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昭竹殿開,奕奕蘭宮啟。懿範隆丹掖,殊榮辟朱郟
六佾薦徽容,三簋陳芳醴。萬石覃貽厥,分珪崇祖禰。
干旄羽籥相虧蔽,一進一退殊行綴。
昔獻三雍盛禮容,今陳六佾崇儀制。
慷慨懷人獨倚樓,定應故國此神遊。
共知道派傳洙灑,猶覺文星貫鬥牛。
八佾舞移誰有魯,兩楹夢斷已無周。
先生不遇關何事,更作離騷一段愁。
漢字佾的釋義
佾
古時樂舞的行列 [ranks of ancient dance]
佾,舞行列也。--《說文新附》
舞夏公六佾、侯四佾。--《谷梁傳》
佾,列也。--《廣雅》
八佾以舞大夏。--《禮記·祭統》
八佾舞於庭。--《論語》
又如:佾舞(排列成行,縱橫人數相同的古代舞蹈。按西周奴隸制等級規定,天子用八佾,六十四個;諸侯用六佾,三十六人);佾生(佾舞生,樂舞生。清代孔廟中擔任祭祀樂舞的人員。文的執羽旄,武的執十戚)
佾yi〈古〉樂舞的行列。一行八人叫"一佾":天子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