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白居易
東川已過二三春, 南國需求一兩人。 富貴大都多老大, 歡娛太半為親賓。 如愁翠黛應堪重, 買笑黃金莫訴貧。 他日相逢一杯酒, 尊前還要落梁塵。
作者:李白
三鳥別王母, 銜書來見過。 腸斷若剪弦, 其如愁思何。 遙知玉窗裡, 纖手弄雲和。 奏曲有深意, 青松交女蘿。 寫水山井中, 同泉豈殊波。 秦心與楚恨, 皎皎為誰多。 青樓何所在, 乃在碧雲中。 寶鏡掛秋水, 羅衣輕春風。 新妝坐落日, 悵望金屏空。 念此送短書, 願因雙飛鴻。 本作一行書, 慇勤道相憶。 一行復一行, 滿紙情何極。 瑤台有黃鶴, 為報青樓人。 朱顏凋落盡, 白髮一何新。 自知未應還, 離居經三春。 桃李今若為, 當窗發光彩。 莫使香風飄, 留與紅芳待。 玉箸落春鏡, 坐愁湖陽水。 聞與陰麗華, 風煙接鄰里。 青春已復過, 白日忽相催。 但恐荷花晚, 令人意已摧。 相思不惜夢, 日夜向陽台。 遠憶巫山陽, 花明綠江暖。 躊躇未得往, 淚向南雲滿。 春風復無情, 吹我夢魂斷。 不見眼中人, 天長音信短。 陽台隔楚水, 春草生黃河。 相思無日夜, 浩蕩若流波。 流波向海去, 欲見終無因。 遙將一點淚, 遠寄如花人。 妾在舂陵東, 君居漢江島。 一日望花光, 往來成白道。 一為雲雨別, 此地生秋草。 秋草秋蛾飛, 相思愁落暉。 何由一相見, 滅燭解羅衣。 憶昨東園桃李紅碧枝, 與君此時初別離。 金瓶落井無消息, 令人行歎復坐思。 坐思行歎成楚越, 春風玉顏畏銷歇。 碧窗紛紛下落花, 青樓寂寂空明月。 兩不見, 但相思。 空留錦字表心素, 至今緘愁不忍窺。 長短春草綠, 緣階如有情。 卷施心獨苦, 抽卻死還生。 睹物知妾意, 希君種後庭。 閒時當采掇, 念此莫相輕。 魯縞如玉霜, 筆題月氏書。 寄書白鸚鵡, 西海慰離居。 行數雖不多, 字字有委曲。 天末如見之, 開緘淚相續。 淚盡恨轉深, 千里同此心。 相思千萬里, 一書值千金。 愛君芙蓉嬋娟之艷色, 色可餐兮難再得。 憐君冰玉清迥之明心, 情不極兮意已深。 朝共琅玕之綺食, 夜同鴛鴦之錦衾。 恩情婉孌忽為別, 使人莫錯亂愁心。 亂愁心, 涕如雪。 寒燈厭夢魂欲絕, 覺來相思生白髮。 盈盈漢水若可越, 可惜凌波步羅襪。 美人美人兮歸去來, 莫作朝雲暮雨兮飛陽台。
作者:冒襄
