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聲名何水曹,新詩舊德自相高。
一官早要稱三字,二鬢何須著兩毛。
秋風摧剝利如刀,漠漠昏煙玩日高。
眼看南山露崖窾,心隨東水轉波濤。
歸期正自憑蓍蔡,生理應須問酒醪。
還有詩書能慰我,不多霜雪上顛毛。
幕府三年遠,春秋一字褒。書論秦逐客,賦續楚離騷。
地理南溟闊,天文北極高。酬恩撫身世,未覺勝鴻毛。
別離終日心忉忉,五湖煙波歸夢勞。淒涼身事夏課畢,
濩落生涯秋風高。居世無媒多困躓,昔賢因此亦號咷。
誰憐愁苦多衰改,未到潘年有二毛。
異哉一女子,獨抱母啼號。
非但脫虎口,還能落獸毛。
四時成萬物,寒暑迭鈞陶。
壯陽當用事,大夏蒸炎歊。
造化本無情,怨咨徒爾勞。
身微天地闊,四顧無由逃。
九門閶闔開,萬仞崑崙高。
積雪寒凜凜,清風吹寥寥。
嗟我雖欲往,而身無羽毛。
常恨清風千載郁,洞天令得恣游遨。松楸古色玉壇靜,
鸞鶴不來青漢高。茅氏井寒丹已化,玄宗碑斷夢仍勞。
分明有個長生路,休向紅塵歎二毛。
累世名稱閥閱高,縉紳維復似英誼。
寵才鹹許致千里,小試先觀夢四刀。
方正寧容遷岳麓,清明端可鑒絲毫。
文章政事傳家美,須信池中有鳳毛。
詩篇自覺隨年老,酒力猶能助氣豪。
興味不衰惟此爾,其餘萬事一牛毛。
丹頂分明音響別,況聞來處隔雲濤。情懸碧落飛何晚,
立近清池意自高。向夜雙棲驚玉漏,臨軒對舞拂朱袍。
仙郎為爾開籠早,莫慮迴翔損羽毛。
聖代登庸年獨少,清時得謝齒尤高。
官如中令躬無疾,文似司空思不勞。
玉座案經涓對日,金壺加禮賜春醪。
祝公倍享靈椿算,長副吾君序燕毛。
楊公休簿領,二木日堅牢。直甚彰吾節,清終庇爾曹。
幽陰月裡細,冷樹雪中高。誰見干霄後,枝飄白鶴毛。
雲興於山,霿霿為霧。
匪山不仁,天實不顧。
山川我享,為我百訴。
豈不畏天,哀此下土。
班班裙瘸亢擰?/p>
天乎未雨,余不告勞。
誰為山川,不如羽毛
自昔遙聞太守高,明爻象彖日忘勞。
洞中陳跡今如掃,斯道何曾損一毛。
半間屋抵斗來大,一個身同山樣高。
側坐斜眠俱不得,煩君除去一牛毛。
一見重巖壁立,挺然氣宇爭高。
默默思量覓句,可憐走卻金毛。
煙鴻上漢聲聲遠,逸驥尋雲步步高。
應笑內兄年六十,郡城閒坐養霜毛。
彈壓江湖聾市朝,相逢人盡說風騷。
詩從南嶺吟逾老,名得西山薦益高。
半世歷官才幕府,午年還國尚郎曹。
兒時曾誦先生句,鏡裹如今已二毛。
江盤峽束春湍豪,風雷戰鬥魚龍逃。懸流轟轟射水府,
一瀉百里翻雲濤。漂船擺石萬瓦裂,咫尺性命輕鴻毛。
兒童疇昔看揮毫,未覺雄辭愧廣騷。
談塵縱橫走雷電,詩壇磊落建麾旄。
捐身魚鳥黃塵遠,隱幾江湖白浪高。
短褐婆娑弄明月,紛紛旴冕一鴻毛。
漢字毛的釋義
毛
(象形。金文字形。「毛」是漢字的一個部首,從「毛」的字多與皮毛有關。本義:眉毛、頭髮、獸毛)
同本義 [hair;feather;down;wool]
毛,眉發之屬及獸毛也。--《說文》
不獲二毛。--《禮記·檀弓》。註:「二毛,鬢髮斑白。」
王燕則諸侯毛。--《周禮·司儀》
皮毛者,肺之合也。--《素問·欬論》
其動物宜毛物。--《周禮·大司徒》
毛馬而頒之。--《周禮·校人》
以啟其毛。--《詩·小雅·信南山》
皮之不存,毛將焉傅?--《左傳·僖公十四年》
胚不生毛。--《韓非子·五蠹》
與旃毛並咽。--《漢書·李廣蘇建傳
毛mao
⒈動植物的皮上所生的絲狀物:羽~。牛~。鴨~。枇杷葉背面有絨~。
⒉特指頭髮:鬢~。
⒊像毛的東西:
1指莊稼草木等:不~(未開墾,不長莊稼等)之地。
2東西上長的黴菌:久沒見太陽,皮鞋上都長~了。
⒋皮的,毛織品:~貨。~線衣。
⒌粗糙,沒有加工的:~糙。~坯。
⒍粗略,估計的:~重。~利。
⒎慌忙,急躁:~ ~騰騰。~裡~躁。
⒏驚慌,恐懼:她嚇~了。他心裡發~。
⒐小,細:~孩子。正下~ ~雨。
⒑我國貨幣"角"的別稱:五~錢。
⒒[毛難族]我國少數民族之一。
────────────────—
毛mao 1.人體和動植物表皮上所生的絲狀物;鳥禽類的羽毛。 2.特指鬚髮。 3.借指獸類。 4.指帶毛的獸皮。 5.(又讀mao)謂選擇牲畜的毛色。 6.去毛。參見"毛炰"。 7.指地面所生的植物。多指農作物。 8.特指物體上長的黴菌。多呈絲狀,叢生。 9.比喻多而細碎。參見"毛舉"﹑"毛起"。 10.小,微不足道。多用於貶義。 11.未經加工的;粗糙。 12.模糊。多指物象。 13.粗略的;不純淨的。 14.粗率,不細心。參見"毛手毛腳"。 15.無。 16.方言。謂貨幣貶值。 17.見"毛腰"。 18.謂驚慌。 19.副詞。大約;約摸。 20.通"犛"。犛牛尾。 21.方言。惱怒,發火。 22.古兵器名。 23.中國輔幣"角"的俗稱。 24.中醫學術語。指較浮的脈象。 25.周畿內采邑名。姬姓。文王子叔鄭為始封之君,世稱毛公。西周時其地在今陝西岐山﹑扶風一帶,東遷後在今河南洛陽附近的宜陽。參閱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僖公二十四年》。 26.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