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僧方丈倚雲巖,窘束公私百不堪。
雖有此泉無此耳,留君旬日駐征驂。
不辭巘險訪龍潭,潭底無窮碧似藍。
亂石鳴灘溪過九,飛泉瀉瀑塹分三。
雖然道士能相引,不比樵人得盡諳。
怊悵飛橋無路到,乘風應許御雲驂。
羽客家何在,翠微有仙躅。
誰謂絳闕遠,功行要純熟。
小築開壺天,燕坐媚幽獨。
室中閱丹經,簷外養修竹。
竹清不受塵,人清不受俗。
意甚珍惜之,命名以蒼玉。
此玉可種不可餐,檀欒秀色青於藍。
琅淌魑醋愎螅苯諦樾耐旰?/p>
風前歷歷戛球磬,雪裡珊珊鳴佩環。
他年化作蒼龍去,紫霄直上追鸞驂。
武夷最佳處,晴氣碧於藍。遠瞻崖壑溪曲,六六與三三。莫問塵生滄海,休歎鶴歸華表,好景且容探。鐵笛破龍睡,黑雨滿深潭。笑神仙,留蛻骨,閱空巖。幾人蹭蹬不遇,太史滯周南。最好擅場老子,筆底文章如許,何必事清談。暫憩桃花下,白馬稅飛驂。
英姿卓犖眾長兼,暫假威名鎮嶠南。
忽報郵音馳尺一,即看躔次近魁三。
照人風采誰居右,致主功名在立談。
遠俗豈知如許事,只言無計駐征驂。
休要強貪名利,休要戀妻男。免輪迴,生死苦,做癡憨。清淨自然明道,神氣自相參。功成朝玉帝,跨雲驂。
當年萬里客西南,藥市題詩倚半酣。
偶為三游群玉府,遂妨重到百花潭。
剡溪漫說思安道,函谷誰能識老聃?空乞丹青作橫幅,半堤寒日策羸驂。
陋巷冬將盡,東風細雜籃。解牽窗夢遠,先是澗梅諳。
茶癖金鐺快,松香玉露含。書齋山帚撅,盤饌藥花甘。
雅得琴中妙,常挪臉似酣。雪消聞苦蟄,氣候似宜蠶。
密勿須清甲,朝歸繞碧潭。丹心空拱北,新作繼周南。
竹杖無斑點,紗巾不著簪。大朝名益重,後進力皆覃。
至理雖亡一,臣時亦說三。不知門下客,誰上晏嬰驂。
錦袍日暖耀冰蠶,上客陪游酒半酣。笑拂吟鞭邀好興,
醉欹烏帽逞雄談。樓前弱柳搖金縷,林外遙山隔翠嵐。
正是太平行樂處,春風花下且停驂。
駮雲飛去見晴嵐,疊巘平湖影共涵。
景與新詩爭上下,天將真賞冠東南。
頻來但覺如初到,得侶何妨縱劇談。
歸路一灣明月好,鬧花風裡躍華驂。
夏旱更憂秋旱,江南未卜湖南。
兀兀相看蹇步,蕭蕭重跨羸驂。
久料騰驤空冀北,如何留滯困周南。
聞君載酒訪狂客,把酒為君當劇談。
上國分攜今已久,丹砂未就我懷慚。
六蜚駕馭須天馬,吾恐驊騮備兩驂。
春風修禊憶江南,酒榼茶壚共一擔。
尋向人家好花處,不通名姓即停驂。
方城古稱險,遠在豫州南。
近歲汙萊辟,新民秦晉參。
當官誠近厚,獲譴說無慚。
但惜牆陰竹,歸轅幾日驂。
青春垂地風頭惡,寒色侵肌雪意酣。
路轉溪橋回馬足,行穿松逕得僧藍。
聯裾正喜陪清賞,揮塵何妨共劇談。
它日海邦傳盛事,詩仙曾此駐鸞驂。
風檣留燕暮呢喃,行李催程春又三。
幕府來迎晁別駕,油幢曾識李淮南。
江都今古英雄會,宇宙中間化育參。
見說監州簪芍葯,早乘華步趣朝驂。
勳業悠悠未可貪,直須隨處酌醺酣。
君知仕路三無慍,我與人情七不堪。
聞借朱衣為別乘,想回青眼憶高談。
東風尚有西行約,甬水橋邊定解驂。
閒攜羽客訪靈巖,巖透山光秀潑藍。
星使未來村館近,為師終日絆征驂。
蒼蒼森八桂,茲地在湘南。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篸。
戶多輸翠羽,家自種黃甘。遠勝登仙去,飛鸞不假驂。
曲欄高柳拂層簷,卻憶初栽映碧潭。
人昔共游今孰在,樹猶如此我何堪。
壯心無復身從老,世事都銷酒半酣。
後日更來知有幾,攀條莫惜駐征驂。
漢字驂的釋義
驂
(形聲。從馬,參聲。本義:獨轅車所駕的三匹馬)
同本義 [three horses drawn single-shaft carriage]
驂,駕三馬也。--《說文》
載驂載駟。--《詩·小雅·采菽》
又如:驂駕(三匹馬駕的車子)
駕車時在兩邊的馬 [the two outside horses of a team of horses]
兩驂如舞。--《詩·鄭風·大叔於田》
兩驂列,兩服入廄。--《荀子·哀公》
左驂殪兮右刃傷。--《楚辭·九歌·國殤》
停驂遙望獨徘徊。--《三國演義》
又如:驂服(駕車的馬匹。在兩旁的稱驂馬,在中間駕車轅的稱服馬);驂靳(比喻先後相隨)
馬 [horse]。如:驂駒(
驂cān古代駕在車前兩側的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