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頭落盡少微明,追復成均雅頌聲。
詔起儒宗高一代,禮隆師範表諸生。
拾遺柱史當螭立,潤色綸言倚馬成。
行氫荷囊多獻納,要將文彩助昇平。
旌鉞從櫜鞬,賓僚禮數全。夔龍來要地,鵷鷺下遼天。
赭汗騎驕馬,青娥舞醉仙。合成江上作,散到洛中傳。
陋巷能無酒,貧池亦有船。春裝秋未寄,謾道有閒錢。
旌旗入境犬無聲,戮盡鯨鯢漢水清。
從此世人開耳目,始知名將出書生。
旌旗如火浪如鷗,一路春城次第游。
江上高樓欲千尺,便從今日望歸舟。
旌麾初舉。正**力健,嘶風江渚。射虎將軍,落雕都尉,繡帽錦袍翹楚。怒磔戟髯,爭奮卷地,一聲鼙鼓。笑談頃,指長江齊楚,六師飛渡。此去。無自墮,金印如斗,獨在功名齲斷鎖機謀,垂鞭方略,人事本無今古。試展臥龍韜韞,果見成功旦莫。問江左,想雲霓望切,玄黃迎路
旌旆光華瞳皁輿,斑衣星使奉安車。
尊罍方薦龜蓮壽,雨路交馳鶴板書。
三斧及親真可樂,一經教子未全疏。
馬蹄又踏春風去,勳業君看縱壑魚。
旌旆曉悠悠,行驚歲已遒。
霜雲依日薄,野水帶冰流。
富庶齊三服,山川禹九州。
自憐思穎意,無異旅人愁。
旌旗依舊長亭路。尊前試點鶯花數。何處捧心顰。人間別樣春。功名君自許。少日聞雞舞。詩句到梅花。春風十萬家。
旌旗爍石刃凝霜,甲楯如龍人似狼。
羽扇一揮風偃草,策勳多謝顧丹陽。
旌旗翻,疑有無。
日慘變,神在塗。
飛赤篆,訴閶闔。
走陰符,行羽檄,
萬靈集兮。
旌旗鬣鬣漢將軍,閒出巡邊帝命新。沙塞旋收饒帳幕,
犬戎時殺少煙塵。冰河夜渡偷來馬,雪嶺朝飛獵去人。
獨作書生疑不穩,軟弓輕劍也隨身。
旌門臨古堞。
徼道度深隍。
月冷疑秋夜。
山寒落夏霜。
遙空澄暮色。
清景散餘光。
笳聲喧隴水。
鼓曲噪漁陽。
沉鬱興神思。
眺聽發天章。
嵩岱終難學。
丘陵徒自強。
旌陽舊山曲,書室構山前。
景物塵埃外,軒窗樹石邊。
寧惟集儒業,兼恐混神仟。
百行家門最,宜當世有賢。
旌旗江上出,花外捲簾空。夜色臨城月,春寒度水風。
雖然行李別,且喜語音同。若問匡廬事,終身愧遠公。
旌旗翻日淮南道,興罷歸來雪一船。
正有佛光無處著,獨將佳句了山川。
旌陽宮殿昔徘徊。一壇雲葉垂。與君閒看壁間題。夜涼笙鶴期。茅店酒,壽君時。老楓臨路歧。年年強健得追隨。名山遊遍歸。
旌回外壝。
蹕靜郊門。
千乘按轡。
萬騎雲屯。
藉茅無咎。
掃地唯尊。
揖讓展禮。
衡璜節步。
星漢就列。
風雲相顧。
取法於天。
降其永祚。
旌旗劍佩擁椒除,尚想戎衣革命初。
綠草不侵雕輦路,紅雲常護紫宸居。
金銀宮闕三山外,煙雨樓台六代余。
誰謂長江天作塹,八荒今日共車書。
旌旆滿江湖。詔發樓船萬舳艫。投筆將軍因笑我,迂儒。帕首腰刀是丈夫。粉淚怨離居。喜子垂窗報捷書。試問伏波三萬語,何如。一斛明珠換綠珠。
旌車勤雨拂參旗,大士圓通現白衣。
爐穟輕煙方先路,雷門急令已宣威。
為霖剩作西成計,書歲誰雲大有希
賢守劬躬民國念,食言應笑魯臣肥。
漢字旌的釋義
旌
(形聲。本義:古代用犛牛尾或兼五采羽毛飾竿頭的旗子)
同本義 [banner]
旌,游車載旌析羽。--《說文》
位所謂緌有虞氏旌也。--《禮記·明堂位》
建旌提鼓。--《國語·吳語》
又如:旌旄(古代用犛牛尾與羽毛裝飾的軍旗,或代指各種旗幟);旌羽(旌旗。因有羽飾,故稱)
古代旗的總稱[flag]
旌蔽日兮敵若雲。--《楚辭·九歌·國殤》
旌麾南指,劉琮束手。--《資治通鑒》
又如:旌旃(泛指旗幟);旌幡(泛指旗幟);旌幟(旗幟);旌幢(旗旛);旌頭(旗桿頂端的矛頭)
旌節,古代使者所持的節[tally]
王婆道:「眼望旌節至,耳聽到消息。」-
旌jīng
⒈〈古〉用五色羽毛裝飾的一種旗子:建~提鼓。又是旗子的通稱:~旗招展。
⒉表揚:以~其美(美:美德)。
⒊[旌表]〈古〉使用樹立牌坊或掛匾等表彰遵守封建禮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