諫稿成埃兩鬢絲,考槃在澗倚天知。
巖前風葉行人耳,便是襄陽墮淚碑。
諫陛何人正伏蒲,將壇無事且投壺。
因觀雪曲詞爭勝,便覺詩鄰勢不孤。
警雁王師方入蔡,贈梅邊使欲離吳。
可憐鼠輩殊輕敵,乃敢堂堂捋虎鬚。
諫頻甘得罪,一騎入南深。若順吾皇意,即無臣子心。
織花蠻市布,搗月象州砧。蒙雪知何日,憑樓望北吟。
諫諍嚴凝地,論思咫尺天。
直弦宜問俗,曲突卻臨邊。
儒道終期用,皇威可得宣。
視儀雖兩地,難到玉階前。
諫議遺蹤尚可望,曳裾不必郊鄒陽。
但修天爵膺入爵,始信書堂有玉堂。
諫書元不為求名,上有穹蒼鑒至誠。
索虜傳觀皆動色,豈知難悟漢公卿。
諫草如山不論兵,當年出處最分明。
中朝安可無耆舊,故事猶應問老更。
敢與鳳毛評句法,素知牛耳執文盟。
詩壇亦合先生築,遙望偏師已拔營。
諫議茶猶寄,郎官跡已疏。
斜封三道印,不奉一行書。
會遠長安去,終臨顧渚居。
大江清見底,為問渴如何。
諫草詩篇好護持,又吟蜀井竹西時。
攜將高節堂前去,題作雲蒼也更奇。
諫署崢嶸有舊名,侯藩偃息政方成。
張綱昨日彈梁冀,文帝今朝召賈生。
古節未慚台柏直,仙風應對簡霜清。
人言賤子叨知已,試把塵冠一振纓。
諫鼓招言事蔑聞,昧時自鬻更紛紛。
胸中著許堤防策,不救危身肯濟君。
諫獵名空久,多因病與貧。買書行幾市,帶雨別何人。
客路山連水,軍州日映塵。淒涼一分手,俱恨老相親。
諫省臣無狀,龍鱗昔屢嬰。
恩深忘位賤,義重覺生輕。
不正誅鋤法,仍蒙獎歎榮。
百身何足報,天造固難名。
諫議吳王孫,特畫水物具。
至今圖寫名,不減南朝顧。
濃淡一以墨,螯殼自有度。
意將輕蔡謨,殆被蟛蜞誤。
諫省垂清論,仙曹豈久臨。
雖專良史業,未畏直臣心。
路入丹霄近,家藏華岳深。
還如韓吏部,誰不望知音。
諫署才聞滿歲遷,分符便見入秦川。
援毫厭賦梁園雪,緩轡閒看華嶽蓮。
竹簡汗青妨約史,縑囊封皂且論邊。
三峰洞穴多靈藥,莫便拋官去學仙。
諫諍知無補,遷移分所當。不堪匡聖主,只合事空王。
龍象投新社,鵷鸞失故行。沉吟辭北闕,誘引向西方。
便住雙林寺,仍開一草堂。平治行道路,安置坐禪床。
手版支為枕,頭巾閣在牆。先生烏幾舄,居士白衣裳。
竟歲何曾悶,終身不擬忙。滅除殘夢想,換盡舊心腸。
世界多煩惱,形神久損傷。正從風鼓浪,轉作日銷霜。
[佛經云:「此生死無休已,如風鼓海浪。」又云:
煩如霜露,慧日能消除。]
吾道尋知止,君恩偶未忘。忽蒙頒鳳詔,兼謝剖魚章。
蓮靜方依水,葵枯重仰陽。三車猶夕會,五馬已晨裝。
去似尋前世,來如別故鄉。眉低出鷲嶺,腳重下蛇岡。[廬山岡名]
漸望廬山遠,彌愁峽路長。香爐峰隱隱,巴字水茫茫。
瓢掛留庭樹,經收在屋樑。春拋紅藥圃,夏憶白蓮塘。
唯擬捐塵事,將何答寵光。有期追永遠,[晉時永、遠二法師,曾居此寺。]無政繼龔黃。
南國秋猶熱,西齋夜暫涼。閒吟四句偈,靜對一爐香。
身老同丘井,心空是道常覓僧為去伴,留俸作歸糧。
為報山中侶,憑看竹下房。會應歸去在[一作住],松菊莫教荒。
諫逐古今有,例為朝政疵。
況與廊廟臣,世復惡其私。
安危治亂跡,此事姑置之。
儻未監謗者,失得何須悲。
諫省歸來三載餘,君王應渴見鴻儒。
七閩重地誰能漕,聊出長才為轉輸。
諫草焚來應見史,橐金散盡只留書。
漢字諫的釋義
諫
(形聲。從言,柬聲。本義:直言規勸)
同本義 [admonish;remonstrate]
諫,證也。--《說文》
諫者,正也。--《楚辭·七諫序》
諫,猶正也。以道正人行。--周禮·司諫》注
掌諫五惡。--《周禮·保氏》。註:「以禮義正之。」
三諫不從。--《公羊傳·莊公二十四年》
宮之奇之為人也,懦而不能強諫。--《左傳·僖公二年》
保氏常諫王惡。--《周禮·地官》
大臣強諫。--《戰國策·趙策》
扶蘇以數諫。--《史記·陳涉世家》
忠諫之路。--諸葛亮《出師表》
不為拒諫。--宋·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又如:諫阻納質(
諫jian〈古〉規勸君主、尊長或朋友,使其改正錯誤或過失:進~。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