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岳
江樓識面一跫然,語帶煙霞似欲仙。
山雨竟寒清夜約,好風吹落碧雲篇。
相逢客路思歸日,幾立梅花欲暮天。
有興話詩吾儻住,一蓑須辦雪溪船。
作者:徐大受
踏破深崖蒼石稜,八峰來謁簡庵清。
山花照座一兩點,雪狖叫雲三四聲。
詩帶煙霞藏舊刻,門開樓閣見經行。
平田淺草歸時路,風月依然度百城。
作者:陶夢桂
高高林木帶煙霞,短短茅簷寄水涯。
盡有清風疏種竹,苦無傾家蕩產地密栽花。
雲停栗裡淵明屋,月滿剡溪安道家。
會待子猷清興發,扁舟一葉看平沙。
作者:晁補之
小雅思深志不悲,反騷未與昔人違。
五車謾苦君何益,三徑都荒我未歸。
要過香壚雙履步,卻從彭蠡一帆飛。
它年笑向張公子,應帶煙霞滿客衣。
作者:陳三立
僻性稍疑木石親,得君添作眼中人。
披襟卻帶煙霞氣,選韻渾忘簿領身。
鄉縣醬油應染夢,湖堤梅蕾已含春。
偷閒射覆娛長夜,來去扁舟莫厭頻。
作者:張志道
山似游龍勢欲奔,山中有路透天閽。
峰巒常帶煙霞色,洞穴渾無斧鑿痕。
作者:張衡
陳君昨從江右歸,元龍豪氣如虹霓。
清晨訪敘契闊,手持錦軸徵余題。
遠山近山凡幾簇,三兩人家住溪曲。
酒旗扔曳朝日晴,漁舟來往煙波緣。
屬玉鵁鶄聚暖沙,疏籬老屋帶煙霞。
竹邊有客燒新筍,林下何人掃落花。
景趣無窮來宛轉,一抹嵐光見平遠。
斯圖精緻非尋常,妙筆原知歸北苑。
君家舊住橋子東,森森喬木含清風。
穎川世系年應遠,使節勳名孰興同。
君視黃金猶土苴,好畫如逢不論價。
何當乘興去相尋,索看新收古名畫。
作者:蘇軾
雄豪而妙苦而腴,只有琴聰與蜜殊。
錢塘僧思聰總角善琴,後捨琴而學詩,復棄詩而學道,其詩似皎然而加雄放。
安州僧仲殊詩敏捷立成,而工妙絕人遠甚。
殊辟榖,常啖蜜。
語帶煙霞從古少,李太白雲,他人之文,如山無煙霞,春無草木。
氣含蔬筍到公無。
謂無酸餡氣也。
香林乍喜聞薝卜,古井惟愁斷轆轤。
為報韓公莫輕許,從今島可是詩奴。
作者:劉過
逆溪隨水行,更上紫翠峰。
朱欄忽飛閣,映帶煙霞重。
作者:丘處機
王喬地,一曲甚清嘉。古道彎環連水石,垂楊**帶煙霞。桃李間桑麻。其中有,崇道兩三家。知命固窮皆淡薄,樂天清儉不奢華。隨分保生
作者:白玉蟾
滿室天香仙子家,一琴一劍一杯茶。
羽衣常帶煙霞色,不惹人間桃李花。
作者:解琬
主第簪裾出,王畿春照華。山亭一以眺,城闕帶煙霞。
橫堤列錦帳,傍浦駐香車。歡娛屬晦節,酩酊未還家。
第一百零六卷
作者:周必大
姚魏紛紛殆百家,天香一出自無譁。
傷多莫厭扶頭醉,貴少翻嫌滿眼花。
康樂舊聞宜水竹,翰林新調帶煙霞。
從渠草木呈新巧,終愧吾公正且葩。
作者:唐求
深山道者家,門戶帶煙霞。
綠綴沿巖草,紅飄落水花。
半庭栽小樹,一徑掃平沙。
往往溪邊坐,持竿到日斜。
作者:周蘭秀
三生石上指空彈,讀罷《楞嚴》靜裡觀。
塵土何堪埋玉樹,梨花小閣又春寒。
性帶煙霞秀可餐,蕉窗煮夢靜無喧。
只今韻魄翛然去,何必雙飛文采鴛。¤
作者:趙汝騰
東風未經無邊草,北苑先抽絕品芽。
六轡行山清霧潦,一槍入焙帶煙霞。
鳳呈奇羽名仙麓,龍護香泉供帝家。
萬碾玉塵飛動處,鬼猶勞矣閱人耶。
作者:白玉蟾
不著人間一點塵,滿堂儘是學仙人。
衣衫總帶煙霞色,杖屨相隨雲水身。
鐵笛橫吹滄海月,紙袍包盡洞天春。
而今會聚十方客,認看何人是洞賓。
作者:衛宗武
袖攜尺素書,遠從上清至。
胸涵龍虎象,語帶煙霞氣。
千古夔牙音,指下發其秘。
為鼓桃源行,桃源何處是。
作者:貫休
鶴骨鬆筋風貌殊,不言名姓絕榮枯。尋常藜杖九衢裡,
莫是商山一皓無。身帶煙霞游汗漫,藥兼神鬼在葫蘆。
只應張果支公輩,時復相逢醉海隅。
作者:呂聲之
夜宿溪頭十里村,數星漁火照離門。
雁山峭絕經行處,猶帶煙霞入夢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