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女》
【詩註釋】
【註釋】:
儉梳妝:此處「儉」作「險」解;儉梳妝意為奇形怪狀的打扮。
【簡析】:
詩人以貧女的口氣自歎,實際上抒發詩人自己對世間趨時的庸俗、高尚反受冷落的感歎。結句「為他人作嫁衣裳」為後人廣泛引用。
------------------------------------------
這首詩,以語意雙關、含蘊豐富而為人傳誦。全篇都是一個未嫁貧女的獨白,傾訴她抑鬱惆悵的心情,而字裡行間卻流露出詩人懷才不遇、寄人籬下的感恨。
「蓬門未識綺羅香,擬托良媒益自傷。」主人公的獨白從姑娘們的家常──衣著談起,說自己生在蓬門陋戶,自幼粗衣布裳,從未有綾羅綢緞沾身。開口第一句,便令人感到這是一位純潔樸實的女子。因為貧窮,雖然早已是待嫁之年,卻總不見媒人前來問津。拋開女兒家的羞怯矜持請人去作媒吧,可是每生此念頭,便不由加倍地傷感。這又是為什麼呢?
從客觀上看:「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妝。」如今,人們競相追求時髦的奇裝異服,有誰來欣賞我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
就主觀而論:「敢將十指誇針巧,不把雙眉斗畫長。」我所自恃的是,憑一雙巧手針黹出眾,敢在人前誇口;決不迎合流俗,把兩條眉毛畫得長長的去同別人爭妍鬥麗。
這樣的世態人情,這樣的操守格調,調愈高,和愈寡。縱使良媒能托,亦知佳偶難覓埃
「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1個人的親事茫然無望,卻要每天每天壓線刺繡,不停息地為別人做出嫁的衣裳!月復一月,年復一年,一針針刺痛著自家傷痕纍纍的心靈-…
獨白到此戛然而止,女主人公憂鬱神傷的形象默然呈現在讀者的面前。
詩人刻畫貧女形象,既沒有憑借景物氣氛和居室陳設的襯托,也沒有進行相貌衣物和神態舉止的描摹,而是把她放在與社會環境的矛盾衝突中,通過獨白揭示她內心深處的苦痛。語言沒有典故,不用比擬,全是出自貧家女兒的又細膩又爽利、富有個性的口語,毫無遮掩地傾訴心底的衷曲。從家庭景況談到自己的親事,從社會風氣談到個人的志趣,有自傷自歎,也有自矜自持,如春蠶吐絲,作繭自縛,一縷縷,一層層,將自己愈纏愈緊,使自己愈陷愈深,最後終於突破抑鬱和窒息的重壓,呼出那「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的慨歎。這最後一呼,以其廣泛深刻的內涵,濃厚的生活哲理,使全詩蘊有更大的社會意義。
沈德潛說這首詩「語語為貧士寫照」(《唐詩別裁》卷十六),近人俞陛雲指出:「此篇語語皆貧女自傷,而實為貧士不遇者寫牢愁抑塞之懷。」(《詩境淺說》)沈、俞二氏都很重視本詩的比興意義,並且說出了詩的真諦。良媒不問蓬門之女,寄托著寒士出身貧賤、舉薦無人的苦悶哀怨;誇指巧而不鬥眉長,隱喻著寒士內美修能、超凡脫俗的孤高情調;「誰愛風流高格調」,儼然是封建文人獨清獨醒的寂寞口吻;「為他人作嫁衣裳」,則令人想到那些終年為上司捉刀獻策,自己卻久屈下僚的讀書人──或許就是詩人的自歎吧?詩情哀怨沉痛,反映了封建社會貧寒士人不為世用的憤懣和不平
(趙慶培
問唐朝 詩 《貧女》 作者是誰?
答唐朝 詩 貧女 作者是 秦韜玉。
問敢將十指誇針巧的下一句?
答敢將十指誇針巧,不把雙眉斗畫長。
問唐朝 詩詞 貧女 出處
答貧女 的出處:
唐詩三百首
姜葆夫、韋良成選注《常用古詩》
問秦韜玉 的 貧女 是什麼時候的詩詞?
答秦韜玉 的 《貧女》 是 唐朝 的詩。
問詩句 敢將十指誇針巧,不把雙眉斗畫長。 出自哪裡?
答敢將十指誇針巧,不把雙眉斗畫長。 出自 唐朝 的詩 《貧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