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居士室,晨有鵲、噪簷聲。排闥者誰歟,冶容袨服,寶髻珠瓔。疑是毗耶城裡,那天魔、變作散花人。姑射神仙雪艷,開元妃子春酲。鄜延第一次西京。姚魏是知名。向歐九記中,思公屏上,描畫難成。一自朝陵使去,賺洛陽、花鳥望昇平。感慨桑榆暮景,抉挑草木微情。
荒關無守吏,亦恥白衣過。地廣人耕絕,天寒雁下多。
東西方自感,雨雪更相和。日暮聊攄思,搖鞭一放歌。
紛紛薄俗事輕辱,自喜衰年德有鄰。
危世孤兒華發母,歸舟百里碧波春。
不因噬指感懷切,肯學嘔心搜句新。
娛舞慈庭應細說,丹山筍蕨正宜人。
鹹取男下女,恆言婦事夫。
始感終當□,君臣其謹諸。
道心雖博愛,遇物忽難兼。
樹更因巢惜,雲曾為月嫌。
酒中寧有感,詩裡覺無厭。
漸老成何事,疏慵病轉添。
大化轉無休,蟲那得自由。
暗中誰擘口,閒裡共鳴秋。
氣感蟾蜍冷,聲歸蟋蟀愁。
幽閨勤杼柚,遠塞急衾裘。
豈不便鉗口,而猶強出頭。
呶呶竟無益,也勝喚晴鳩。
瑤墀鄰近侍,華戟老方州。
閉合人無論,凝香歲自秋。
凶衰乘鵩集,涕淚感麟休。
古佛知公恨,涪江不盡流。
盍簪經歲遽分襟,夜夜相思夢裡尋。
寄遠正慚無好語,開緘忽喜得高吟。
感君不替綢繆意,使我還銷鄙吝心。
他日相逢重把酒,莫辭蘸甲十分深。
林中獨坐欲中宵,落葉紛紛觸壞袍。
月影漸移蛩韻急,露華初上鶴聲高。
四時催老秋偏感,萬事縈心夜更勞。
猶賴清風知我意,頻吹庭竹助蕭騷。
七十七年春,斑衣堂上新。
魚軒宜有晚,恙枕竟無晨。
空感通家淚,難隨執紼塵。
望雲飛老□,聊聒薤歌人。
淡淡暮秋色,行行繞疏籬。
最愛重九名,擬和柴桑詩。
風流足千載,感慨彼一時。
此日不易得,有酒安可辭。
我家雪山下,結茅幾度秋。
一朝劫火燎,身墮江南州。
相逢芡雪君,感慨不能休。
我今如喪狗,狂走長包羞。
子幸成小築,廓巖可夷猶。
何不學孔明,草廬傲王侯。
何不學袁安,高臥絕行輈。
鵷鸞恍入夢,猿鶴淒生愁。
逋客亮非然,誰其執怨仇。
山茅自高潔,得雪逾清修。
三白待君足,毋為垢氛留。
會稽王謝兩風流,王子沉淪謝女愁。
歸思若隨文字在,路傍空為感千秋。
路余百里兩山間,水驛山程總不安。
誰把千金平滑蹬,免教一葉委驚灘。
行人感歎何時已,賢守功名百世看。
次第吾閩都似掌,卻嗤蜀道號泥盤。
貴賤營營各有求,柴門晝掩靜幽幽。
讀書無效空千卷,學稼雖勤少一丘。
感慨舊余王粲賦,棲遲今仙長卿游。
幔亭莫失春風約,我亦身如不系舟。
夏閏得秋早,雨多宜歲豐。
今朝上東閣,昨夜已西風。
田野一飽外,乾坤萬感中。
傳聞招戰士,人尚說和戎。
太皞御氣,句芒肇功。蒼龍青旗,爰候祥風。
律以和應,神以感通。鼎俎修蠁,時惟禮崇。
羸臥承新命,優容獲所安。遣兒迎賀客,無力拂塵冠。
偃仰晴軒暖,支離曉鏡寒。那堪報恩去,感激對衰蘭。
聞有高居直百金,西山南麓北山陰。
園通濟水池塘好,花近洛川顏色深。
人去節旄分重鎮,客來猿鶴感幽吟。
潩溪雨過西湖漲,歸興蕭然定不任。
生笑長裾曳,仍羞下澤奔。
據鞍非馬援,叱馭豈王尊。
汗血能觀國,的盧終感恩。
莫欺騶馬瘦,揮策諸金門。
漢字感的釋義
感〈動〉
(形聲。從心,鹹聲。本義:感動)
同本義。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響而激動 [move]
感,動人心也。--《說文》
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易·系辭》。虞註:「動也。」
帝感其誠,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列子·湯問》
羊子感其言,復還終業。--《後漢書·列女傳》
又如:感格(感動,感化);感咽(受感動而悲傷,泣不成聲);感涕(感動而涕淚俱下);感慕(感動而思慕);感悅(感動悅服);感人肺腑(使人的內心深受感動);感天動地(感動天地);感哽(感動得泣不成聲)
感應,影響 [response]
又如:感制(感應制約);感會(感應會合);感驗(應驗);感變
感gǎn
⒈覺得:~到頭痛。
⒉外界事物在意識、情緒上引起的反映:~觸。~概。~動。~化。讀後~。
⒊心情,情緒:~情。情~。自信~。百~交集。
⒋染上,遭受:偶~風寒。
⒌〈表〉謝意:~謝。~恩。
⒍[感覺]
1外界事物作用於眼、耳、鼻、舌、身等感覺器官,所引起的直接反應:我有點冷的~覺。
2覺得:我~覺很幸福。
⒎[感冒]
1指上呼吸道感染(上感),又稱"普通感冒"。
2流行性感冒(流感),因感染病毒引起。
⒏[感性]是對事物表面現象的印象和感覺,是認識的初級階段:~性認識。
────────────────—
感han 1.通"撼"。搖動。 2.通"憾"。怨恨;遺憾。 3.見"感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