南浦西風合斷魂, 數枝清影立朱門。 可知春去渾無跡, 忽地霜來漸有痕。 家世淒涼靈武殿, 腰肢憔悴莫愁村。 曲中舊侶如相憶, 急管哀箏與細論。 紅閨紫塞晝飛霜, 顧影羞窺白玉塘。 近日心情惟短笛, 當年花絮已空箱。 夢殘舞榭還歌榭, 淚落岐王與薛王。 回首三春攀折苦, 錯教根植善和坊。
作者:白居易
三春今向晚, 四者昔難並。 借問低眉坐, 何如攜手行。 ——白居易舊遊多過隙, 新宴且尋盟。 鸚鵡林須樂, 麒麟閣未成。 ——王起分陰當愛惜, 遲景好逢迎。 林野熏風起, 樓台谷雨晴。 ——劉禹錫牆低山半出, 池廣水初平。 橋轉長虹曲, 舟回小鷁輕。 ——白居易殘花猶布繡, 密竹自聞笙。 欲過芳菲節, 難忘宴慰情。 ——王起月輪行似箭, 時物始如傾。 見雁隨兄去, 聽鶯求友聲。 ——劉禹錫蕙長書帶展, 菰嫩剪刀生。 坐密衣裳暖, 堂虛絲管清。 ——白居易峰巒侵碧落, 草木近朱明。 與點非沂水, 陪膺是洛城。 ——王起撥醅爭綠醑, 臥酪待朱櫻。 幾處能留客, 何人喚解酲。 ——劉禹錫舊儀尊右揆, 新命寵春卿。 有喜鵲頻語, 無機鷗不驚。 ——白居易青林思小隱, 白雪仰芳名。 訪舊殊千里, 登高賴九城。 ——王起酇侯司管鑰, 疏傅傲簪纓。 綸綍曾同掌, 煙霄即上征。 ——劉禹錫冊庭嘗接武, 書殿忝連衡。 蘭室春彌馥, 松心晚更貞。 ——白居易琴招翠羽下, 鉤掣紫鱗呈, 只願回烏景。 誰能避兕觥。 ——王起方知醉兀兀, 應是走營營。 鳳閣鸞台路, 從他年少爭。 ——白居易
作者:楊希道
二八如同雪, 三春類早花。 分行向燭轉, 一種逐風斜。
作者:羊士諤
山陰道上桂花初, 王謝風流滿晉書。 曾作江南步從事, 秋來還復憶鱸魚。 曲水三春弄彩毫, 樟亭八月又觀濤。 金罍幾醉烏程酒, 鶴舫閒吟把蟹螯。
作者:杜審言
帝出明光殿, 天臨太液池。 堯樽隨步輦, 舜樂繞行麾。 萬壽禎祥獻, 三春景物滋。 小臣同酌海, 歌頌答無為。
作者:賈至
極浦三春草, 高樓萬里心。 楚山晴靄碧, 湘水暮流深。 忽與朝中舊, 同為澤畔吟。 停杯試北望, 還欲淚沾襟。
作者:曾鞏
暮冬天地閉, 正柔木凍折, 瑞雪飄飛。 對景見南山? 嶺梅露、幾點清雅容姿。 丹染萼、玉綴枝。 又豈是、一陽有私。 大抵是、化工獨許, 使占卻先時。 霜威莫苦凌持。 此花根性, 想群卉爭知。 貴用在和羹, 三春裡、不管綠是紅非。 攀賞處、宜酒卮。 醉捻嗅、幽香更奇。 倚闌干、仗何人去, 囑羌管休吹。
作者:真氏
奴本是明珠擎掌, 怎生的流落平康? 對人前喬做作嬌模樣, 背地裡淚千行。 三春南國憐飄蕩, 一事東風沒主張, 添悲愴, 那裡有珍珠十斛, 來贖雲娘!
