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子
原為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調名,據唐人段安節《樂府雜錄》云:「《天仙子》本名《萬斯年》,李德裕進,屬龜茲部舞曲。因皇甫松詞有『懊惱天仙應有以』句,取以為名」。此調有單調、雙調,唐人用單調,宋以後始有雙調,雙調即依單調疊一遍成上下兩片68字,這裡只列舉單調34字六句五仄韻一體。
詩作者:張先
坐治吳州成樂土。詔卷風飛來聖語。親輿乞得便藩歸,瑤席主。杯休數。清夜為君歌白苧。花接舊枝新蕊吐。造化不知人有助。看花歲歲比甘棠,嘉月暮。東門路。只恐帶將春色去。
詩作者:吳潛
百舌搬春春已透。長驛短亭芳草晝。家山腸斷欲歸人,風宿留。船津候。一夜朱顏煩惱瘦。不用尋思閒宇宙。倦鳥入林雲返岫。小園自有四時花,鋪錦繡。鍾醇酎。盡勝纍纍懸印綬。
詩作者:無名氏
殘月朦朧人瘦損。
詩作者:侯置
暖日麗晴春正好。楊柳池塘風弄曉。露桃雲杏一番新,花窈窕。香飄緲。玉帳靚深聞語笑。新賜繡韉花映照。須信濃恩春共到。漢家飛將久宣勞,迎禁詔。瞻天表。入衛帝庭常不老。
詩作者:馮時行
風幸多情開得好。忍卻吹教零落了。弄花衣上有餘香,春已老。枝頭少。況又酒醒鶗鴂曉。一片初飛情已悄。可更如今紛不掃。年隨流水去無蹤,恨不了。愁不了。樓外遠山眉樣校
詩作者:梁寅
六合似爐雲似火。熱氣蒸肌煙霧鎖。此時那得羽翰生,冰壑過。風巖坐。瀑布濺衣珠萬顆。未旱先愁愁怎躲。如在顛崖惟恐墮。急須霖雨慰蒼生,名譽播。江之左。誰在東山深處臥。
詩作者:韋莊
深夜歸來長酩酊,
扶入流蘇猶未醒。
醺醺酒氣麝蘭和。
驚睡覺,笑呵呵,
長道人生能幾何。
詩作者:丘崇
畏暑只嫌秋較晚。不道玉樓人漸遠。此情那解卻清涼,腸欲斷。愁無限。安得冰壺還照眼。妙舞蹁躚歌宛轉。走遍京華何處見。清眠無夢到西州,餘香淺。銀鉤軟。唯仗錦書聊自遣。
詩作者:張先
十歲手如芽子筍。固愛弄妝偷傅粉。金蕉並為舞時空,紅臉嫩。輕衣褪。春重日濃花覺困。斜雁軋弦隨步趁。小鳳累珠光繞鬢。密教持履恐仙飛,催拍緊。驚鴻奔。風袂飄搖無定准。
詩作者:劉過
別酒醺醺容易醉。回過頭來三十里。馬兒只管去如飛,牽一會。坐一會。斷送殺人山共水。是則青衫終可喜。不道恩情拼得未。雪迷村店酒旗斜,去也是。住也是。煩惱自家煩惱你。
詩作者:無名氏
谷雨清明空屈指。
詩作者:韋莊
蟾彩霜華夜不分,天外鴻聲枕上聞。
繡衾香冷懶重薰。
人寂寂,葉紛紛,才睡依前夢見君。
詩作者:韋莊
悵望前回夢裡期,
看花不語苦尋思。
露桃宮裡小腰肢。
眉眼細,鬢雲垂,
唯有多情宋玉知。
詩作者:韋莊
金似衣裳玉似身,
眼如秋水鬢如雲。
霞裙月帔一群群。
來洞口,望煙分,
劉阮不歸春日曛。
詩作者:程文海
玉漏遲遲高閣報。枝上梅花春又透。紅雲宮闕白雲山,人盡道。如君少。江北江南行處好。試聽陽春歌楚調。調鼎勳名都做了。人生七十古來稀,仁且壽。誰能到。有酒滿斟南極老。本。但本變有不少脫誤處,則用景元本校補。
詩作者:衛宗武
搭宅亭園雖不大。花木成陰難論價。豪端點綴有珠璣,竹一帶。梅一派。明月清風何用買。子子孫孫紆壽彩。家慶成圖和藹藹。更添三歲古來稀,酒滿斝。詩滿架。直到耆頤年未艾。
詩作者:韋莊
夢覺雲屏依舊空,杜鵑聲咽隔簾櫳,玉郎薄倖去無蹤。
一日日,恨重重,淚界蓮腮兩線紅。
詩作者:皇甫松
躑躅花開紅照水,
鷓鴣飛繞青山觜。
行人經歲始歸來,
千萬里,錯相倚。
懊惱天仙應有以。
詩作者:張先
水調數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送春春去幾時回,臨晚鏡。傷流景。往事後期空記剩沙上並禽池上暝。雲破月來花弄影。重重簾幕密遮燈,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
詩作者:馬子嚴
白玉為台金作盞。香是江梅名閬苑。年時把酒對君歌,歌不斷。杯無算。花月當樓人意滿。翹戴一枝蟬影亂。樂事且隨人意換。西樓回首月明中,花已綻。人何遠。可惜國香天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