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聞灼灼麗於花,雲髻盤時未破瓜。桃臉曼長橫綠水,
玉肌香膩透紅紗。多情不住神仙界,薄命曾嫌富貴家。
流落錦江無處問,斷魂飛作碧天霞。
嘗聞魏伯陽,鑄丹會稽山。
功成試其徒,未欲汎與餐。
紿言丹入口,命盡不可還。
一人篤信道,快餌肯作難。
翁復起諸死,攜手升雲亦。
臨行作奇戲,留使後世看。
聊將一粒變萬顆,擲向青林化珍果。
彷彿芙蓉箭鏃形,澀如鶴頂紅如火。
只隨翁子姑號陽,姓楊乃是訛偏旁。
迄今年深少人識,地嫗山君應記得。
木生曲直味宜酸,此獨甘香勝蜜團。
吾宗望郎忽馳送,色映筠籃光欲動。
想因見此列宿躔,曾遣冰壺纖指弄。
我方水際呼清風,葛巾高掛千丈松。
為公摘荷盛薦酒,此樂城中那更有。
嘗覘金匱書,遺逸窮冥搜。
肯令太史氏,挽作周南留。
嘗聞學道不依形,道不依形不離形。
不離不依猶寐語,尋思寐語本天真。
嘗游芍陂上,頗見楚人為。
水有鳥魚美,土多姜芋宜。
寧無董生孝,將奉叔敖祠。
舊令乃吾友,寄聲於此時。
嘗思紫陽翁,功德不下禹。
平生五人倫。叔世一天柱。
海岳久亭毓,二儀厚付與。
高明掛秋月,精細破毫縷。
舉目無荀楊,渾身是伊呂。
百年嗣程邵,千載承鄒魯。
直上接勳華,益遠益不御。
本原無不見,支派自循序。
遂令天敘秩,有目得再睹。
建紹乾淳間,三網散無主。
仇讎操太阿,利慾浸九土。
鞠躬上文石,諄諄正心語。
欲起君以雷,滂沱洗寰宇。
聖心不見答,浩浩翠煙去。
當時聽其言,何但報千古。
廓清草萊辟,櫛沐瘡痍愈。
奕奕萬世規,百年遽如許。
天意竟莫回,地氣不可迕。
但留四部書,萬世開堯禹。
深翠隔荒台,寥落招魂具。
夜半讀中庸,橫空挾風雨。
嘗聞觀蹄涔,詎識海水大。
浩浩與天同,滔滔眾流會。
平吞江作練,遠瀉河如帶。
終日郡樓間,欲取長鯨鱠。
嘗愛西湖春色早。臘雪方銷,已見桃開校頃刻光陰都過了。如今綠暗紅英少。且趁餘花謀一笑。況有笙歌,艷態相縈繞。老去風情應不到。憑君剩把芳尊倒。
嘗桃不祗似東方,三度濃熏竹院香。
眼底兒孫青瑣客,鏡中顏色碧琳房。
出屏繡出方壺隱,峽線托余翠水長。
醉問群仙林拍手,誰人翻得九霞觴。
嘗聞樂府牡丹芳春來,一城人若狂。
我今日日被花惱,毋乃花淫如洛陽。
吳中三月花如綺,百品千名鬥奇靡。
名園往往平泉莊,禪宮處處西明寺。
我今曳杖登武丘,昌公精舍花枝柔。
動如迎笑靜若醉,頰白腮紅名玉樓。
此花初移得春淺,六寸圓開天女面。
對花一飲三百杯,醉裡題詩寫花片。
沈家白花涅不緇,三花相亞玉交枝。
何郎膩粉拭香汗,虢國新妝淡掃眉。
主人開筵浮大白,為花傳神贈賓客。
輕綃颯颯欲飄香,琪樹盈盈轉生色。
酣酒為言興未已,邀看石佛千頭紫。
衣色相鮮繡佛前,天芬似入祇林裡。
初來一朵如傾杯,坐久數花相次開。
花神好客向客笑,不用臨風羯鼓催。
三日看花花轉靚,未似潘園稱最盛。
中庭一樹丈五高,碧瓦雕簷錦叢映。
西齋亦是玉樓春,數之二百花色勻。
壽安紅與細葉紫,更有異種誇東鄰。
越羅蜀錦看不足,艷裹明籹貯金屋。
身如遊蜂繞花戲,月明還向花房宿。
也知天意自憐人,但令到處花枝新。
況逢晴景與佳侶,狂吟爛醉今經旬。
人生歡樂能幾許,百病千愁更風雨。
安得年年似此游,作歌且紀千花譜。
嘗聞有為法,佛說如夢幻。
