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作者:元好問
泰和中, 大名民家小兒女, 有以私情不如意赴水者, 官為蹤跡之, 無見也。 其後踏藕者得二屍水中, 衣服仍可驗, 其事乃白。 是歲此陂荷花開, 無不並蒂者。 沁水梁國用, 時為錄事判官, 為李用章內翰言如此。 此曲以樂府《雙蕖怨》命篇。 「咀五色之靈芝, 香生九竅; 咽三危之瑞露, 春動七情」, 韓偓《香奩集》中自序語。 問蓮根、有絲多少, 蓮心知為誰苦? 雙花脈脈嬌相向, 只是舊家兒女。 天已許。 甚不教、白頭生死鴛鴦浦? 夕陽無語。 算謝客煙中, 湘妃江上, 未是斷腸處。 香奩夢, 好在靈芝瑞露。 人間俯仰今古。 海枯石爛情緣在, 幽恨不埋黃土。 相思樹, 流年度, 無端又被西風誤。 蘭舟少住。 怕載酒重來, 紅衣半落, 狼藉臥風雨。
詩作者:元好問
切響浮聲發巧深, 研摩雖苦果何心? 浪翁水樂無宮征, 自是雲山韶頀音。
詩作者:元好問
候館燈昏雨送涼, 小樓人靜月侵床。 多情卻被無情惱, 今夜還如昨夜長。 金屋暖, 玉爐香。 春風都屬富家郎。 西園何限相思樹, 辛苦梅花候海棠。
詩作者:元好問
湍聲洶洶落懸崖, 見說蛟龍擘石開; 安得天瓢一翻倒, 躡雲平下看風雷。
詩作者:元好問
曹劉坐嘯虎生風, 四海無人角兩雄。 可惜并州劉越石, 不教橫槊建安中。
詩作者:元好問
太行元氣老不死, 上與左界分山河。 有如巨鰲昂頭西入海, 突兀已過余坡陀。 我從汾晉來, 山之面目腹背皆經過。 濟源盤谷非不佳, 煙景獨覺蘇門多。 湧金亭下百泉水, 海眼萬古留山阿。 觱拂濼水源, 淵淪晉溪波。 雲雷涵鬼物, 窟宅深蛟黿。 水妃簸弄明月璣, 地藏發洩天不訶。 平湖油油碧於酒, 雲錦十里翻風荷。 我來適與風雨會, 世界三日漫兜羅。 山行不得山, 北望空長哦! 今朝一洗眾峰出, 千鬟萬臀高峨峨。 空青斷石壁, 微茫散煙蘿。 山陽十月未搖落, 翠蕤雲旓相蕩摩。 雲煙故為出濃淡, 魚鳥似欲留婆娑。 石間仙人跡, 石爛跡不磨。 仙人去不返, 六龍忽蹉跎。 江山如此不一醉, 拊掌笑殺孫公和。 長安城頭烏尾訛, 并州少年夜枕戈。 舉杯為問謝安石, 蒼生今亦如卿何? 元子樂矣君其歌!
