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此為別,何處還相遇。 - 《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唐朝 ‧ 韋應物

古詩詞查詢

查詢關鍵詞:

查詢範圍:    

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詩全文

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

韋應物

【詩原文】

淒淒去親愛,泛泛入煙霧。

歸棹洛陽人,殘鍾廣陵樹。

今朝此為別,何處還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祝

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賞析

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

【詩註釋】

【註釋】:

揚子:指揚子津,在長江北岸,近瓜州。校書:官名。唐代的校書郎,掌管校書籍。廣陵:今江蘇省揚州市。

【簡析】:

這首詩由送友啟程到舟行江上,聯想到世事的難測,寫得很有情致,也吐露了詩人被罷官以後的心情。

【註解】:

1、親愛:指好友。

2、殘鍾句:意渭回望廣陵,只聽得曉鐘的殘音傳自林間。

3、沿洄:指處境的順逆。

【韻譯】:

淒愴地離別了親愛的朋友,

船隻泛泛地駛入茫茫煙霧。

輕快地搖槳向著洛陽歸去,

曉鍾殘音還遠繞廣陵樹木。

今日在此我與你依依作別,

何時何地我們能再次相遇?

人情世事猶如波上的小船,

順流洄旋豈能由自己作主?

【評析】:

這是離別時寫給好友抒發離情的一首詩。開頭兩句寫別離之「初發」。三、四句

寫友人乘舟歸去。五、六句寫期望重逢。最後兩句以舟行不定,喻世事之順逆翻復,

難以自主。

全詩即景抒情,寓情於景。眼前景,意中情,口頭語,世間理,如水乳交融,似

蛛網交織,牽人心緒,動人心弦。

--引自"超純齋詩詞"bookbest.163.net翻譯、評析:劉建勳

SETTINGSAILONTHEYANGZI

TOSECRETARYYUAN

Wistful,awayfrommyfriendsandkin,

ThroughmistandfogIfloatandfloat

WiththesailthatbearsmetowardLoyang.

InYangzhoutreeslingerbell-notesofevening,

Markingthedayandtheplaceofourparting....

Whenshallwemeetagainandwhere?

...Destinyisaboatonthewaves,

Bornetoandfro,beyondourwill.

這首詩寫於韋應物離開廣陵(今江蘇揚州)回洛陽去的途中。元大(大是排行,其人名字已不可考)是他在廣陵的朋友,詩中用「親愛」相稱,可見彼此感情頗深。所以詩人在還能望見廣陵城外的樹和還能聽到寺廟鐘聲的時候,就想起要寫詩寄給元大了。

這首詩是以「歸棹洛陽人,殘鍾廣陵樹」十個字著名的。為什麼這十個字能膾炙人口呢?

詩人和元大分手,心情很悲傷。可是船終於開行了。船兒飄蕩在煙霧之中,他還不住回頭看著廣陵城,那城外的樹林變得愈來愈模糊難辨,這時候,忽又傳來在廣陵時聽慣了的寺廟鐘聲,一種不得不離開而又捨不得同朋友分離的矛盾心情,和響鐘的裊裊餘音、城外迷濛中的樹色交織在一起了。詩人沒有說動情的話,而是通過形象來抒情,並且讓形象的魅力感染了讀者。「殘鍾廣陵樹」這五個字,感情色彩是異常強烈的。

然而,假如我們追問一下:「殘鍾廣陵樹「五個字,只不過寫了遠樹和鐘聲,何以便產生這樣的感情效果?因為光看這五個字,不能肯定說表示了什麼感情,更不用說是愁情了。而它之能夠表現出這種特殊的感情,是和上文一路逼攏過來的詩情分不開的。這便是客觀的形象受到感情的色彩照射後產生的特殊效果。

試看開頭的「淒淒去親愛,泛泛入煙霧」,就已透出惜別好友之情。接以「歸棹洛陽人」(自己不能不走),再跌出「殘鍾廣陵樹」,這五個字便如晚霞受到夕陽的照射,特別染上一層離情別緒的特殊顏色。這就比許多難捨難分的徑情直述,還要耐人體味了。

下面,「今朝此為別」四句,一方面是申述朋友重逢的不易;一方面又是自開自解:世事本來就不能由個人作主,正如波浪中的船,要麼就給水帶走,要麼就在風裡打旋,是不由你停下來的。這樣,既是開解自己,又是安慰朋友。

表面平淡,內蘊深厚,韋應物就是擅長運用這種藝術手法。

(劉逸生)

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相關問答

唐朝 詩 《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 作者是誰?

唐朝 詩 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 作者是 韋應物

今朝此為別的下一句?

今朝此為別,何處還相遇。

唐朝 詩詞 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 出處

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 的出處:

唐詩三百首全唐詩:卷187_17

韋應物 的 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 是什麼時候的詩詞?

韋應物 的 《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 是 唐朝 的詩。

詩句 今朝此為別,何處還相遇。 出自哪裡?

今朝此為別,何處還相遇。 出自 唐朝 的詩 《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

唐朝 詩人 韋應物的詩
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是一首什麼詩
周公解夢
在線解夢
解夢大全
詩詞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