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螯肉之羽,恃殼保厥身。
自非身有求,不敢微啟唇。
尚恐擉者得,泥沙常埋墂。
往往湯火間,身盡殼空存。
維海錯萬物,口牙且咀吞。
爾無如彼何,可畏寧獨人。
無為久自苦,含匿不暴陳。
豁然從所如,遊蕩四海漘。
清波濯其污,白日曬其昏。
死生或有在,豈遽得烹燔。
一飯肯留我,群書容恣繙。
雨收還摵摵,雲破復昏昏。
山水琴中趣,桑麻野外論。
淡交真有味,炎附卒成燔。
蒙公虜生人,北築秦氏冤。禍興蕭牆內,萬里防禍根。
城成六國亡,宮闕啟千門。生人半為土,何用空中原。
奈何家天下,骨肉尚無恩。投沙擁海水,安得久不翻。
乘高慘人魂,寒日易黃昏。枯骨貫朽鐵,砂中如有言。
萬古驪山下,徒悲野火燔。
明明翼祖,閏侑泰壇。
和造綿字,王業孔艱。
表正封略,上際下蟋。
躬以大報,亦止於燔。
年祥辨日。
上協龜言。
奉酎承列。
來庭駿奔。
雕禾飾斝。
翠羽承樽。
敬殫如此。
恭惟執燔。
澤國多水氣,日西春尚寒。
窮居無樂事,且復開清樽。
一酌召和氣,三觴失愁顏。
百憂如崩雲,天地為我寬。
采采中田杞,愈食仍甘餐。
登盤自有味,何必盛炮燔。
神之來兮風肅然,神之去兮升九天。
排凌兢兮還恍惚,羽旄紛兮蕭薌燔。
千古陵谷變,故宮安得存。
徘徊問耆老,惟有永安門。
遊人雜楚蜀,車馬晚喧喧。
不見重樓好,誰知昔日尊。
吁嗟蜀先主,兵敗此亡魂。
只應法正死,使公去遭燔。
漢字燔的釋義
燔〈動〉
(形聲。從火,番聲。本義:焚燒)
同本義 [burn]
燔,爇也。從火,番聲。與焚略同。--《說文》
藉艿燔林。--《列子·黃帝》
燔之於四通之衢。--《漢書·東方朔傳》。註:「焚燒也。」
體若燔炭。--《素問·生氣通天論》
抱木而燔死。--《莊子·盜跖》
燔其蘢城。--《史記·平津侯生父傳》
人民飢餓,相燔燒以求食。--《漢書·宣帝紀》
燔詩書--《漢書·儒林傳》
不若燔土。--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又如:燔燎(火把);燔石(焙燒礦石);燔刑(燒人至死的殘酷刑罰);燔燃(燃燒);燔銷(燒燬) 火燒整只的牲畜[祭祀]
燔 fan
⒈焚燒:~燒。
⒉灸,烤:~肉。炮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