作者:劉過
淺約鴉黃, 輕勻螺黛, 故教取次梳妝。 減輕琶面, 新樣小鸞凰。 每為花妖玉軟, 慵封客、斜倚銀床。 春來病, 蘭薰半歇, 滿笐舞衣裳。 悲涼。 人事改, 三春穠艷, 一夜繁霜。 似人歸洛浦, 雲散高唐。 痛念平生情分, 孤負我、臨老風光。 羅裙在, 憑誰留意, 去覓反魂香。
作者:李昂1
風雲喜際會, 雷雨遂流滋。 薦幣虛陳禮, 動天實精思。 漸侵九夏節, 復在三春時。 霢霂垂朱闕, 飄颻入綠墀。 郊坰既沾足, 黍稷有豐期。 百辟同康樂, 萬方佇雍熙。
作者:劉禹錫
年年曲江望, 花發即經過。 未飲心先醉, 臨風思倍多。 三春看又盡, 兩地欲如何。 日望長安道, 空成勞者歌。
作者:盧照鄰
萬里煙塵客, 三春桃李時。 事去紛無限, 愁來不自持。 狂歌欲歎鳳, 失路反占龜。 草礙人行緩, 花繁鳥度遲。 彼美參卿事, 留連求友詩。 安知倦遊子, 兩鬢漸如絲。
作者:盧照鄰
顧步三春晚, 田園四望通。 游絲橫惹樹, 戲蝶亂依叢。 竹懶偏宜水, 花狂不待風。 唯餘詩酒意, 當了一生中。 田家無四鄰, 獨坐一園春。 鶯啼非選樹, 魚戲不驚綸。 山水彈琴盡, 風花酌酒頻。 年華已可樂, 高興復留人。
作者:慧淨
觀化祇山頂, 流睇古王城。 萬載池猶潔, 千年苑尚清。 彷彿影堅路, 摧殘廣脅楹。 七寶仙台亡舊跡, 四彩天花絕雨聲。 聲華日以遠, 自恨生何晚。 既傷火宅眩中門, 還嗟寶渚迷長阪。 步陟平郊望, 心游七海上。 擾擾三界溺邪津, 渾渾萬品忘真匠。 唯有能仁獨圓悟, 廓塵靜浪開玄路。 創逢肌命棄身城, 更為求人崩意樹。 持囊畢契戒珠淨, 被甲要心忍衣固。 三祇不倦陵二車, 一足忘勞超九數。 定瀲江清沐久結, 智劍霜凝斬新霧。 無邊大劫無不修, 六時愍生遵六度。 度有流光功德收, 金河示滅歸常住。 鶴林權唱演功周, 聖德佳音傳餘響。 龍宮秘典海中探, 石室真言山處仰。 流教在茲辰, 傳芳代有人。 沙河雪嶺迷朝徑, 巨海鴻崖亂夜津。 入萬死, 求一生。 投針偶穴非同喻, 束馬懸車豈等程。 不徇今身樂, 無祈後代榮。 誓捨危軀追勝義, 鹹希畢契傳燈情。 勞歌勿復陳, 延眺且周巡。 東睇女巒留二跡, 西馳鹿苑去三輪。 北睨捨城池尚在, 南睎尊嶺穴猶存。 五峰秀, 百池分。 粲粲鮮花明四曜, 輝輝道樹鏡三春。 揚錫指山阿, 攜步上祇陀。 既睹如來疊衣石, 復觀天授迸餘峨。 佇靈鎮梵岳, 凝思遍生河。 金花逸掌儀前奉, 芳蓋陵虛殿後過。 旋繞經行砌, 目想如神契。 回斯少福澗生津, 共會龍華捨塵翳。
作者:金人瑞
三春卻是暮秋天, 逸少臨文寫現前。 上巳若還如印板, 至今何不永和年? 逸少臨文總是愁, 暮春寫得如清秋。 少年太子無傷感, 卻把奇文一筆勾。
作者:張仲素
煙柳飛輕絮, 風榆落小錢。 濛濛百花裡, 羅綺競鞦韆。 騁望登香閣, 爭高下砌台。 林間踏青去, 席上意錢來。 行樂三春節, 林花百和香。 當年重意氣, 先占鬥雞場。
作者:錢起
賢王駟馬退朝初, 小苑三春帶雨餘。 林沼蔥蘢多貴氣, 樓台隱映接天居。 仙雞引敵穿紅藥, 宮燕啣泥落綺疏。 自歎平生相識願, 何如今日廁應徐。
作者:劉希夷
洛陽城東桃李花, 飛來飛去落誰家? 洛陽女兒惜顏色, 坐見落花長歎息。 今年花落顏色改, 明年花開復誰在? 已見松柏摧為薪, 更聞桑田變成海。 古人無復洛城東, 今人還對落花風。 年年歲歲花相似, 歲歲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紅顏子, 應憐半死白頭翁。 此翁白頭真可憐, 伊昔紅顏美少年。 公子王孫芳樹下, 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祿池台文錦繡, 將軍樓閣畫神仙。 一朝臥病無相識, 三春行樂在誰邊? 宛轉蛾眉能幾時? 須臾鶴發亂如絲。 但看古來歌舞地, 唯有黃昏鳥雀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