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發紅顏玉雪膚,南風吹送上雲衢。
平生師友相從去,本色功名一笑圖。
庠校元非餬口地,詩書卻是護身符。
頹波世事那堪說,要見人閒有丈夫。
四門喦下一翹英,滿腹詩書學已成。
講義群庠初應辟,絳帷羅列盡諸生。
近因稚子傳來意,知許衰翁兩印章。
字畫莫教凡手刻,形模當取古人長。
六書今獨行秦嶧,三體空聞設漢庠。
後世陽冰能復古,未知何日寄文房。
吁嗟乎雕來兮,汝趾不爪兮臂不翎,橫口豎齒長眉目兮,曾不鉤吻而金睛。
胡為肆攫搏兮勇憑陵,稱人類兮負鳥石。
吁嗟雕兮反已靈,庠序汝鄉兮衣冠汝朋。
橫翔傍舞兮群笑以囂,陰窺狙伺兮風草動遙
嗟爾丑兮不可以招,仇一獮兮將汝梟。
上或牾兮下或矯。
隔截鸞鵠兮愁青霄。
吁嗟雕兮逞爾豪,擊剛者怠兮與爾乎同遨。
貞柏蒼蒼兮烏府初霜,寒氣襲襲兮皂雕在旁。
匪汝朋比兮伏陰紆陽,扶豎正直兮不茹吐其柔剛。
鸞鳳遠舉兮梟獍雲亡。
吁嗟雕兮不改行,收汝族兮磔以禳。
人行一善已為憂,何況夫君百行修。
曩日慈闈貪眷戀,多年官路不追求。
官才少列辜清德,職異上庠尊白頭。
洛社逾時阻相見,許多歡意卻還休。
思昔南墅翁,用不盡書力。
留以裕厥子,著鞭飽諳歷。
鄞庠多材地,糾錄迂分職。
休休自無犯,耿耿不事激。
時雨化後生,春風久宿德。
妙墨雲煙飛,清吟雪霜逼。
萬口何異辭,三年如一日。
芙蓉桂花天,扁舟戒行色。
帳飲集寮寀,袖詩空士籍。
相送相致祝,此去萬里翼。
非入蓬萊觀,則上梧桐掖。
我素與子契,而況同宗出。
區區愛莫助,珍重而翁積。
豈不欲臨餞,耄笑筋力嗇。
仰之彌高,鑽之彌堅。
於昭斯於,被於萬年。
峨峨膠庠,神其來止。
思款無窮,敢忘於始。
向來寅陛對,冷語頗冰人。
未犯總神怒,先遭老鳳嗔。
宗庠隨卻步,家食不憂貧。
公語何當泯,題輿寵渥新。
阿連少也爽,孤立生氣燄。
壯年淬詞鋒,傾心事鉛槧。
膠庠困虀鹽,世科終穩佔。
再興連桂堂,爾祖真不忝。
況將尉東白,士友尚歆艷。
惟我愛子深,老矣猶不厭。
固知為子喜,頗亦動吾念。
贈子當以言,苦口當針砭。
此邑子舊遊,歷歷數行店。
棠陰見郎君,遺老喜窺覘。
其民最服義,情偽靡容掩。
莫恃采棒威,要使慕巾墊。
子文多立就,詞采更華贍。
吾聞恃俊者,塞門關反坫。
前賢最加謹,臨用更重撿。
他時可待取,天庭得錦掞。
吾家有素風,耳目久濡染。
毋庸慕豪舉,助廉先以儉。
湎酒更宜戒,平地有深塹。
酣暢當有時,勿習杯瀲灩。
持論毋過高,斯言卻防玷。
立節毋務奇,躐等恐成僭。
外物思過分,檢身但多欠。
勿嫌一尉卑,封清尚為傔。
仕途固險巇,大要進以漸。
不須苦求知,真知奏應剡。
向來湖海豪,四十可收斂。
寧為處囊錐,莫作露刃劍。
匆匆摻祛別,魚鮮酒方釅。
刮目待子歸,罔俾吾言驗。
我愛仙居好,隆儒大方。
諸生令講藝,童子俾升堂。
買地興民學,驅車下黨庠。
三年邑未化,官滿意彷徨。
仰之彌高,鑽之彌堅。
於昭斯於,被於萬年。
峨峨膠庠,神其來止。
思款無窮,敢忘於始。
我愛仙居宰,隆時起四方。
青衿游戶闥,逢掖在軒堂。
自昔風蠻貊,於今邑校庠。
賀衙聞勸學,耆耋涕彷徨。
莫道今人不古如,分明氣象魯之洙。
坤爻六二知何義,試叩膠庠學易徒。
朝野清風五十年,更留政績與民傳。
全家只飲東陽水,自古無如太守賢。
手把耕犁農業勸,足投庠校士風遷。
弗容惠愛終三載,倍使罷窮戀二天。
來暮井閭存昔訟,去思亭觀有新篇,
傾城幼艾方遮道,盡日旌麾不得前。
塵土想趨層闕下,夢魂猶憶兩溪邊。
吾君正欲登耆哲,未放收身到地仙。
