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儆
金碧照征塗,松竹開幽徑。
山僧壽八十,腴貌精視聽。
囊缽罄錙銖,棟宇事嚴整。
如公方外人,視世一泡影。
辛勤畢此生,更欲傳不泯。
當家茀父菑,居位蠹國政。
作者:劉克莊
佛子掃空泡影后,道家跳出囪門餘。
日公未得為超脫,猶寶寒齋數紙書。
作者:吳寬
啟南初游靈巖,遇雨,明日既霽,乃與海虞周景新游虎丘
,因寫此圖,並有詩記其事。
李貞伯雲是日亦在陽山,遇雨而歸,陳永之謂雨霽日獨以
事在陽抱山,恨不能與啟南同樂也,皆有詩題其上。
景新寄予,和之。
雲巖不減靈巖好,昨者胡為涉行潦。
千人石上兩青鞋,日出深林歌杲杲。
一時取樂能償勞,水西山北爭探討。
澗泉漱齒心亦清,石壁題名手親掃。
西去陽山十里遙,冒雨有人歸不早。
明朝見話入雲巖,扼緊捋鬚空懊惱。
好山不趁晴時游,此事已差何足道。
安知猶有獨遊人,隔水相望在陽抱。
何處移來此畫圖,我方起觀俄絕倒。
詩情畫意各有在,歲月依然仍可考。
蟲雞得失不須爭,泡影死生難自保。
再到京華住六年,匏翁頭顱欲全皓。
江南歸計有時成,次第山行非草草。
臥游且把畫圖開,鶴澗松庵亦天造。
翻嫌二客不能從,回望周郎與東老。
作者:宋登春
福端吾不為,盛名豈敢居。
列子老鄭圃,何異凡民愚。
六用俱可廢,一真良自如。
百年此形容,泡影現斯須。
有生胡不樂,安有再來軀。
箕踞竹林中,酌酒焚枯魚。¤
作者:蘇軾
物生有象象乃滋,夢幻無根成斯須。
方其夢時了非無,泡影一失俯仰殊。
清露未晞電已徂,此滅滅盡乃真吾。
雲如死灰實不枯,逢場作戲三昧俱。
化身為醫忘其軀,草書非學聊自娛。
落筆已喚周越奴,蒼鼠奮髯飲松腴。
剡籐玉版開雪膚,游龍天飛萬人呼,莫作羞澀羊氏姝。
(六觀,榷金剛經》夢、幻等六物也。
老人,僧了性,精於醫而善草書,下筆有遠韻,而人莫知貴,故作此詩。
)
作者:鄭清之
幻體當如泡影觀,法身清淨本堅完。
四千八萬陀羅臂,艾炷教君何處安。
作者:釋文珦
日月如飛梭,為我織老景。
蒼艾浸成色,素絲颯垂領。
短長任所裁,厚薄焉足剩
善賈亦徒施,終然付泡影。
作者:王炎
江頭三老風檣急,詩叟欲行還卻立。
剛腸不解兒女悲,肯為別離襟袖濕。
翰墨場中空白眉,牙游不遂休奔馳。
平生訥室有秘訣,持以贈君君可歸。
靜而無嘩氣方定,清而寡慾心自正。
耳根毀譽等風波,眼界枯榮俱泡影。
得此還家雖退藏,被褐懷玉中含光。
踏破青鞋行萬里,猛省昨非今近是。
但看污瀆有靈龜,莫道蹄涔無尺鯉。
作者:蘇軾
老去仍棲隔海村,夢中時見作詩孫。
天涯已慣逢人日,歸路猶欣過鬼門。
三策已應思賈讓,孤忠終未赦虞翻。
典衣剩買河源米,屈指新篘上元。
不用長愁掛月村,檳榔生子竹生孫。
海南勒竹,每節生枝如竹竿大,蓋竹孫也。
新巢語燕還窺硯,舊雨來人不到門。
春水蘆根看鶴立,夕陽楓葉見鴉翻。
此生唸唸隨泡影,莫認家山作本元。
作者:蘇軾
紫潭出玄雲,翳我潭中星。
獨有潭上月,倒掛紫翠屏。
我老不看書,默坐養此昏花睛。
時時一開眼,見此雲月眼自明。
久知世界如泡影,大小真偽何足評。
笑彼三子歐蘇梅,無事自作雪羽爭。
(事見三人詩集。
)故將屏硯送兩范,要使珠璧棲窗欞。
大范忽長謠,語出月脅令人驚。
(皇甫湜曰:穿天心,出月脅。
