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皎然
江郡當秋景, 期將道者同。 跡高憐竹寺, 夜靜賞蓮宮。 古磬清霜下, 寒山曉月中。 詩情緣境發, 法性寄筌空。 翻譯推南本, 何人繼謝公。
作者:歐陽詹
草蓆蒲團不掃塵, 鬆閒石上似無人。 群陰欲午鐘聲動, 自煮溪蔬養幻身。
作者:李洞
御溝臨岸行, 遠岫見雲生。 松下度三伏, 磬中銷五更。 雨淋經閣白, 日閃剃刀明。 海畔終須去, 燒燈老國清。
作者:劉商
何處營求出世間, 心中無事即身閒。 門外水流風葉落, 唯將定性對前山。
作者:馬戴
寺近朝天路, 多聞玉珮音。 鑒人開慧眼, 歸鳥息禪心。 磬接星河曙, 窗連夏木深。 此中能宴坐, 何必在雲林。
作者:李端
悠然對惠遠, 共結故山期。 汲井樹陰下, 閉門亭午時。 地閒花落厚, 石淺水流遲。 願與神仙客, 同來事本師。
作者:李洞
誰寄湘南信, 陰窗硯起津。 燒痕碑入集, 海角寺留真。 樓憩長空鳥, 鍾驚半闕人。 御溝圓月會, 似在草堂身。
作者:陳子昂
四十九變化, 一十三死生。 翕忽玄黃裡, 驅馳風雨情。 是非紛妄作, 寵辱坐相驚。 至人獨幽鑒, 窈窕隨昏明。 咫尺山河道, 軒窗日月庭。 別離焉足問, 悲樂固能並。 我輩何為爾, 棲皇猶未平。 金台可攀陟, 寶界絕將迎。 戶牖觀天地, 階基上杳冥。 自超三界樂, 安知萬里征。 中國要荒內, 人寰宇宙榮。 弦望如朝夕, 寧嗟蜀道行。
作者:皎然
上界雨色干, 涼宮日遲遲。 水文披菡萏, 山翠動罘罳.中有清真子, 愔愔步閒墀。 手縈頗黎縷, 願證黃金姿。 旋草階下生, 看心當此時。
作者:李洞
江房無葉落, 松影帶山高。 滿寺中秋月, 孤窗入夜濤。 舊真懸石壁, 衰發落銅刀。 臥聽曉耕者, 與師知苦勞。
作者:劉長卿
白雲乖始願, 滄海有微波。 戀舊爭趨府, 臨危欲負戈。 春歸花殿暗, 秋傍竹房多。 耐可機心息, 其如羽檄何。
作者:歐陽詹
律座下朝講, 晝門猶掩關。 叨同靜者來, 正值高雲閒。 寂爾方丈內, 瑩然虛白間。 千燈智慧心, 片玉清羸顏。 松色落深井, 竹陰寒小山。 晤言流曦晚, 惆悵歸人寰。
作者:孟浩然
帶雪梅初暖, 含煙柳尚青。 來窺童子偈, 得聽法王經。 會理知無我, 觀空厭有形。 迷心應覺悟, 客思未遑寧。
作者:李端
高僧居處似天台, 錫仗銅瓶對綠苔。 竹巷雨晴春鳥囀, 山房日午老人來。 園中鹿過椒枝動, 潭底龍游水沫開。 獨夜焚香禮遺像, 空林月出始應回。
作者:耿湋
繩床茅屋下, 獨坐味閒安。 苦行無童子, 忘機避宰官。 是非齊已久, 夏臘比應難。 更悟真如性, 塵心稍自寬。
作者:齊己
入寺先來此, 經窗半在湖。 秋風新菡萏, 暮雨老菰蒲。 任聽浮生速, 能消默坐無。 語來燈焰短, 嘒唳發高梧。
作者:方干
雙扉檜下開, 寄宿石房苔。 幡北燈花動, 城西雪霰來。 收棋想雲夢, 罷茗議天台。 同憶前年臘, 師初白閣回。
作者:儲光羲
禪宮分兩地, 釋子一為心。 入道無來去, 清言見古今。 江寒池水綠, 山暝竹園深。 別有中天月, 遙遙散夕陰。
作者:李端
焚香居一室, 盡日見空林。 得道輕年暮, 安禪愛夜深。 東西皆是夢, 存沒豈關心。 唯羨諸童子, 持經在竹陰。
作者:皎然
達賢貴貞隱, 常懼跡不滅。 遂與永公期, 遺身坐林樾。 華軒何轔轔, 為我到幽絕。 心境寒草花, 空門青山月。 潘生獨不見, 清景屢盈缺。 林下常寂寥, 人間自離別。 何時解輕佩, 來稅丘中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