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當時、太守為誰,醉翁是也 - 《瑞鶴仙》宋朝 ‧ 黃庭堅

古詩詞查詢

查詢關鍵詞:

查詢範圍:    

瑞鶴仙詩全文

瑞鶴仙

黃庭堅

【詩原文】

環滁皆山也。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翁之樂也。得之心、寓之酒也。更野芳佳木,風高日出,景無窮也。游也。山餚野蔌,酒冽泉香,沸籌觥也。太守醉也。喧嘩眾賓歡也。況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太守樂其樂也。問當時、太守為誰,醉翁是也。

瑞鶴仙》賞析

瑞鶴仙

【詩註釋】

【註釋】:

這首詞用獨木橋體,隱括歐陽修散文名作《醉翁亭記》,同字協韻,唱歎有情,盡得原作之神韻。

「環滁皆山也。」起句全用《醉翁亭記》首句原文。滁即滁州(今安徽滁縣),歐陽修曾任滁州知州。

起筆寫出環滁皆山之空間境界,頗有一份在大自然懷抱之中的慰藉感,從而覆蓋全篇,定下基調。下一個「也」字,已露唱歎之情。「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用原作「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之句意。詞句更省淨,直指環山中之琅琊。蔚然,草木茂盛的樣子。更言深秀,倍加令人神往。「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三句,以便裝句法,移植原作中「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下泉上者,醉翁亭也」等句的句意直點出意境核心之所在,而語句更加省淨。「翁之樂也。」此一句拖筆,變上文之描寫而為抒情,詞情遂愈發搖曳生姿。這句是詞人統攝原意而自鑄新辭,筆力之巨,顯然可見。接下來「得之心、寓之酒也。」二句概括原作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原作文眼之句,而山谷卻寧捨此不用,可謂獨具慧眼。境由心生,故謂之得。酒為外緣,故謂之寓。此句較「醉翁之意不在酒」,更為內向,更為深刻。「更野芳佳木,風高日出,景無窮也。」此三句,囊括原作「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一節,於朝暮一節僅以日出二字點出,其餘略去,而著力寫四季。這是因為寫四季尤可開拓意境之時間深度,從而與上文環滁皆山的空間廣度相副,境界遂愈感闊大遙深,此類筆法,深得造境之理。只言景無窮,而樂無窮實已寓於其中,這又深得融情之法。詞人運思之自由靈活由此可見一斑。

過片,將原文「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躬腰的樣子,指老人)、提攜(須提攜而行者,指小兒),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一節,盡行打並在「游也」這兩字短韻的一聲唱歎之中,筆墨精煉絕倫。下邊著力寫太守與眾賓客之遊樂。「山餚野蔌,酒冽泉香,沸籌觥也。」籌,是用來行酒令、飲酒計數的簽子。此三句,移植原作中「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投壺)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的意境、句意泉香酒洌,系泉洌酒香,倒裝為的是增強語感之美。山餚泉酒之飲食,及此處略寫的非絲非竹之音樂,正是野趣、自然之趣的體現。極寫此趣,實透露出作者憤世之情。眾人之樂以至於沸,又正是眾人與太守同一情趣之證明。「沸」字添得有力,足見詞人文思之奇。人心既與自然相合,人際情趣亦復相投,所以「太守醉也。喧嘩眾賓歡也。」太守遭貶謫別有傷心懷抱,故返歸自然容易沉醉。眾人無此懷抱,故歡然而已。一醉一歡,下字自有輕重。此二句移植原作中「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幾句句意。下邊,「況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太守樂其樂也」三句,揉合「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及「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太守游宴,不用樂工歌妓彈唱侑酒,因有釀泉潺潺水聲助興。其所樂者何?眾人不知,但太守實以與民共樂為樂。

「問當時太守為誰,醉翁是也。」結句亦隱括原文結語:「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醉翁亭記》以雍容而平易之文情,表現了超越而深沉的哲思,即天人合一、與民同樂的樂觀精神。此詞隱括原文,盡得文之精神,故全篇處處能表現樂於自然、樂於同樂之情景。尤其上片云「翁之樂也。

得之心、寓之酒也」,下片云「太守醉也」,又云「太守樂其樂也」,反覆暗示寄意所在,處處都能於隱括之中不失其精神。

瑞鶴仙》相關問答

宋朝 詩 《瑞鶴仙》 作者是誰?

宋朝 詩 瑞鶴仙 作者是 黃庭堅

問當時、太守為誰的下一句?

問當時、太守為誰,醉翁是也

黃庭堅 的 瑞鶴仙 是什麼時候的詩詞?

黃庭堅 的 《瑞鶴仙》 是 宋朝 的詩。

詩句 問當時、太守為誰,醉翁是也 出自哪裡?

問當時、太守為誰,醉翁是也 出自 宋朝 的詩 《瑞鶴仙》。

宋朝 詩人 黃庭堅的詩
瑞鶴仙是一首什麼詩
周公解夢
在線解夢
解夢大全
詩詞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