漢有郡文學,儒宮所宗師。
稚圭雖歎滯,鄧禹猶願為。
聖朝興庠序,內外振新規。
嗟余介且拙,性與丘壑宜。
青衫起泮水,六見開辛夷。
經術聊辯惑,文章非振奇。
群英何濟濟,屈就董生幔
講羽良可樂,教學交相資。
但觀芹藻長,不恤顏鬢衰。
忽傳太學命,飛詔下天涯。
自省草茅賤,豈稱廊廟知。
親友頗敦迫,黽勉趨官期。
生平好古心,或冀伸此時。
偶茲春奠畢,將與諸生辭。
濁酒多如澠,頒貺自守麾。
鄉飲久不講,禮意猶可追。
高閣矗丹檻,公堂煥雲楣。
裒衣二百眾,齒發敘尊卑。
籩豆儼在列,鵷鴻來有儀。
表饔薦瑤觴。雖醉尚肅祗。
式燕固雲喜,有行尤愴離。
勉旃重勉旃,修業戒荒嬉。
黼繡在德義,金玉惟書詩。
豫章生拱把,群木共葳蕤。
養之得其性。自有凌雲枝。
又如甽澮流,不息趨天池。
居鄉為閔參,得志慕皋夔。
當令竹帛間,炳炳令名垂。
官家為是愛斯民,臨遣知州誨爾諄。
願爾進知庠序教,怕嫌爾做事魔人。
伏羲之後幾萬年,堯舜八聖孟一賢。
誰學其學傳其傳,□明簡氣生戴先。
上庠文聲撐青天,高揭蘭闈十名前。
□□隻字宮商宣,豈但場屋著祖鞭。
早合玉堂照金蓮,□□□衣常退然。
擢第三十二載間,昔日朱顏今蒼顏。
逾冠□□□□班,垂迫耳順猶在閒。
一任金陵絳帳還,近始再調□□山。
得非世道多間關,乍可不仕避險艱。
四男二女膝□環,束修餬口萊衣斑。
我宿冒忝博士官,稠眾中□□□□。
□□直上秋天寒,得公老筆不厭看。
雄文兩魁□□□,□□柄國韜禍端。
老夫尋遭霜簡彈,白首相逢徒□□。
□□□給甕虀酸,人生出處如此難。
歲在涒灘初別子,子適廣平裨郡理。
廉頗台傾有遺址,今逢四方弓久弛。
時不用兵皆樂鄉,念我貧居天子庠。
抱經臨案空循行,貌垢不洗顏蒼蒼。
得時少壯相揄揚,獨行無侶心浶浪。
腸如轆轤轉井床,內饑外寒膚粟芒,
若此煎炒何心腸。王都浩浩多球琅,
懷珉安可爭焜煌。舊朋升騰皆俊良,
歿不發語生括囊。巍巍堯舜開明堂,
大調金石來鳳皇。鴛鴦戟翼方在梁,
福祿其宜無不臧。已甘老死填溝隍,
殭屍闔棺猶目張。仲尼生世尚徨徨,
豈能強聒爭蹌蹌。未由見子舉以觴,
北望大河衣袂攘。牢牛橫漢不服箱,
欲往乘車無可當。天駟有星名曰房,
又欲乘馬行幽荒。牛雖蹄瑩馬眼光,
既不我駕路阻長。我懷炳炳何日忘,
半夜攬琴彈履霜。寫意緘辭無雁將,
低雲作雪正蒼茫。
我愛淳安好,能知義命方。
育遺存後裔,刳腹奉高堂。
隱節推承詔,儒官教有庠。
胡為得祠奉,退省更徊徨。
黃菊香留晚節中,回頭猶記矢懸蓬。
細看南極壽者相,全與東山老子同。
向日閭裡門轉人,此時庠序棟方攏
解衣推食雖私感,普為儒流更祝公。
漢字庠的釋義
庠
(形聲。從廣,羊聲。「廣」與房屋有關。本義:古代地方學校)
殷、周時的學校 [school]
癢,禮官養老,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說文》
殷曰序,周曰庠。--《孟子·滕文公上》
庠序,官也。--《爾雅·釋官》
有虞氏養國老於上庠,養庶老於下庠。--《禮記》。鄭玄註:「上庠,右學,大學也,在西郊。下庠,左學,小學也,在國中王宮之東。」
古代的鄉學 [country school]
主人拜迎賓於庠門之外。--《禮記·鄉飲酒義》。註:「鄉學也。」
庠之制有堂有室也。--《儀禮·鄉射禮》注
黨有庠。--《儀禮·學記》。註:「五百家為黨,庾
庠xiang〈古〉指地方學校:殷曰~,周曰序。[庠序]泛指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