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樓鑰
海雲湧立雙鐵出,明月正在山中間。
初疑渼陂藍田出水面,又似長風吹度玉門關。
須臾雲過月愈上,太虛點綴從飛翻。
白衣蒼狗不足究,千變萬態俱可觀。
忽焉橫臥如蒼龍,驪珠頷下光團團。
山河清影見歷歷,桂枝扶疏若可攀。
夜深醉倒雞鳴起,光景不類居塵寰。
長庚曄然朝曦發,望舒猶掛西林端。
我欲呼吸晶華駐朱顏,左有金丹右玉丹。
昔聞兩曜在天如磨蟻,日行日止一度慳。
太陰行速朔必會,金餅旋復成弓彎。
八卦萬物盡關係,歷古不已真跳丸。
急景戃恍難控摶,但見霞彩生斕斑。
老我已復卦氣闌,學道無成空自歎,
不如安坐委天順,一聽運化更循環。
作者:陳著
當年分得月中胎,八歲精神愈覺開。
小學路頭方謹入,平生根腳要深培。
家貧只問子賢否,父老何妨兄教來。
須識此身關係大,莫如流俗赴波頹。
作者:戴復古
台官關係重,用捨一何輕。
諸老多慚德,斯人有直聲。
儻來視軒冕,歸去即功名。
莫拜寬堂墓,傷心隔死生。
作者:王冕
文采風流今已矣,夫何能見紫芝眉?中天氣黯星河慘,南國春寒草木悲。
政事堂堂傳兩省,論談娓娓動諸司。
老成如此多關係,青瑣諸公淚亦垂。
作者:方回
三山鵠袍十萬眾,兩紀知名鄭南仲。
妙年官賦甲秋闈,一發輒中仍再中。
豈知天地大變革,原夫八韻竟無用。
雖然改爾亦得力,斗南斗北聲價哄。
黃金台降中書敕,水晶宮請博士俸。
得人豈必泥古法,省場捨選同鄉貢。
儒風未盡棄端章,學徒尚多習弦誦。
但苦官冷飯不足,三載誑腹虀百甕。
終更受代頗已久,始聞巨軸以詩送。
定是弟子多賢才,吳興先生實梁棟。
即今佐邑號為簿,尹丞不殊權任重。
況乃唐昌風俗淳,山深歲稔少爭訟。
丈夫詎皆作卿相,一命關係民疾痛。
偏見私意勿力競,潛轉密移但微諷。
方冊頻窺身盡貧,苞苴不納心奚恐。
崇卑有無置度外,時一極目天宇空。
江東接壤異西浙,桑蠶春忙田晚種。
樽俎盤饌極儉嗇,無大牲臠及乳湩。
吾聞易彖識時義,未妨枳棘棲鸞鳳。
聊復亦耳磨歲月,慎勿輕為棺糞夢。
作者:樓鑰
夫君靜而敏,人十已則千。
讀破萬卷書,操筆思湧泉。
古事與今事,一一探本源。
蚤蜚場屋聲,作吏志益堅。
朅來上清班,漢庭誰在先。
雍容行秘書,史館躬槧鉛。
片言寤明主,立使登諫垣。
拳拳憂國心,傾倒十三篇。
司成天下選,歸志已浩然。
赤日送妻子,襆被尋谿船。
諸生慕陽城,欲挽不得專。
竟持湖南節,征袂何翩翩。
憶昨忝同登,於今三十年。
朝行喜相會,終恨非官聯。
請益殊未饜,匆匆啟離筵。
始以長官來,今以繡衣還。
書生素安分,豈問卻與前。
第惟公輩流,自應留日邊。
德星聚南楚,予環當茹連。
事體有關係,臨岐欲無言。
作者:陳著
彩旗蔽野南風香,歡門遮馬東路長。
黃童白叟百拜酒,鸞棲主人今日行。
憶昔焦氛漲天赤,手挽龍津力輸滌。
簿領為職關係重,儒術飾吏經綸密。
學校一新衿佩來,市井再復圖畫開。
男耕女織各按堵,山居海藏皆熙台。
口不言功心自諭,三年任滿留不祝
我窮欲餞惟有心,一詩收拾行碑語。
如之何說見事明,自有夜月光山亭。
如之何說律已清,亦有秋水鋪長停
留此賢勞書縣譜,攜此聲名步雲去。
君不見政事堂中李參伯,即是當年長社簿。
作者:包恢
心之精明,不遠伊邇。
胸中若正,瞭焉眸子。
舉目有證,莫切於視。
孰名曰省,少目取義。
目當少時,湛湛精睟。
其光神全,其見專致。
老目為耆,則與少異。
非徒以目,而分老稚。
惟目如少,吸可取譬。
實省在心,省當如是。
如開雙明,洞見萬類。
心難常存,省不可替。
心難常覺,省不可離。
心本善者,孰非純懿。
心不善者,孰非私利。
省與不省,善惡關係。
省者如醒,不省如醉。
省者如寢,不省如寐。
省者如活,不省如斃。
果能自省,卓然奮勵。
暗室不欺,屋漏不愧。
如目萬象,無有掩蔽。
一不自省,冥然罔記。
外物交引,內無紛熾。
如目老昏,無非障翳。
二者相遠,宜知敬忌。
聶君少年,有目可貴。
以省名軒,軒豁無滯。
惟道無窮,要在遠詣。
惟言多窮,要履實地。
惟難有常,勉無失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