意外驚人,語非尋常。
)小范當繼之,說破星心如雞鳴。
(孟郊《聞雞》詩云:似聞孤月口,能說落星心。
)床頭復一月,下有風林橫。
急送小范家,護此涵星泓。
願從少陵博一句,山木盡與洪濤傾。
作者:劉過
腳力倦矣曷少休,侵晨更作升元游。
眼中已不見二百四十尺兀之高樓,但見炊煙萬灶宿貔貅。
上有啼雅噪鵲如泣訴,下有籐蔓老樹根據枝相虯。
想其結締初,匠石巧與造物侔。
桷榱枅栱不知幾大木,一木牽挽回萬牛。
山川退聽左右受約束,日月馬兔早暮東西流。
阿房之旗矗立矮如上星期,臨春綺望仙三閣俱下頭。
杯碗塊潛培塿而已矣,足涔洞庭芥為舟。
拄撐霄漢彈壓大千界,下歷梁唐秦隋晉漢周。
一朝世故有翻覆,祝結祝融回祿與郁攸。
灰飛障天煙焰熾,一火三月爛不收。
遂使觚稜花草莽,丹雘成墟丘。
吾聞至人侈儉初何心,有芭一把蓋頭便可留。
何必窮極土木事妖怪,朘削赤子膏血斂以裒。
是故子劉子,不仙不佛亦不侯。
視鸞台鳳閣為蘧廬,百萬買宅夢幻泡影漚。
江西豈無家,白沙翠竹泉石幽。
茅桅曝日搔背癢,籬缺牆破手葺修。
如以天地為室廬,日月行住坐臥得自由。
不為朱門是,不作白屋羞。
有時騎鯨千里游汗漫,有時蛤蜊遽食龜殼秋。
彼升元閣者亟成而復壞,腸亦不能為這斷,
心亦不能為之憂。造物何足雲,
此身自贅疣。譽堯毀桀未必是非,
丘跖兩窖蟻與螻。日斜諸公急下山,
我有鬥酒歸去來兮相與勸酬。
作者:蔡樞
平生陋質寫難真,畫史揮毫妙入神。
瘦似休文寧復健,寒如東野故應貧。
塵埃自笑雙蓬鬢,泡影俄驚兩幻身。
從此山林皆獨往,定無勳業上麒麟。
作者:劉克莊
自有身來即有愁,誰能身外出神遊。
西方佛比於泡影,南面王輸與髑髏。
儒運金椎尤可笑,{內隹外鬼}為石槨更何憂。
曹瞞遺令空悲慨,銅雀台荒鄴水流。
作者:鄭剛中
個中三業身,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無有真實相。
是諸個物者,眾生悉如之。
以寔諸有故,遂隨起滅中。
我今於諸有,不起空華見,
普願同一切,常作如是觀。
作者:釋文珦
秋光幾一增,在候已無雷。
顯氣凝為露,嘉禾秀出胎。
燕銜余暑去,蟲喚嫩寒來。
泡影非能久,流光又苦催。
作者:白居易
漫把參同契,難燒伏火砂。有時成白首,無處問黃芽。
幻世如泡影,浮生抵眼花。唯將綠醅酒,且替紫河車。
作者:劉克莊
不能測海更窺天,頗廢開荒與糞田。
碧眼睛中疑有崇,白蕉肘後惜無傳。
佛雲泡影應如是,儒說心思既竭焉。
老子冥搜難屬和,公詩美似彈丸圓。
作者:趙汝騰
荷鍤自隨劉伯倫,裸葬舊聞楊王孫。
偉哉二子真曠達,身雖殞滅名獨存。
要知形骸本外物,中有妙用超六根。
火風地水歸四大,夢幻泡影何足論。
君不見桓{左鬼右隹}石槨秦鐵戶,歌鍾未徹野火焚。
不如得錢即沽酒,時時醉倒三家村。
作者:曾幾
鄭公高義絕陳雷,別我姑胥首重回。
書跡橫斜良足喜,訃音曲折可勝哀。
定知泡影垂垂盡,故傍江湖得得來。
俗眼看公終未是,無生滅處詠歸哉。
作者:文天祥
東風昨夜忽相過,天地無情柰老何。
千載方來那有盡,百年未半已為多。
君傳南海長生藥,我愛西山餓死歌。
泡影生來隨自在,悠悠不管世間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