花暈碧,輦路悄、呵喝聲乾。縱余得西湖風景,花柳亦凋殘。去國三千,遊仙一夢,依然天淡夕陽間。昨宵也、一輪明月,還照臨安。
靜坐養天和,其來所得多。
耽耽同廈宇,密密引籐蘿。
忘去貴臣度,能容野客過。
系時休戚重,終不道如何。
靜裡含光默默,玄中調息綿綿。真空洞徹量無邊。親見本來身面。雖是虛靈不昧,也須添汞抽鉛。常加水火鼎爐煎。便有神光發現。
靜深空洞碧沉沉,鑒影分明照我心。
照我心於何處是,潛龍時見普甘霖。
漢字靜的釋義
靜
(形聲。從青,爭聲。本義:彩色分佈適當)
安靜;寧靜 [quiet;tranquil;peaceful]
靜言思之。--《詩·邶風·柏舟》
宵靜女德,以伏蠱慝。--《國語·晉語》
本朝不靜。--《呂氏春秋·音律》
靜乃明幾。--《呂氏春秋·審分》
莫不靜好。--《詩·鄭風·女曰雞鳴》
清和肅穆,莫不靜暢。--晉·支遁《八關齋會詩序》
又如:靜雅(安靜);靜鞭(帝王儀仗的一種,鞭形,振之作響,令人肅靜。也叫「鳴鞭」);靜辦處(安靜的地方)
靜止,物體不運動(跟「動」相反) [still;motionless]
怒則動,動則手足不靜。--《淮南子·本經》
樹欲靜
靜jing
⒈停止的,跟"動"相對:~止。樹欲~而風不止。
⒉沒有聲響:安~。平~。清~。寂~。~悄悄。
⒊安詳:平心~氣。
⒋〈古〉通"淨"。清潔。
⒌[靜脈]從身體各部運輸血液回心臟的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