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纔十日,應月已三蓂。
池面開新素,山光復舊青。
灰飛空玉琯,醅動漲金瓶。
剩作尋芳具,當筵忌獨醒。
迎潮小舸滿旗風,回首津亭暮靄中。
惆悵今宵歸去夢,迢迢直至海門東。
迎燕溫風旎旎,潤花小雨斑斑。
一炷煙中得意,九衢塵裡偷閒。
迎侍閩川去路長,才名官職過歐陽。
翰林貴族誇東榻,史館清銜慶北堂。
別酒正逢寒菊綻,歸舟應見早梅香。
拾遺健羨吟詩送,莫笑蹉跎兩鬢霜。
迎愁斂黛一聲分,吊屈江邊日暮聞。
何事遏雲翻不定,自緣蹤跡愛行雲。
迎陽舐掌餐朝霜,虎額分白狐裘黃。
野人供之未敢嘗,聊比澗沚溪毛將。
方其潛遁嵌空去,塞向固然知墐戶。
藏身為地抑何拙,令人開戶知其處。
貴重榮稱玉面郎,尾以牛後誇奇章。
世間丑好誰爭強,賢否一語由臧倉。
諗季貍兮美南國,范我馳驅非詭獲。
衣褐褐見脫脫兮,雪綽通身妙藏白。
人言可以貢金門,芹美猶雲欲獻君。
倘幸珍稱供玉食,全勝肥遁老邱園。
侑以詩篇煩筆削,詩欠活眼覓一著。
迎月步秋溪,蘆長與樹齊。
水光連漢近,夜氣壓山低。
岸隔呼漁渡,林疏見鳥棲。
酒微風力勁,歸袖冷淒淒。
迎潮小艇漉魚蝦,臨水居人引釣車。
不怕桃源迷處所,潮回應帶樹頭花。
迎得新年送臘回,一朝生意動寒荄。
玉塵後夜籠金闕,元是春風帶雪來。
迎春避臘不肯下,欺花凍草還飄然。光填馬窟蓋塞外,
勢壓鶴巢偏殿巔。山爐癭節萬狀火,墨突乾衰孤穗煙。
君披鶴氅獨自立,何人解道真神仙。
迎春故早發,獨自不疑寒。
畏落眾花後,無人別意看。
迎婦金貂宅,之官銅雀台。
俱新是婚宦,有素獨憐才。
簿領時能撥,圖書日可開。
無勞歎州縣,自足脫塵埃。
迎春寶勝插釵梁,拂鈿裁金斗巧妝。
上作君王萬年字,要知長奉白雲觴。
迎日香苞四五枝,我來恰見未開時。
包藏春色獨無語,分付芳心更待誰。
迎神舊是醉嘩場,榷禁方嚴酒有坊。
倖免叫囂成鬼市,不妨安穩服農忙。
迎宵山吐月,不受寸雲吞。
看影篩林杪,移尊藉石根。
參差明梵剎,一二數煙村。
高處僧眠示,攜筇試打門。
迎得春來聞好語,賀燕立簾鉤。轉蕙風光柳弄柔。喜氣與春遊。萬錢珍鼎期公飯,天自壽留侯。文物昇平速置郵。江左屬風流。
迎得郎來入繡闈,
語相思,連理枝。
鬢亂釵垂,
梳墮印山眉。
婭奼含情嬌不語,
纖玉手,撫郎衣。
迎親辭舊苑,恩詔下儲闈。
昨見雙魚去,今看駟馬歸。
驛帆湘水闊,客舍楚山希
手把黃香扇,身披萊子衣。
鵲隨金印喜,烏傍板輿飛。
勝作東徵賦,還家滿路輝。
迎得君來復送君,櫻桃花發又經春。
誰知萬里南征客,卻向滇陽作主人。
◎雜詠
漢字迎的釋義
迎
(形聲。從。本義:遇,相逢)
同本義 [meet]
迎,逢也。--《說文》。段玉裁註:「夆,悟也;逢,遇也,其理一也。」
以迎歲於東郊。--《淮南子·時則》。註:「逆春也。」
迎日推策。--《史記·五帝紀》。正義:「逆也。」
又如:迎霜(遇霜)
迎接;歡迎 [welcome;greet]
冕而親迎。--《禮記·昏義》
親迎於渭。--《詩·大雅·大明》
哀公迎孔子。--《墨子·非儒下》
每迎女婿固不遣。--明·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三事》
又如:迎風板子(迎風。指新官上任,為樹權威先訪拿數人杖責四十。然後視情節再行發落);迎豬(趕豬回家);迎
迎ying
⒈接,熱情接待:~接。~賓。歡~。喜~。
⒉向著,對著:~面而來。~風而去。~頭趕上。
⒊[迎合]為了討好別人,故意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別人的心意。
────────────────—
迎ying 1.往迎。常特指迎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