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塵撲。春風得意笙歌逐。款門不問誰家竹。只揀紅裝,高處燒銀燭。碧雞坊裡花如屋。燕王宮下花成谷。不須悔唱關山曲。只為海棠,也合來西蜀。
昔惜結懽淺,今嗟傷別促。
離懷動秋雲,清霜落群木。
窮山行路難,歲晚自驅轂。
飛魂不可關,昨夜先到蜀。
芳塵休撲。名花喚我相追逐。淺妝不比梅敧竹。深注朱顏,嬌面稱紅燭。阿嬌合貯黃金屋。是誰卻遣來空谷。酡顏遍倚闌干曲。一段風流,不枉到西蜀。
對劍花凝,笳葉卷,天宇塵清聲肅。樓船催解處,正日戈夕照,風旗西矗。虎戰龍爭,人非地是,形勢昔雄三國。景升今何在,悵婆娑老子,奚堪荊牧。豈自古常言,力寧鬥智,智寧如福。西征非太速。奈臣職、難負君王囑。嗟往事、祁山抗表,劍閣刊銘,祗成墮甑並空軸。喜聽平安信,豈止為、區區一竹。蚊蚊類、笑談逐。玉關歸老,不願封侯食肉。願還太平舊蜀。
在負在娵觜,羲雙正東陸。
羽書西邊來,胡騎報南牧。
倉茫星火急,飄忽風雨速。
憑陵我封疆,剽掠我孳留。
一越摩雲險,已汙巖岷俗。
再度峰貼隘,重為武階毒。
胡兒忽令名,見謂韃靼屬。
或疑女真詐,頗訝疊州族。
衣毛不知帛,飲酪非茹粟。
勁弓骨為面,健馬鐵裹足。
駕言取金夏,其鋒不可觸。
如竹迎刃解,猶雪惟湯沃。
先聲張虛疑,我師遽蓄縮。
心已執檄迷,手為望風束。
策昧戰為守,計乏奇與伏。
西和久間斷,文南暫蹢躅。
將得僅小退,凱音誤陸續,
蘭皋要寸功,良將半喪衄。
敗書丙夜聞,前矛石門宿。
亟令控三關,謹毋費一鏃。
魚梁閉仙原,武林護午谷。
七方對壘持,相戒前轍覆。
縣官塞蹊徑,戰士據林麓。
由是關以外,民皆棄廬屋。
西康至天水,患不翅蛇蝮。
鳳集一炬余,地已付麋鹿。
河池本無虞,百里禍尤酷。
群盜沸於鼎,流民湊如輻。
母悲愛子死,夫沒嫠婦哭。
城市委焚蕩,道路紛怨讟。
於時益昌民,十室空五六。
牙檣嘉陵來,舳艫尾聯屬。
十乘隨啟行,驛書轉加促。
鼓吹喧後部,旌旗蔽前矗。
兩勞使者車,三分元戎纛。
重以潰卒徒,跳梁滿山谷。
聲言誅不平,未知不平孰。
人情往傷弓,未免驚曲木。
土著避鄉井,游手伺風燭。
嗟哉是日也,性命龜未卜。
事機正譸張,天時幸炎燠。
晉邊死季龍,周翰奮方叔。
水聞武侯敗,街亭誅馬謖。
猶有孟明在,焚舟報秦穆。
不待斬樓蘭,聞已事薰粥。
縉紳屐欲折,意氣喜可掬。
中有山西人,慊若國深辱。
問之何所云,首疾已頻顣。
大言往者悔,幾已潰心腹。
尚為來者憂,不知護頭目。
厥今敵雖去,鄉道渠已熟。
三關固天險,五都恐日蹙。
不見關以外,處處空杼柚。
朝廷無難時,司農積邊谷。
一朝棄糞土,知幾十萬斛。
民力哀何辜,邊人罪難贖。
色雖帷幄喜,骨尚原野暴。
未旌平涼家,方起鄒陽獄。
幾效先軫死,不及介推祿。
魏師付乳臭,漢校起奴僕。
平時好糜爛,深刑痛敲樸。
於時在勞來,仍忍逞誅剭。
頗聞富窖藏,悉已發麥菽。
邊無一人耕,食能幾日蓄。
田里思反業,原堡未修築。
了無金城圖,酣事銅醍曲。
朽索駕虛舟,空奩著亡局。
縱君不懲艾,而我為慚恧。
我聞報中朝,四境已清肅。
一人萬人心,可欺寧可服。
當時屹如山,一二臣可錄。
凡此保蜀功,兩和李公獨。
趙公繼一出,頗慰沔人欲。
益昌所毋動,餉臣尼其轂。
公論雖未泯,天幸不可復。
安得如紹興,魏公任都督。
以口伐可汗,我恨匪元璹。
