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幸天涯款緒餘,軒昂氣概識雄圖。
滔滔腹稿盈千軸,凜凜詞鋒敵萬夫。
方對芝眉蒙數載,乍驚絳帳失規模。
從茲穩步青雲上,始信沙堤夢不誣。
小杉高丈餘,體直立還孤。
任過千年雪,應無一節枯。
鬼狂從發解,龍長怕鱗粗。
怪狀春寧笑,清聲月所娛。
地終存古氣,景合在仙圖。
不作明堂用,良工莫厚誣。
諸李辭章推李白,向來蜀道賦噫吁。
房陵山險猶如許,石穴巴節定不誣。
筆力潛窺大小蘇,詩傳諸老定嘻吁。
從今訂價連城重,政使群兒有善誣。
今上元年九月初,正南門鎖澀關樞。
城上日出三丈餘,城下戢戢人嗟吁。
最憐縱橫荷菜夫,欲殺青蒨成蔫菸。
驢駝嚙膝聚不驅,群雞孤鵝鳴相呼。
邈然不數羊與豬,客子四散別門趨。
逐臣過焉問何如,知者不告色不舒。
或言上皇帝有符,北門不開留翠輿。
金賊忽屯城北隅,方今明目達聰俱。
司門郎官上奏無,未幾金賊來坦塗。
城南鐵騎柴奚車,焚蕩輔郡陵別都。
衣冠南下滿江湖,白頭辭臣思獻書,
洪範災異信豈誣。
諸李辭章推李白,向來蜀道賦噫吁。
房陵山險猶如許,石穴巴邛定不誣。
勢盛舉頭方偃蹇,氣衰旋踵卻嗟吁。
厚誣天下稱賢者,天下何嘗可厚誣。
嗣皇仁覆物昭蘇,皋自陳謨鯀自吁。
聞道諸公扶國論,須君左袒訂邦誣。
夢中求薦寢,此事有還無。
幸得東安女,為王洗厚誣。
君家詩價自姑蘇,系胄蟬聯世唶吁。
欲把阿元輕輩行,古今俗子喜相誣。
洛石赤心,以出寶圖。
燕涎雞晨,即端制書。
有奕王門,南土華腴。
獻其家珍,陳於玉除。
筆法之神,匪臨伊模
史館之儲,尚其不誣。
躡盡巉巖氣未蘇,悔來坡下獨長吁。
一觀煙霧南山面,從昔名坡信厚誣。
筆力潛窺大小蘇,詩傳諸老定{巇山換口}吁。
從今訂價連城重,政使群兒有善誣。
手書不受叛臣污,摧抑多端只故吾。
已喜生前能自保,卻憐身後尚遭誣。
山好能令肺病蘇,詩來把玩更驚吁。
蜀人例作殘山看,端喜因詩免受誣。
樂羊振歸旅,光艷充國都。
矜心激盛氣,奮若長虹舒。
君王勞軍罷,為出一篋書。
避席再拜跪,功非臣所圖。
不待一盈篋,寸書已有餘。
成功在主君,斯語不可誣。
曩從太史氏,論次金匱書。
龍興渡江後,麟止今皇初。
微辭記當時,隻字寧敢虛。
彼阿者誰子,顧欲私毀譽。
陽秋記慕容,史記名山儲。
二子亦過計,人心焉可誣。
人物東南又一初,甲田氣運恰相符。
王通今日經重續,關朗當年筮不誣。
囁盡巉巖氣未蘇,悔來坡下獨長吁。
一觀煙霧南山面,從昔名坡信厚誣。
山好能令肺病蘇,詩來把玩更驚吁。
蜀人例作殘山看,端喜因詩免受誣。
漢字誣的釋義
誣
欺騙 [cheat]
因為誣上,卒從吏議。--司馬遷《報任安書》
佞譽誣諛。--唐·柳宗元《柳河東集》
又如:誣祿(假冒有功而受祿)
無中生有,捏造事實害人 [accuse falsely]
誣善之人,其辭游。--《易·系辭》
誣守納己賕。--明·高啟《書博雞者事》
誣去賢使君。
誣太守者。
又如:誣扳(犯罪的人誣告攀扯他人);誣罪(誣陷使人入罪);誣系(捏造事實,使人獲罪);誣良為盜;誣言(誣罔之言。虛偽騙人的言辭);誣罔(誣蔑冤枉);誣詆(捏造事實以詆毀人);誣善(誣陷,欺騙善良)
抹殺 [blot out]
而高人所述,不可誣矣。--隋·王度《古鏡記》
誣wū欺騙,捏造,陷害:~賴。~告。~陷。~(污)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