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韋杜,去天尺五。
一氣潛回,百昌萌動。
君子道長兮露柱咨參,小人道消兮燈籠作舞。
義出豐年,道復太古。
國師歡喜問如何,冬至寒食一百五。
浮舟橫大江。
討彼犯荊虜。
武將齊貫錍。
徵人伐金鼓。
長戟十萬隊。
幽冀百石弩。
發機若雷電。
一發連四五。
禁足安居,一句直舉。
匝地普天,四月十五。
玉簪葉趁芭蕉大。低映階墀高映座。雨來時節一般鳴,點點聲聲要磨和。芭蕉重被風吹破。狼藉玉簪看又過。蕭騷長與兩相宜,賴有竹君三五
莫離蓋纏,莫求佛祖。
去此二圖,以何依怙。
江淹夢筆,天龍見虎。
古老相博,月不跨五。
晨行泰山下,興懷念梁甫。
欲往失所從,荒途亙今古。
卻立空踟躕,憂來與誰語。
日暮遵歸途,冥冥暗風雨。
錯漠傷懷抱,僅得依門戶。
幡然賡長謠,培塿隘齊魯。
何當執策從鑾旗,翼贊登封繼三五。
琵琶亭下春波,滔滔流入三吳去。東風也似無情,不約木蘭舟祝中有仙翁,*衫烏帽,筆床談塵。道越鄉雖好,昨非今是,終不似,歸來賦。想見莓苔三尺,玉琴清、杏梢初雨。青青衿佩,童參冠伍,徘徊江暮。我意尤長,公行不顧,一聲柔艫。趁輕風徑上蓬萊頂*,去天尺五。
希代明王。
應期聖主。
裁成品物。
奄有區宇。
篇籍芬常
尉書照府。
籠猌七十。
驅馭三五。
乾闥婆王曾奏樂,山河大地皆作舞。
爭如跛腳老雲門,解道臘月二十五。
雨淋日炙四海窮,經綸可是真英雄。
岐豐禾黍泣寒露,咸陽草木來悲風。
京邦大官飫酒肉,村落饑民無粒粟。
東魯儒生徒步歸,南州野老吞聲哭。
紛紛紅紫已亂朱,古時妾婦今丈夫。
有耳何曾聽韶武,有舌不許論詩書。
昨夜虛雷槌布鼓,中天月破無人補。
休說城南有韋杜,白璧黃金天尺五。
民愚一何鼠,民怒一何虎。
謹毋芟刈之,持以報九五。
剎海無數,分身遍普。
蓮華葉上,如日卓午。
應作如觀,圓通二十五。
諸佛出世,標拍荒郊,
達磨西來,塚添新土。
保福今日,向拜掃無門處打開一路,
冬至寒食一百五。
客館何寥寥,明月竟窗戶。
青天懸列星,零露沾宿莽。
懷起不遑寐,起坐聽漏鼓。
聽罷復重聽,聽徹三四五。
千丈崖根芋火香,天上日輪正卓午。
東土西乾無祖師,白頭老僧七十五。
睡魔王。百般作害為殃。白日間、猶教可,夜更深、無處潛藏。惱得人、昏如癡醉,懷修行、輕送無常。眼若膠粘,頭如山壓,一團昏悶轉羸*。相勾引,三屍六賊,夢裡盜元陽。般般飛騰法界,萬鍾顛狂。似這般、無端乖劣,勸諸公、各自提防。念死生、前程事大,要慇勤、保護三光。莫得偎*,全憑覺悟,神通勇猛賽關張。相爭戰,威鋒剛硬,一志向前當。追趕退,雲收霧斂,湛湛清涼。光燦。以上嗚鶴餘音卷之五
我望風煙接,君行霰雪飛。園亭若有送,楊柳最依依。
卷六十五
腸斷江南一百五。
陌上語聲喧,賀歲人來去。
鞦韆擘曉煙,綠蓋翻春霧。
佛法無多,兩手分付。
更問如何與若何,鹹淳丙寅正月五。
漢字五的釋義
五
(五,會意。從二,從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錯。本義:交午,縱橫交錯) 同本義 [cross]
五,陰陽在天地之間交午也。--《說文》
葛屨五兩。--《詩·齊風·南山》
羔羊之皮,素絲五紽。--《詩·召南·羔羊》
五
四加一的和 [five]
五,數也。--《廣韻》
五載一巡守。--《書·舜典》
塞其五山。--唐·李朝威《柳毅傳》
五戰於秦。--宋·蘇洵《六國論》
起則五六揖。--明·宗臣《報劉一丈書》
監五室。--清·方苞《獄中雜記》
又如:五路總口(通往東、西、南、北、中五路的交叉口);五車腹笥(腹中
五wǔ
⒈數目字:~人。~員大將。
⒉舊時樂譜記音符號之一,相當於簡譜的"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