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本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紗於若耶溪,故又名《浣溪沙》或《浣沙溪》。上下片或上下闋三個七字句。四十二字。分平仄兩體。平韻體流傳至今。最早的是唐人韓偓詞,是正體。上片或上闋三句全用韻,下片或下闋末二句用韻。過片二句用對偶句的居多。仄韻體始於南唐李煜。另有《攤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片各增三字,韻位不變。
本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紗於若耶溪,故又名《浣溪沙》或《浣沙溪》。
詩作者:蘇軾
料峭東風翠幕驚。雲何不飲對公榮。水晶盤瑩玉鱗赬。花影莫孤三夜月,朱顏未稱五年兄。翰林子墨主人卿。
詩作者:韓淲
老覺空生易得年。閒居那復問旌旃。一丘春靜自迴旋。翁善於人知美矣,我行於世轉乖然。清詞俾壽喜言傳。
詩作者:邵亨貞
竹檻雲*古畫圖。煙堤花*小蓬壺。畫長人靜鳥相呼。玄璧光浮銅雀研,紫綿香冷博山爐。半欹高枕當人扶。
詩作者:王之道
陽氣初升土脈蘇。東郊人散欲回車。一時春雪十年無。魚枕蕉深浮酒蟻,鹿胎冠子粲歌珠。題詩不覺燭然須。
詩作者:毛滂
煙柳風蒲冉冉斜。小窗不用著簾遮。載將山影轉灣沙。略彴斷時分岸色,蜻蜓立處過汀花。此情此水共天涯。
詩作者:趙子發
疏蔭搖搖趁岸移。驚鷗點點過帆飛。船分水打嫩沙回。斷夢不知人去處,捲簾還有燕來時。日斜風緊轉灣西。
詩作者:毛珝
綠玉枝頭一粟黃。碧紗帳裡夢魂香。曉風和月步新涼。吟倚畫欄懷李賀,笑持玉斧恨吳剛。素娥不嫁為誰妝。
詩作者:郭應祥
尊俎之間著二陳。津津眉宇笑生春。清歌妙舞兩無倫。叔隗輕盈饒態度,小喬嫵媚足精神。風流總屬一家人。
詩作者:趙鼎
艷艷春嬌入眼波。勸人金盞緩聲歌。不禁粉淚搵香羅。暮雨朝雲相見少,落花流水別離多。寸腸爭奈此情何。
詩作者:賀鑄
浮動花釵影鬢煙。淺妝濃笑有餘妍。酒醺檀點語憑肩。留不住時分鈿鏡,舊曾行處失金蓮。碧雲芳草恨年年。
詩作者:趙長卿
閒理絲簧聽好音。西樓剪燭夜深深。半嗔半喜此時心。暖語溫存無恙語,韻開香靨笑吟吟。別來煩惱到如今。
詩作者:李新
千古人生樂事希露濃煙事薄寒時。菊花須插兩三枝。未老功名辜兩鬢,悲秋情緒入雙眉。茂陵多病有誰知。
詩作者:辛棄疾
酒面低迷翠被重。黃昏院落月朦朧。墮髻啼妝孫壽醉,泥秦宮。試問花留春幾日,略無人管雨和風。瞥向綠珠樓下見,墜殘紅。
詩作者:蘇軾
風捲珠簾自上鉤。蕭蕭亂葉報新秋。獨攜纖手上高樓。缺月向人舒窈窕,三星當戶照綢繆。香生霧縠見纖柔。
詩作者:何夢桂
細柳連營綠蔭重。暖風旗影揚蛇龍。晝閒吟思入千峰。紫綬金牌人綠發,繡韉絲轡馬青驄。會將三箭取侯封。
詩作者:王惲
滿意苕華照樂棚。綠雲紅*逐春生。捲簾一顧未忘情。絲竹東山如有約,煙花南部舊知名。秋風吹醒惜離聲。
詩作者:劉辰翁
十日千機可復諧。郭郎感運豈仙才。人間自是少行媒。直上扶搖須九萬,滿前星斗共昭回。又傳賈客向曾來。
詩作者:辛棄疾
日日閒看燕子飛。舊巢新壘畫簾低。玉歷今朝推戊己,住啣泥。先自春光留不住,那堪更著子規啼。一陣晚香吹不斷,落花溪。
詩作者:管鑒
金殿晨趨玉珮蒼。君才久合侍龍章。花磚學士紫薇郎。小試一麾行促詔,暫留千騎且飛觴。夜堂歌暖借春光。
詩作者:張泌
鈿轂香車過柳堤,樺煙分處馬頻嘶,為他沉醉不成泥。
花滿驛亭香露細,杜鵑聲斷玉蟾低,含情無語倚樓西。
馬上凝情憶舊遊,照花淹竹小溪流,鈿箏羅幕玉搔頭。
早是出門長帶月,可堪分袂又經秋,晚風斜日不勝愁。
獨立寒階望月華,露濃香泛小庭花,繡屏愁背一燈斜。
雲雨自從分散後,人間無路到仙家,但憑魂夢訪天涯。
依約殘眉理舊黃,翠鬟拋擲一簪長,暖風晴日罷朝妝。
閒折海棠看又拈,玉纖無力惹餘香,此情誰會倚斜陽。
翡翠屏開繡幄紅,謝娥無力曉妝慵,錦帷鴛被宿香濃。
微雨小庭春寂寞,燕飛鶯語隔簾櫳,杏花凝恨倚東風。
花月香寒悄夜塵,綺筵幽會暗傷神,嬋娟依約畫屏人。
人不見時還暫語,令才拋後愛微嚬,越羅巴錦不勝春。
偏戴花冠白玉簪,睡容新起意沈吟,翠鈿金縷鎮眉心。
小檻日斜風悄悄,隔簾零落杏花陰,斷香輕碧鎖愁深。
晚逐香車入鳳城,東風斜揭繡簾輕,慢回嬌眼笑盈盈。
消息未通何計是,便須佯醉且隨行,依稀聞道太狂生。
小市東門欲雪天,眾中依約見神仙,蕊黃香畫貼金蟬。
飲散黃昏人草草,醉容無語立門前,馬嘶塵烘一街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