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蘇轍
我兄教我過東吳,遺墨山間無處無。
忽報冬潮催出堰,俗緣深重道心粗。
作者:釋智圓
地僻人稀到,病來無話端。
遠山游未得,終日臥中看。
藥篋經梅潤,松窗過雨寒。
唯師知我趣,塵事絕相干。
作者:李白
化城若化出,金榜天宮開。疑是海上雲,飛空結樓台。
升公湖上秀,粲然有辯才。濟人不利己,立俗無嫌猜。
了見水中月,青蓮出塵埃。閒居清風亭,左右清風來。
當暑陰廣殿,太陽為裴回。茗酌待幽客,珍盤薦凋梅。
飛文何灑落,萬象為之摧。季父擁鳴琴,德聲布動雷。
雖游道林室,亦舉陶潛杯。清樂動諸天,長松自吟哀。
留歡若可盡,劫石乃成灰。
第一百八十卷
作者:蘇軾
日月轉雙轂,古今同一丘。
惟此鶴骨老,凜然不知秋。
去住兩無礙,人天爭挽留。
去如龍出山,雷雨卷潭湫。
來如珠還浦,魚鱉爭駢頭。
此生暫寄寓,常恐名實福
我比陶令愧,師為遠公優。
送我還過溪,溪水當逆流。
聊使此山人,永記二老游。
大千在掌握,寧中別離憂。
作者:吳泳
一百年前老辯才,復褰{倏去犬加系}帶下山來。
松杉溜雨驚龍起,篁竹生風喚鶴回。
戒行淨通林水觀,語言香落寶花台。
更看坡穎留詩處,月墮山空眼豁開。
作者:戴表元
眾香壇書靜,游屐思頻來。
心轉談經處,塵空說法台。
葵花憑古碣,竹色上蒼苔。
傑閣同禪院,懸河有辯才。
作者:蘇軾
此生唸唸浮雲改,寄語長淮今好在。
故人宴坐虹梁南,新河巧出龜山背。
木魚呼客振林莽,鐵鳳橫空飛彩繪。
忽驚堂宇變雄深,坐覺風雷生謦欬。
羨師遊戲浮漚間,笑我榮枯彈指內。
嘗茶看畫亦不惡,問法求詩了無礙。
千里孤帆又獨來,五年一夢誰相對。
何當來世結香火,永與名山躬井磑。
作者:蘇轍
井水中藏東海魚,側盆翻雨洗凡夫。
隔山欲共公相見,莫道從來一滴無。
作者:喻良能
三亥並游真盛矣,二禪入社亦佳哉。
鳳池一段風流事,不欠支郎與辯才。
作者:釋智圓
兩受皇恩萬慮休,浙陽高臥謝諸侯。
定回幽室苔痕老,講徹閒庭樹影秋。
天竺雲泉時掛夢,梁園風景懶重遊。
溪聲柏子將誰說,默倚禪床自點頭。
作者:樓鑰
向來八萬四千偈,舌端辯才若翻水。
山空月落說向誰,不如出口入吾耳。
當時受者亡是公,烏有先生子虛子。
我卻曾見語錄來,只有空空數張紙。
作者:蘇味道
藩戚三雍暇,禪居二室隈。忽聞從桂苑,移步踐花台。
敏學推多藝,高談屬辯才。是非寧滯著,空有掠嫌猜。
五行幽機暢,三蕃妙鍵開。味同甘露灑,香似逆風來。
砌古留方石,池清辨燒灰。人尋鶴洲返,月逐虎溪回。
企躅瞻飛蓋,攀游想渡杯。願陪為善樂,從此去塵埃。
作者:釋智圓
不見二十載,重尋事更違。
門臨寒水閉,鳥向夕陽歸。
吟恐成華髮,閒疑入翠微。
登舟獨南去,乘興一何飛。
作者:蘇轍
轍自績溪蒙恩召還,將自宣城沿大江以歸。
家兄子瞻以書告曰:「不如道歙溪,過錢塘,一觀老兄遺跡。
」轍用其言。
既至吳中,迫於水涸,不能久留。
十月八日,游上天竺,子瞻昔與辯才師相好,今隔南山不得見,仍作三小詩以寄之。
我兄教我過東吳,遺墨山間無處無。
忽報冬潮催出匽,俗緣深重道心粗。
山色青冥葉未紅,湖光凝碧曉無風。
行窮上下兩天竺,望斷南山龍井龍。
作者:權德輿
桑門許辯才,外學接宗雷。護法麻衣淨,翻經貝葉開。
宗通知不染,妄想自堪哀。或結西方社,師游早晚回。
作者:蘇軾
不辭清曉扣松扉,卻值支公久不歸。
山鳥不鳴天欲雪,捲簾惟見白雲飛。
作者:蘇軾
道人出山去,山色如死灰。
白雲不解笑,青松有餘哀。
忽聞道人歸,鳥語山容開。
神光出寶髻,法雨洗浮埃。
想見南北山,花發前後台。
寄聲問道人,借禪以為詼。
何所聞而去,何所見而回。
道人笑不答,此意安在哉。
昔年本不住,今者亦無來。
此語竟非是,且食白楊梅。
作者:蘇軾
天愛禪心圓且潔,故添明月伴清光。
作者:蘇軾
南北一山門,上下兩天竺。
中有老法師,瘦長如鸛鵠。
不知修何行,碧眼照山谷。
見之自清涼,洗盡煩惱毒。
坐令一都會,男女禮白足。
我有長頭兒,角頰峙犀玉。
四歲不知行,抱負煩背腹。
師來為摩頂,起走趁奔鹿。
乃知戒律中,妙用謝羈束。
何必言《法華》,佯狂啖魚肉。
作者:樓鑰
蘭亭修禊就和中,群賢高會俱雍容。
右軍作序亦寓耳,稿草乃致傳無窮。
自言疑若有神助,他日屢書終不同。
歷代傳寶在秘府,尤其甚者唐太宗。
當時搜取極心力,模本一一攽群公。
惟此真跡最奇絕,蕭梁開皇有遺蹤。
親御奎文賜元嘉,龍蟠鳳翥何其工。
辯才所取秘昭陵,此本一洗凡馬空。
崔家兄弟列清要,誨子況復稱龜龍。
圖書四部資校讎,當時尚有貞觀風。
自雲此為最善本,冰御臣液題甚恭。
李王深得撥鐙法,筆力絕勁雄江東。
右軍以來皆妙筆,名勝異代如相從。
病余扶憊行掃松,李君攜來為發蒙。
平生多看舊墨本,一見使我開心胸。
摩挲歎息不自己,至寶盍入明光宮。
隱居懷寶正不惡,異氣或能牛斗沖。
,叩門有客勿傾倒,
恐有御史來乘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