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潭見說有龍蟠,萬里滄溟氣欲吞。
此去風雷轟蟄起,大施霖雨霈乾坤。
興州最古寺,每到禮應親。
策馬河橋度,垂鞭農務詢。
即看優澤霈,實勝小霑頻。
屏息法雲地,溥仁真溥仁。
勳華並、天胙昌期。聖德茂重離。英明經遠,浚哲昭微。寶儉更深慈。觀萬國、累洽重熙。對明時。報禮秩神祇。玉帛奏華夷。雍肅顯相,百辟各欽祗。奄嘉虞英璧奠華滋。神安坐、景氣澄虛。極光焰、燭長麗。展詩應律,萬舞逶遲。三獻洽皇儀。垂露浸慶祜來宜。禮無違。鳴鸞臨帝闕,飛鳳下天倪。清和寰宇,霈澤一朝馳。醇化無為。萬祀鞏洪基。
玉燭降寒露,我皇歌古風。重陽德澤展,萬國歡娛同。
綺陌擁行騎,香塵凝曉空。神都自藹藹,佳氣助蔥蔥。
律呂陰陽暢,景光天地通。徒然被鴻霈,無以報玄功。
願挽玻璃江,霈作東州雨。
佛滅二千有餘載,五逆兒孫渾不採。
一夜雷轟雨滂霈,諸天亦為叵耐。
初栽準擬雨如膏,無奈晴暄思郁陶。
造物見憐甘澤霈,倚天會見百尋高。
民間霓望正頻傾,天澤如期為養耕。
終夜連朝淋不住,上畦下畝浸皆盈。
春來又見茲濃霈,秋穫何愁弗滿情。
感格一機無外事,氣和靖自有和聲。
一冬不雨,一春不雨。
九土皆焦枯,天高叫無路。
開先拄杖子忽然變化空行龍王,油然起雲霈然洪澍。
直得枯者榮甲者拆萌者吐,發機須是千鈞弩。
漢主新豐邑,周王尚父師。雲符沛童唱,雪應海神期。
林變驚春早,山明訝夕遲。況逢溫液霈,恩重御裘詩。
滴滴簷前聞不聞,鏡清無舌與誰論。
夜來幾陣尤滂霈,欺壓斜陽綠到根。
天闊山長雨似煙,忽然飛去暗平川。
粳禾未寶秈禾瘦,不用廉纖便霈然。
春雨細如絲,如絲霢霂時。
如何一霶霈,萬物盡熙熙。
疑怪虛窗徹夜明,曉看積雪與階平。
雖知樂歲無捐瘠,尚恐祁寒有怨情。
天地渾淪方返樸,國家霈澤正哀惸。
區區甚願祈三白,只怕人閒忌滿盈。
草廬臥龍目未開。巖溪作霖手未抬。
蒼生望望亦勞爾,滂霈甘澤從何來。
賞遍林泉去未能,卻來溪口訪巖僧。
為觀遠景憂奇處,更陟危亭最上層。
雲吐前峰疑霈雨,泉飛別澗旋凝冰。
陋容樵悴煩躬筆,待結錢唐九老朋。
玉磬含香,金爐既馥。風馭泠泠,雲壇肅肅。
杳歸大象,霈流嘉福。俾寧萬邦,無思不服。
六龍承馭。紫壇平、瑞藹蔥籠擁神都。肅環衛、嚴貔虎。雞人行漏傳呼。靈景霽、星斗臨帝居。曠天宇。微風來、翠幄繞相鳥。對越方初。笳鼓震,饒簫舉。陽律才動協氣舒。氛祲交祛。物昭蘇。撫瑤圖。柴類精誠,當契唐虞。思前古。泰平承多祐。包戈偃革,柔遠詠皇謨。稱文武。四表覆盂。端冕出、從路車。兵帥謹儲胥。唯奏凱、樂康臞。朝野歡娛。歌帝烈,揚盛節,園丘禮大洽,霈澤綿區。
拄杖子,化為龍。
怒氣雲攫霧,妙應難窮。
霈然洪澍,四海皆通。
五穀結實,萬物歸功。
鼓腹謳歌忘世事,太陽依舊海門東。
趨陪禁掖雁行隨,遷向江潭鶴發垂。素浪遙疑八溪水,
清楓忽似萬年枝。嵩南春遍傷魂夢,壺口雲深隔路歧。
共望漢朝多霈澤,蒼蠅早晚得先知。
漢字霈的釋義
霈〈名〉
(形聲。從雨,沛聲。本義:大雨)
同本義 [heavy rain]
霈,大雨。--《玉篇》
沛然大雨。--《孟子·梁惠王上》。劉註:「霈然,注雨貌。」
又如:大霈(大雨);霈澤(雨水,比喻恩澤)
比喻恩澤 [bounties bestowed by a monarch or an official]。如:霈恩(對罪犯的恩赦);霈宥(對罪犯施恩赦免)
霈 〈形〉
[雨、雪等] 盛大的樣子。也作「沛」 [copious]
於斯之時,雲油雨霈。--唐·李白《明堂賦》
如:霈霈(雨密而盛大的樣子);霈洽(雨量充沛);霈然(雨盛大的樣子)
自滿、自大的樣子 [self-satisfied;self-important]。如:霈然(自滿、
霈pei
⒈雨,大雨:甘~(適時的好雨)。
⒉雨多的樣子: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