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縷衣》
【詩註釋】
【簡析】:
這首詩作並非藝術上最為上乘,然確也不讓鬚眉,可誦可傳。詩可理解為惜陰,亦可理解為及時行東,但主題似為勸人及時進取,不要「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這是中唐時的一首流行歌詞。據說元和時鎮海節度使李錡酷愛此詞,常命侍妾杜秋娘在酒宴上演唱(見杜牧《杜秋娘詩》及自注)。歌詞的作者已不可考。有的唐詩選本徑題為杜秋娘作或李錡作,是不確的。
此詩含意很單純,可以用「莫負好時光」一言以蔽之。這原是一種人所共有的思想感情。可是,它使讀者感到其情感雖單純卻強烈,能長久在人心中繚繞,有一種不可思議的魅力。它每個詩句似乎都在重複那單一的意思「莫負好時光1而每句又都寓有微妙變化,重複而不單調,迴環而有緩急,形成優美的旋律。
一、二句式相同,都以「勸君」開始,「惜」字也兩次出現,這是二句重複的因素。但第一句說的是「勸君莫惜」,二句說的是「勸君須惜」,「莫」與「須」意正相反,又形成重複中的變化。這兩句詩意又是貫通的。「金縷衣」是華麗貴重之物,卻「勸君莫惜」,可見還有遠比它更為珍貴的東西,這就是「勸君須惜」的「少年時」了。何以如此?詩句未直說,那本是不言而喻的:「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貴如黃金也有再得的時候,「千金散盡還復來」;然而青春對任何人也只有一次,它一旦逝去是永不復返的。可是,世人多惑於此,愛金如命、虛擲光陰的真不少呢。一再「勸君」,用對白語氣,致意慇勤,有很濃的歌味,和娓娓動人的風韻。兩句一否定,一肯定,否定前者乃是為肯定後者,似分實合,構成詩中第一次反覆和詠歎,其旋律節奏是紆回徐緩的。
三、四句則構成第二次反覆和詠歎,單就詩意看,與一、二句差不多,還是「莫負好時光」那個意思。這樣,除了句與句之間的反覆,又有上聯與下聯之間的較大的迴旋反覆。但兩聯表現手法就不一樣,上聯直抒胸臆,是賦法;下聯卻用了譬喻方式,是比義。於是重複中仍有變化。三、四沒有一、二那樣整飭的句式,但意義上彼此是對稱得銖兩悉稱的。上句說「有花」應怎樣,下句說「無花」會怎樣;上句說「須」怎樣,下句說「莫」怎樣,也有肯定否定的對立。二句意義又緊緊關聯:「有花堪折直須折」是從正面說「行樂須及春」意,「莫待無花空折枝」是從反面說「行樂須及春」意,似分實合,反覆傾訴同一情愫,是「勸君」的繼續,但語調節奏由徐緩變得峻急、熱烈。「堪折──直須折」這句中節奏短促,力度極強,「直須」比前面的「須」更加強調。這是對青春與歡愛的放膽歌唱。這裡的熱情奔放,不但真率、大膽,而且形象、優美。「花」字兩見,「折」字竟三見;「須──莫」云云與上聯「莫──須」云云,又自然構成回文式的覆疊美。這一系列天然工妙的字與字的反覆、句與句的反覆、聯與聯的反覆,使詩句琅琅上口,語語可歌。除了形式美,其情緒由徐緩的迴環到熱烈的動盪,又構成此詩內在的韻律,誦讀起來就更使人感到迴腸蕩氣了。
有一種歌詞,簡單到一兩句話,經高明作曲家配上優美的旋律,反覆重唱,尚可獲得動人的風韻;而《金縷衣》,其詩意單純而不單調,有往復,有變化,一中有多,多中見一,作為獨立的詩篇已搖曳多姿,更何況它在唐代是配樂演唱,難怪它那樣使人心醉而被廣泛流傳了。
此詩另一顯著特色在於修辭的別緻新穎。一般情況下,舊詩中比興手法往往合一,用在詩的發端;而絕句往往先景語後情語。此詩一反常例,它賦中有興,先賦後比,先情語後景語,殊屬別緻。「勸君莫惜金縷衣」一句是賦,而以物起情,又有興的作用。詩的下聯是比喻,也是對上句「須惜少年時」詩意的繼續生發。不用「人生幾何」式直截的感慨,用花(青春、歡愛的象徵)來比少年好時光,用折花來比莫負大好青春,既形象又優美,因此遠遠大於「及時行樂」這一庸俗思想本身,創造出一個意象世界。這就是藝術的表現,形象思維。錯過青春便會導致無窮悔恨,這層意思,此詩本來可以用但卻沒有用「老大徒傷悲」一類成語來表達,而緊緊朝著折花的比喻向前走,繼而造出「無花空折枝」這樣聞所未聞的奇語。沒有沾一個悔字恨字,而「空折枝」三字多耐人尋味,多有藝術說服力!
(周嘯天)
問唐朝 詩 《金縷衣》 作者是誰?
答唐朝 詩 金縷衣 作者是 杜秋娘。
問花開堪折直須折的下一句?
答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問唐朝 詩詞 金縷衣 出處
答金縷衣 的出處:
全唐詩:卷28_33
姜葆夫、韋良成選注《常用古詩》
問杜秋娘 的 金縷衣 是什麼時候的詩詞?
答杜秋娘 的 《金縷衣》 是 唐朝 的詩。
問詩句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出自哪裡?
答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出自 唐朝 的詩 《金縷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