徒能效曹劌,遠謀鄙食肉。
言之貌愈切,至此淚幾簌。
客既聞斯言,稽首拜且祝。
九廟宗社靈,百城耄倪福。
德澤在天下,人心久滲漉。
徒惟成敗論,公等皆碌碌。
伯比議莫敖,蒍賈知子玉。
春秋過責備,小事書簡牘。
子其鉗爾舌,毋取斧鑕戮。
漢人悔雁門,唐師老鴨綠。
有道守四夷,初何事窮黷。
不戰屈人兵,正豈待驅逐。
吾皇天地心,萬國囿春育。
疇咨元帥功,非夕則在夙。
出命宣黃麻,入相賡綠竹。
除書從天來,恩禮方隆渥。
三公應鼎象,相與運坤軸。
小夷置蚊虻壯志寄鴻鵠。分無萬戶印,
莞爾一杯醁。熟慰豪傑心,
有詔不盈軸。堯門萬里天,
意者未親矚。君相勤外憂,
必有寧我蜀。
正月二日天氣清,六符兩兩三階平。
合門催班報麻案,珂馬玎玲萬人看。
押麻參政拆璽封,宣詞舍人來殿東。
鞠躬一聲百寮聽,軍國平章喬益公。
天心果與人心同,大哉聖斷天與通。
本朝太平說元佑,五嶽三光渾未剖。
當年一日三制頒,呂范堂堂分左右。
虔中大老更魁傑,申國勳名比韓富。
民生是時非漢唐,親見至治躋羲皇。
一塵不起四夷服,軌順星躔蕃五穀。
士皆有造百姓寧,官僚徹底清似冰。
桁楊畢空戈革偃,天街鏡淨無攙槍。
彼何人斯階啟厲。九縣回飆八弦沸。
高皇疋馬開東南,王業中興今五世。
窮荒{左革右未}{左革右曷}何自來,中原萬里吹黃埃。
數殫剝復回否泰,胚腪元氣鍾奇才。
耆明壽雋軼千古,呂望鷹揚稱尚父。
便教旦奭居東西,穆穆迓衡今再睹。
官家即日開天章,貂冠玉珮游巖廊。
一都一俞一吁咈,四海春風已披拂。
聖賢自昔難相逢,巨魚縱壑鴻遇風。
輿人歡呼爭誦說,元佑嘉熙莫分別。
君不見徂徠處士歌一夔,濃墨大字慶歷詩。
生民至今受其賜,千載萬載生光輝。
陋儒筆研久不治,安得椽筆摹英辭。
兩朝慶佑俱盛時,眾賢一念猶西陲。
天心原化光明燭,先望分輝照荊蜀。
去年春旱種不移,後來雖雨那及時。
至今田野有菜色,麥熟未救民啼饑。
今年雨澤知時好,出水身針隨處早。
晴無十日雨輒隨,雨及一犁日還杲。
天心一念本好生,去年今年何愛憎。
古來藏室五千字,每歎凶年由大兵。
只今崆峒才小熟,溝壑未甦猶五六。
兵端倚伏詎可量,且原藩籬謹西蜀。
漢字蜀的釋義
蜀
(象形。從蟲。上目象蜀頭形,中象其身蜎蜎。本義:蛾蝶類的幼蟲。後作「蠋」)
同本義 [caterpillar]
蜀,葵中蠶也。--《說文》
蜎蜎者蜀。--《詩·東山》。傳:「桑蠶也。」
欲小則化為蠶蠋。--《管子·水池》
鱣似蛇,禹似蜀,人見蛇則驚駭,見蜀則毛起。--《韓非子》
古族名、國名、郡名 [Shu nationality;Kingdom of Shu],在今四川一帶
蜀,西僻之國也。--《戰國策·秦策》
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漢·賈誼《過秦論》
又如:蜀江(蜀郡之內的江河);蜀魄(杜鵑鳥的代稱。傳說蜀君杜宇死後,他的魂魄化作杜鵑鳥);蜀王春恨(
蜀shǔ
⒈周代諸侯國之一,在今四川省成都一帶。
⒉朝代名。三國(魏、~、吳)之一,又稱"蜀漢",公元221-263年。第一代君主是劉備。轄區在今四川省、重慶市一帶,後擴展到雲南、貴州及陝西漢中等地。
⒊四川的簡稱:~道。西~。
⒋[蜀黍]高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