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正大
知章騎馬似乘船。 落井眼花圓。 汝陽三斗朝天去, 左丞相、鯨吸長川。 瀟酒宗之, 皎如玉樹, 舉盞望青天。 長齊蘇晉愛逃禪、李白富詩篇。 三杯草聖傳張旭, 更焦遂、五斗驚筵。 一笑相逢, 銜杯樂聖, 同是飲中仙。 王逸少蘭亭記:永和九年, 歲在癸丑, 暮春之初, 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 修禊事也。 群賢畢至, 少長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嶺, 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 映帶左右, 引以為流觴曲水, 列坐其次。 雖無絲竹管弦之盛, 一觴一詠, 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 天朗氣清, 惠風和暢, 仰觀宇宙之大, 俯察品類之盛。 所以遊目騁懷, 足以極視聽之娛, 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 俯仰一世。 或取諸懷抱, 晤言一室之內, 或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 雖取捨萬殊, 靜躁不同, 當其欣於所遇, 暫得於已, 快然自足, 不知老之將至。 及其所之既倦, 情隨事遷, 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 俯仰之間, 已為陳跡, 猶不能不以之興懷。 況修短隨化, 終期於盡。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 若合一契, 未嘗不臨文嗟悼, 不能喻之於懷。 固知一死生為虛誕, 齊彭觴為妄作。 後之視今, 亦猶今之視昔, 悲夫! 故列敘時人, 錄其所述, 雖世殊事異, 所以興懷, 其致一也。 後之覽者, 亦將有感於斯文。
作者:薛昭緯
時君過聽委平衡, 粉署華燈到曉明。 開卷固難窺浩汗, 執衡空欲慕公平。 機雲筆舌臨文健, 沈宋章篇發詠清。 自笑觀光輝
作者:吳潛
在晉永和, 癸丑暮春, 初作蘭亭會。 集眾賢, 臨峻嶺崇山, 有茂林修竹流水。 暢幽情, 縱無管弦絲竹, 一觴一詠佳天氣。 於宇宙之中, 游心騁目, 此娛信可樂只。 念人生相與放形骸。 或一室晤言襟抱開。 靜躁雖殊, 當其可欣, 不知老至。 然倦復何之。 情隨事改悲相系。 俯仰間遺跡, 往往俱成陳矣。 況約境變遷, 終期於盡, 修齡短景都能幾。 謾古換今移, 時消物化, 痛哉莫大生死。 每臨文吊往一興嗟。 亦自悼不能喻於懷。 算彭殤、妄虛均爾。 今之視昔如契, 後視今猶昔。 故聊敘錄時人所述, 慨想世殊事異。 後之來者覽斯文, 將悠然、有感於此。
作者:金人瑞
三春卻是暮秋天, 逸少臨文寫現前。 上巳若還如印板, 至今何不永和年? 逸少臨文總是愁, 暮春寫得如清秋。 少年太子無傷感, 卻把奇文一筆勾。
作者:柳宗元
幽沉謝世事, 俯默窺唐虞。 上下觀古今, 起伏千萬途。 遇欣或自笑, 感戚亦以吁。 縹帙各舒散, 前後互相逾。 瘴痾擾靈府, 日與往昔殊。 臨文乍了了, 徹卷兀若無。 竟夕誰與言, 但與竹素俱。 倦極便倒臥, 熟寐乃一蘇。 欠伸展肢體, 吟詠心自愉。 得意適其適, 非願為世儒。 道盡即閉口, 蕭散捐囚拘。 巧者為我拙, 智者為我愚。 書史足自悅, 安用勤與劬。 貴爾六尺軀, 勿為名所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