胡然座堵波,香花耀凡眼。
嘗聞薛公淚,非直雍門琴。竄逐留遺跡,悲涼見此心。
府中因暇豫,江上幸招尋。人事已成古,風流獨至今。
閒情多感歎,清景暫登臨。無復甘棠在,空餘蔓草深。
晴光送遠目,勝氣入幽襟。水去朝滄海,春來換碧林。
賦懷湘浦吊,碑想漢川沉。曾是陪游日,徒為梁父吟。
嘗陪星使款高牙,三月欣逢試早茶。
綠絹封來溪上印,紫甌浮出社前花。
休將潔白評雙井,自有清甘薦五華。
帥府詩翁真好事,春團持作夜光誇。
嘗聞馬南郡,少有拔俗韻。
寒灰幾見溺,鎩翮常思奮。
桐薪鳴灶間,劍氣吐吳分。
多言世益嗤,當律心自隱。
家雖四立壁,仕要三無慍。
會將漁父意,往就莊生問。
嘗於勸耕日,杯酒祝騷人。
年與我俱老,友惟君最仁。
種蓮知性靜,吟草見天真。
處世安如此,鬢毛應耐春。
嘗聞事將壇,何得復儒冠。
口誦新詩句,身呈舊箭瘢。
賞因貧未受,愁擬醉相寬。
當伏湖州牧,應憐志士寒。
嘗聞有靈鳥,其名為鳳凰。
九苞信嘉瑞,五色成文章。
其宿必丹穴,其鳴在朝陽。
有德斯出現,德衰還伏藏。
始至於少皞,再巢於陶唐。
舜恩被動植,聞韶復翱翔。
閔其出非時,見歌於楚狂。
仲尼歎不至,是亦為世傷。
蕩蕩二千齡,孰能致斯祥。
當今邁三五,君明臣且良。
其或一來儀,足以慰萬方。
鳳兮儻不來,吾淚徒滂滂。
嘗陪諸老後,亦與晚進游。
有能一夕話,可洗萬古愁。
昔君尚青衫,今我已白頭。
闕下何匆匆,蜀江正悠悠。
一請工治庖,再請拙操舟。
嘗聞商者雲,轉貨賴斯民。
遠近日中合,有無天下均。
上以利吾國,下以藩吾身。
周官有常籍,豈雲逐末人。
天意亦何事,狼虎生貪秦。
經界變阡陌,吾商苦悲辛。
四民無常籍,茫茫偽與真。
游者竊吾利,墮者亂吾倫。
淳源一以蕩,頹波浩無津。
可堪貴與富,侈態日日新。
萬里奉綺羅,九陌資埃塵。
窮山無遺實,竭海無遺珍。
鬼神為之勞,天地為之貧。
此弊已千載,千載猶因循。
桑柘不成林,荊棘有餘者。
吾商則何罪,君子恥為鄰。
上有堯舜主,下有周召臣。
琴瑟願更張,使我歌良辰。
何日用此言,皇天豈不仁。
嘗聞聖主得賢臣,三接能令四海春。
月滿禁垣齋沐夜,清吟屬和更何人。
漢字嘗的釋義
嘗
(形聲。從旨,尚聲。「旨」,滋味美。本義:辨別滋味,品嚐)
同本義 [taste;try the flavour of]
天子乃以雛嘗黍。--《禮記·月令》
臣先嘗之。--《禮記·曲禮》
不敢嘗。--《論語》
百鬼迪嘗。--《漢書·禮樂志》
嘗其旨否。--《詩·小雅·甫田》
又如:嘗酒;嘗食(試辨食物的味道);嘗酎(祭祀的時候,嘗一嘗新酒的滋味)
嘗試 [try]
嘗,試也。--《小爾雅》
諸侯方睦於晉,臣請嘗人,若何?--《左傳·襄公十八年》
又如:嘗巧(試驗其技巧);嘗湯戲(正戲前加演的短戲)
經歷 [experience]
險阻艱難,備嘗之矣。--《左傳·
嘗 chang
1吃一點試試;辨別滋味:~鮮。
2曾經:未~、何~。
【嘗新】吃應時的新鮮蔬菜、水果等。
────────────────—
嘗(嘗)chang
⒈辨別滋味:~味。品~。臥薪~膽。〈喻〉經歷:險阻艱難,備~之矣(備:全都)。
⒉試,試一試:~試。
⒊曾經: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