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宮春怨》
【詩註釋】
這首詩以一個「春色惱人眠不得」的花月良宵為背景,描寫一個被幽閉在深宮裡的少女的一連串動作和意態,運思深婉,刻畫入微,使讀得如臨其境,如見其人,並看到了她的曲折複雜的內心活動。
詩的首句「西宮夜靜百花香」,點明季節,點時時間,把讀者帶進了一個花氣襲人的春夜。這一句,就手法而言,它是為了反襯出詩中人的孤獨淒涼的處境;就內容而言,它與下文緊密銜接,由此引出了詩中人的矛盾心情和無限幽恨。作者的構思和用詞是極其精細的。這裡,不寫花的顏色,只寫花的香氣,因為一般說來,在夜色覆蓋下,令人陶醉的不是色而是香,更何況從下面一句看,詩中人此時在珠簾未卷的室內,觸發她的春怨的就只可能是隨風飄來的陣陣花香了。
照說,在百花開放的時節,在如此迷人的夜晚,作為一個正在好動、愛美年齡的少女,既然還沒有就寢,早該到院中去觀賞了,但她卻為什麼一直把自己關在室內呢?這可能是她並不知道戶外景色這般美好,更可能是有意逃避,為怕惱人的春色勾起自己心事,倒不如眼不見心不煩。可是,偏偏有花香透簾而入,使她又不能不動觀賞的念頭。詩的第二句「欲卷珠簾春恨長」,正是寫她動念後的內心活動。這時,她雖然無心出戶,倒也曾想把珠簾捲起遙望一番,但這裡只說「欲卷」,看來並沒有真的去捲。其實,捲簾不過舉手之勞,為什麼始而欲卷,終於不卷呢?本句內回答了這個問題。其原因為:不見春景,已是春恨綿綿,當然不必再去添加煩惱了。
但如此良宵,美景當前,悶坐在重簾之內,又會感到時間難熬,愁恨難遣。詩的第三句「斜抱雲和深見月」,就是詩中人決心不卷珠簾而又百無聊賴之餘的舉動和情態。看來,她是一位有音樂素養的少女,此時不禁拿起樂器,想以音樂打發時間、排遣愁恨;可是,欲彈輒止,並沒有真個去彈奏,只是把它斜抱在胸前,凝望著夜空獨自出神罷了。這一「斜抱雲和」的描寫,正如譚元春在《唐詩歸》中所說,「以態則至媚,以情則至苦」。可以與這句詩合參的有崔國輔的《古意》「下簾彈箜篌,不忍見秋月」以及李白的《玉階怨》「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這些詩句,所寫情事雖然各有不同,但都道出了幽囚在深宮中的怨女的極其微妙、也極其痛苦的心情。
月下,她凝望的是什麼,又望到了什麼呢?詩的末句「朦朧樹色隱昭陽」,就是她隔簾望見的景色。這一句,既是以景結情,又是景中見情。句中特別值得玩味的是點出了皇帝所在的昭陽宮。這與作者另一首《長信秋詞》的結尾「臥聽南宮清漏長」句中點出南宮的意義是相同的。它暗示詩中人所凝望的是皇帝的居處,而這正是她的怨情所指。但是,禁閉著大批宮人的西宮與昭陽殿之間隔著重重門戶,距離本來就很遙遠,更何況又在夜幕籠罩之中,詩中人所能望見的只是一片朦朦朧朧的樹影而已。這時透過一層、深入一步的寫法,寫詩中人想把怨情傾注向昭陽宮,而這個昭陽宮卻望都望不見,這就加倍說明了她的處境之可憐。
沈德潛《說詩晬語》說:「王龍標絕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陸時雍《詩鏡總論》也說:「王龍標七言絕句,自是唐人《騷》語,深情苦恨,襞幘重重,使人測之無端,玩之無荊」這首《西宮春怨》是當之無愧的。
(陳邦炎)
問唐朝 詩 《西宮春怨》 作者是誰?
答唐朝 詩 西宮春怨 作者是 王昌齡。
問斜抱雲和深見月的下一句?
答斜抱雲和深見月,朦朧樹色隱昭陽。
問唐朝 詩詞 西宮春怨 出處
答西宮春怨 的出處:
全唐詩:卷143_19
問王昌齡 的 西宮春怨 是什麼時候的詩詞?
答王昌齡 的 《西宮春怨》 是 唐朝 的詩。
問詩句 斜抱雲和深見月,朦朧樹色隱昭陽。 出自哪裡?
答斜抱雲和深見月,朦朧樹色隱昭陽。 出自 唐朝 的詩 《西宮春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