詩作者:元好問
慘澹龍蛇日鬥爭, 干戈直欲盡生靈。 高原出水山河改, 戰地風來草木腥。 精衛有冤填瀚海, 包胥無淚哭秦庭。 并州豪傑知誰在, 莫擬分軍下井陘。
詩作者:元好問
春宴春盤宜剪三生菜, 春燕斜簪七寶釵, 春風春醞透人懷。 春宴排, 齊唱喜春來。 梅殘玉靨香猶在, 柳破金梢眼未開, 東風和氣滿樓台。 桃杏折, 宜唱喜春來。 梅擎殘雪芳心奈, 柳倚東風望眼開, 溫柔樽俎小樓台。 紅袖繞, 低唱喜春來。 攜將玉友尋花寨, 看褪梅妝等杏腮, 休隨劉阮到天台。 仙洞窄, 且唱喜春來。
詩作者:元好問
日射雲間五色芝, 鴛鴦宮瓦碧參差。 西山晴雪入新詩。 焦土已經三月火, 殘花猶發萬年枝。 他年江令獨來時。
詩作者:元好問
少年射虎名豪, 等閒赤羽千夫膳。 金鈴錦領, 平原千騎, 星流電轉。 路斷飛潛, 霧隨騰沸, 長圍高卷。 看川空谷靜, 旌旗動色, 得意似, 平生戰。 城月迢迢鼓角, 夜如何, 軍中高宴, 江淮草木, 中原狐兔, 先聲自遠。 蓋世韓彭, 可能只辦, 尋常鷹犬。 問元戎早晚, 鳴鞭徑去, 解天山箭。
詩作者:元好問
涼葉蕭蕭散雨聲, 虛堂淅淅掩霜清。 黃華自與西風約, 白髮先從遠客生。 吟似候蟲秋更苦, 夢和寒鵲夜頻驚。 何時石嶺關山路, 一望家山眼暫明?
詩作者:元好問
奇外無奇更出奇, 一波才動萬波隨。 只知詩到蘇黃盡, 滄海橫流卻是誰?
詩作者:元好問
其七慷慨歌謠絕不傳, 穹廬一曲本天然。 中州萬古英雄氣, 也到陰山敕勒川。 其八沈宋橫馳翰墨場, 風流初不廢齊梁。 論功若准平吳例, 合著黃金鑄子昂。 其十一眼處心生句自神, 暗中摸索總非真。 畫圖臨出秦川景, 親到長安有幾人? 其十二望帝春心托杜鵑, 佳人錦色怨華年。 詩家總愛西昆好, 獨恨無人作鄭箋。 其二十九池塘春草謝家春, 萬古千秋五字新。 傳語閉門陳正字, 可憐無補費精神!
詩作者:元好問
窘步相仍死不前, 唱酬無復見前賢。 縱橫正有凌雲筆, 俯仰隨人亦可憐。
詩作者:元好問
「有情芍葯含晚淚, 無力薔薇臥晚枝」。 拈出退之山石句, 始知渠是女郎詩。
詩作者:元好問
淅江歸路杳, 西南卻羨、投林高鳥。 升斗微官, 世累苦相縈繞。 不似麒麟殿裡, 又不與、巢由同調。 時自笑, 虛名負我, 半生吟嘯。 擾擾馬足車塵, 被歲月無情, 暗消年少。 鐘鼎山林, 一事幾時曾了。 四壁秋蟲夜雨, 更一點、殘燈斜照。 清鏡曉, 白髮又添多少。
詩作者:元好問
切切秋蟲萬古情, 燈前山鬼淚縱橫。 鑒湖春好無人賦, 「岸夾桃花錦浪生。 」
詩作者:元好問
池塘春草謝家春, 萬古千秋五字新。 傳語閉門陳正字, 「可憐無補費精神」。
詩作者:元好問
惠遠祠前晉溪水, 翠葉銀花清見底。 水上西山如掛屏, 鬱鬱蒼蒼三十里。 中原北門形勢雄, 想見城闕雲煙中。 望川亭上閱今古, 但有麥浪搖春風。 君不見, 系舟山頭龍角禿, 白塔一摧城覆沒。 薛王出降民不降, 屋瓦亂飛如箭鏃。 汾流決人大夏門, 府治移著唐明村。 只從巨屏失光彩, 河洛幾度風煙昏。 東闕蒼龍西玉虎, 金雀觚稜上雲雨。 不論民居與官府, 仙佛所廬余百所。 鬼役天才千萬古, 爭教一炬成焦土。 至今父老哭向天, 死恨河南往來苦。 南人鬼巫好禨祥, 萬夫畚鍤開連崗。 官街十字改丁字釘破并州渠亦亡。 幾時卻到承平了, 重看官家築晉陽。
詩作者:元好問
筆底銀河落九天, 何曾憔悴飯山前。 世間東抹西塗手, 枉著書生待魯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