郤生方得桂,王粲始從戎。
一舸辭吳會,單車入漢中。
亂山雲木古,側徑野泉通。
欲識風煙美,心知故國同。
郤歸天柱峰前去,高謝浮名似了心。
林下孤燈一聲磬,青猿啼斷白雲深。
郤縠敦詩書,祭遵事雅歌。
非才衒空名,覆敗誠不多。
小范真吾師,匹馬雙導戈。
笑擁兵十萬,夜下白鹿坡。¤
郤服權奇女丈夫,道心潭粹與人殊。
波瀾起落無痕跡,似此奇情古所無。
漢字郤的釋義
郤
(形聲。從邑,谷聲。本義:晉國大夫叔虎的封地。在今山西沁水下游一帶)
同本義 [Xi,a fief]
郤,晉大夫叔虎邑也。--《說文》
郤鄉在河內。--《聲類》
又如:郤詵丹桂(亦作「郤桂」、「郤詵枝」。晉郤詵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自視為「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王。後喻科舉及第)
假借為「隙」。空隙;裂縫 [crack]
若白駒之過郤。--《莊子》
相見於郤地曰會。--《禮記·曲禮》
又如:郤穴(孔穴);郤地(兩國交界之地。即國境線)
隔閡 [rift]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郤。--《史記·項羽本紀》
與紅陽侯有郤。--《漢書·孫
卻qie姓。
────────────────—
卻ji 1.疲勞。
────────────────—
卻xi 1.古地名。在今山西省沁水下游。 2.通"隙"。孔隙,縫隙。 3.通"隙"。嫌隙。 4.通"隙"。開始,初始。參見"卻始"。 5.姓。春秋楚有卻宛。見《左傳.昭公二十七年》。《谷梁傳》作"卻宛"。
────────────────—
卻que 1.後退;退卻。 2.副詞。表示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