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好
唐教坊曲名用作詞調名,此調為雙調,有40字、41字、42字、43字、48字等不同格體。這裡只列一體,40字,上片五句三平韻,下片四句兩平韻。據《碧雞漫志》、《羯鼓錄》云:「明王尤愛羯鼓玉笛,為八音之領袖。時春雨始晴,景色明麗。
詩作者:蔡伸
傷春晚,送春歸。步雲溪。綠葉同心雙小字,記曾題。樓外紅日平西。長亭路、煙草萋萋。雲雨不成新夢後,倚闌時。
詩作者:葛立方
禁煙卻釀新愁。正繫馬、清淮渡頭。後日清明催疊鼓,應在揚州。歸時元已臨流。要綺陌、芳郊恣游。三月羈懷當一洗,莫放觥籌。
詩作者:蔡伸
天如水,月如鉤。正新秋。月影參差人窈窕,小紅樓。如今往事悠悠。樓前水、腸斷東流。舊物忍看金約腕,玉搔頭。
詩作者:張元干
花恨雨,柳嫌風。客愁濃。坐久霜刀飛碎雪,一尊同。勞煩玉指春蔥。未放箸、金盤已空。更與個中尋尺素,兩情通。
詩作者:程垓
春猶淺,柳初芽。杏初花。楊柳杏花交影處,有人家。玉窗明暖烘霞。小屏上、水遠山斜。昨夜酒多春睡重,莫驚他。
詩作者:曾覿
心下事,不思量。自難忘。花底夢迴春漠漠,恨偏長。閒日多少韶光。雕闌靜、芳草池塘。風急落紅留不住,又斜陽。
詩作者:和凝
紗窗暖,畫屏閒,□雲□[1]。
睡起四肢無力,半春間。
玉指剪裁羅勝,金盤點綴酥山,
窺宋深心無限事,小眉彎。
詩作者:石孝友
淮水闊,楚山長。恨難量。不道愁離人獨夜,更天涼。佳節虛過重陽。更籬下、折盡疏黃。看取清溪三百曲,是迴腸。
詩作者:李之儀
霜壓曉,月收陰。斗寒深。看盡燭花金鴨冷,卷殘衾。卯酒從誰細酌,餘香無計重尋。空把夜來相見夢,寫文琴。
詩作者:和凝
頻葉軟,杏花明,畫船輕。
雙浴鴛鴦出綠汀,棹歌聲。
春水無風無浪,春天半雨半晴。
紅粉相隨南浦晚,幾含情。
詩作者:張元干
吳綾窄,藕絲重。一鉤紅。翠被眠時常要人暖,著懷中。六幅裙窣輕風。見人遮盡行蹤。正是踏青天氣好,憶弓弓。
詩作者:石孝友
人好遠,路能長。奈思量。更放晚來些小雨,做新涼。衰草低襯斜陽。斜陽外、水冷雲黃。借使有腸須斷盡,況無腸。
詩作者:曹勳
十年不見春光好,胡人馬齧長安草。
長安草盡人已空,宮館園林跡如掃。
東都西洛暗兵塵,晝引狐狸上黃道。
長淮水淺吳山低,戍邊時巡無已時。
無已時,萋萋草綠胡馬肥。
濠城短小不蔽眼,況復瑣屑游芳菲。
何當仗劍從神武,晴春甲馬爭光輝。
詩作者:蔡伸
鸞屏掩,翠衾香。小蘭房。回首當時雲雨夢,兩難忘。如今水遠山長。憑鱗翼、難敘衷腸。況是教人無可恨,一味思量。
詩作者:張元干
寒食近,踏青時。畫堂西。可是春來偏倦繡,乍生兒。香綿輕拂胭脂。加文褓、初試班衣。誚沒功夫存問我,且憐伊。
詩作者:曾覿
槐陰密,蔗漿寒。荔枝丹。珍重主人憐客意,薦雕盤。多情翠袖憑欄。晚妝罷、誰與共歡。簾卷玉鉤風細細,斂眉山。
詩作者:無名氏
冰肌玉骨精神。不風塵。昨夜窗前都折盡,忽疑君。清淚拂拂沾巾。誰相念、折贈芳春。羌管休吹別塞曲,有人聽。
詩作者:無名氏
看看臘盡春回。消息到、江南早梅。昨夜前村深雪裡,一朵花開。盈盈玉蕊如裁。更風細、清香暗來。空使行人腸欲斷,駐馬裴回。
詩作者:張掄
煙澹澹,雨濛濛。水溶溶。帖水落花飛不起,小橋東。翩翩怨蝶愁蜂。繞芳叢。戀餘紅。不恨無情橋下水,恨東風。
詩作者:丘崇
風雨驟,妒花黃。忽斜陽。急手打開君會否,是伊涼。深深密密傳觴。似差勝、落帽清狂。滿引休辭還醉倒,卻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