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到不堪言處,分付東流 - 《風流子》宋朝 ‧ 張耒

古詩詞查詢

查詢關鍵詞:

查詢範圍:    

風流子詩全文

風流子

張耒

【詩原文】

木葉亭皋下,重陽近,又是搗衣秋。奈愁入庾腸,老侵潘鬢,謾簪黃菊,花也應羞。楚天晚,白蘋煙盡處,紅蓼水邊頭。芳草有情,夕陽無語,雁橫南浦,人倚西樓。玉容,知安否,香箋共錦字,兩處悠悠。空恨碧雲離合,青鳥沈福向風前懊惱,芳心一點,寸眉兩葉,禁甚閒愁。情到不堪言處,分付東流。

風流子》賞析

風流子

【詩註釋】

【註釋】:

此詞抒寫遊子思婦相思的情懷。《餐櫻廡詞話》評此詞云:「張之潛《風流子》:「芳草有情,夕陽無語,雁橫南浦,人倚西樓。」景語亦復尋常,惟用在過拍,即此頓住,便覺老發渾成。換頭:『玉容知安否?』融景入情,力量甚大。此等句有力量,非深於詞,不能知也『香箋』至『沉腐,微嫌近滑,幸『風前』四句,深婉入情,為之補救;而『芳心』、『翠眉』,又稍稍刷色。下云:『情到不堪言處,分付東流。』蓋至是不能用質語為結束矣」。

上片起首一句,點明地點、時令,流露出思鄉之意。「木葉」,即樹葉。「亭皋」,即水邊平地。「木葉」、「搗衣」和「重陽」連用,意謂每逢佳節倍思親,夫妻間兩地相思之情愈益濃厚。這是因為:重陽節是人們登高飲酒的日了,有親人在外,不免互相思念;「搗衣」,常用以表現妻子對遠方丈夫的思念,九月換季之時,家家準備寒衣,這時,「搗衣」更容易引起思婦對遊子痛苦的思念,遊子也容易由此聯想到妻子的恩愛。接下來四句,寫思家之苦。「庚腸」,化用庚信羈旅北地而不忘家國的典故,指思鄉的愁腸。

「潘鬢」,化用西晉文學家潘岳「三十有二,始見二毛」的典故,指中年鬢髮初白。此四句謂由於憂傷深重,鬢衰將不勝簪。上片結末七句,均以景寓情,抒寫離別相思之情。「白蘋」,「紅蓼」,都易使人想起離家之苦,故云「芳草有情」。「夕陽無語」,以擬人手法寫出了詞人對遊子思婦離別之苦的同情。「雁橫南浦」,因物興感,言雁屆時即歸,而人分離後卻不能歸去。「人倚西樓」,點出遊子登眺之處。

過片點明所思之人為「玉容」——思婦,揭示詞旨所在。「香箋」四句,寫遊子對閨中人的懷想。接下來四句,轉以想像之筆,設想妻子懷念遊子時的痛苦情狀,表達了遊子對妻子深摯的愛情和痛苦的思戀。

結尾兩句,以質語收束全篇,言相思至極,欲說還休;不是不想說,而是說了反而愈益愁苦,倒不如把此情交付給東流之水帶去為好。

縱觀全詞,可見「蘇門四學士」之一的張耒確乎以抒情見長。

風流子》相關問答

宋朝 詩 《風流子》 作者是誰?

宋朝 詩 風流子 作者是 張耒

情到不堪言處的下一句?

情到不堪言處,分付東流

張耒 的 風流子 是什麼時候的詩詞?

張耒 的 《風流子》 是 宋朝 的詩。

詩句 情到不堪言處,分付東流 出自哪裡?

情到不堪言處,分付東流 出自 宋朝 的詩 《風流子》。

宋朝 詩人 張耒的詩
風流子是一首什麼詩
周公解夢
在線解夢
解夢大全
詩詞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