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連環》
【詩原文】
暮簷涼保疑清風動竹,故人來邈。
漸夜久、閒引流螢,
弄微照素懷,暗呈纖白。
夢遠雙成,鳳笙杳、玉繩西落。
掩練[1]帷倦入,又惹舊愁,汗香闌角。
銀瓶恨沉斷索。
歎梧桐未秋,露井先覺。
抱素影、明月空閒,
早塵損丹青,楚山依約。
翠冷紅衰,怕驚起、西池魚躍。
記湘娥,絳綃暗解。褪花墜萼。
《解連環》
【詩註釋】
【註釋】:
注一:葛也。
詞人善於捕捉瞬間情感中的細微感受,將對戀人的愛憐抒發得淋漓盡致。吳文英早年在蘇州結識某女子。近世詞家據吳詞作過許多分析,推斷他在蘇州有一妾,後被遣去。但將他關於蘇州情事的詞串連比照,可以確認那位女子並非與他朝夕相處之妾,應為一位民間歌妓。他們的愛情以悲劇告終。吳文英對她的情感是真摯深厚的,他在詞作裡常以極隱諱的筆法抒寫無盡的哀怨。這首詞是詞人寓居蘇州的後期、在其戀愛悲劇發生之後作的。充分抒發出作者的一腔憂怨之情。
詞的起筆「暮簷涼北,點明環境和時間。暮色已沉,人在簷下,感到秋之涼意,一語即營造出寂寞淒涼的氛圍。清風吹動庭竹,使主人公產生故人來訪的幻覺。「疑」字將讀者帶入恍惚迷離的境界,有似夢非夢之感。此兩句用李益「開門復動竹,疑是故人來」(《竹窗聞風》)詩句,「故人」即所鍾情的那位女子。「邈」,渺遠之意;給人一種遙不可及的距離感。這些描寫表現的均為非現實的夢幻般的情境。「漸夜久」表現由暮入夜的過渡。「閒引流螢」乃用唐代詩人杜牧《秋夕》「輕羅小扇撲流螢」句意,寫出故人天真可愛的情態;藉著微弱的螢光,從她的「素懷」暗裡見到「纖白」。這幾句詞意較為模糊,作者有意以某些優美的細節片斷暗示幽會時留下的難忘印象。傳說西王母的侍女董雙成能吹雲和之笙,詞中的「雙成」即以仙子借指故人。雙成在夢中遠去,鳳笙之音漸漸消逝了。一切均是夢境,驚醒時已是「玉繩西落」。吳文英喜用生僻的典故,詞語十分難解。「玉繩」乃玉衡的北二星,玉衡為緯書中所指北斗七星的第五星,是斗柄的部分。玉繩西落標誌下半夜已過。這時主人公才由外室進到內室。放下布帷,欲進內室,卻又「倦入」,當是夢境歷歷觸動了對往事的回憶,故「又惹舊愁」。不能忘記,在庭欄的角落還留有故人的粉汗香氣。
對往事的思念,令詞人撫今追昔倍加傷痛。詞的過片以特殊的意象深刻地表達這種悲痛的情感。「銀瓶」是古時汲水用的器具。「銀瓶恨沉斷索」援用白居易《井底引銀瓶》詩「井底引銀瓶,銀瓶欲上絲繩絕」句意。汲水時絲繩意外地斷絕,白詩以此比喻「似妾今朝與君別」,言中道分離,遺恨無窮。他們戀愛悲劇的發生,似乎早在預料之中:「梧桐未秋,露井先覺」,飄零搖落的命運是注定的了。「抱素影、明月空閒」,即葉夢得《賀新郎》「寶扇重尋明月影,暗塵侵、上有乘鸞女」之意。團扇如月,扇面上繪有素女的小影,已積有灰塵。「抱」,持也;團扇曾經是她用來「閒引流螢」的,「明月空閒」意為它已閒著無人用了。這紀念物上以丹青繪的小影封塵已久,可是那秀眉卻依稀動人。
詞鋒至此陡然一轉。「翠冷紅衰」,一派衰落凋殘的景象。「西池」在吳文英關於蘇州情事的詞中多次出現,當為詞人寓所閶門外西園之內的池。在這凋殘衰謝的季節、清寂冷落的秋夜,怕有輕微的聲響驚起西池裡的睡魚,西池的魚躍又將攪擾靜寂的秋夜和人的思緒。因為主人公正因西池的落花回味起故人留下的一個銷魂印象:「記湘娥、絳綃暗解,褪花墜萼」。「湘娥」本為傳說中的湘妃。近世詞家考證,認為吳文英在蘇州所戀者原籍湖湘,所以「湘娥」或「湘女」皆借指蘇州故人。記得那次幽會時,她偷偷解下輕薄的絳色綃衣。詞的結尾頗具新意,幸福美好的形象用以作為悲傷之詞的結尾,同今昔的勞燕分飛恰恰形成鮮明對比,從而產生了迴環往復悲喜交集的藝術效果。
吳文英是屬於那種情感細膩豐富的人,最善於捕捉並表現瞬間的、形象鮮明的主觀感受。在他的作品中,許多意象具有纖細的主觀感受性質,又以晦澀的語句表現出來,其詞意往往縹渺朦朧,恰似唐代李商隱的《無題》詩。這首詞的整體使人如臨夢境,比如故人團扇撲螢,令人難辨是夢幻還是往事;銀瓶斷索、梧葉早墜,未知其人是離是亡。在詞的結構上雖也有時間關係的交代,但意群之間總有較大的跳躍或轉折,而且往往不甚連屬。如下闋的四個意群之間便缺乏應有的順序聯繫,結尾則似有詞意未盡之感。這正是夢窗詞結構奇幻的特點。理解夢窗詞較為困難,如果細續便會發現作者的表現方式是藝術化的,所表達的情感則是複雜、真摯和纏綿的。
問宋朝 詩 《解連環》 作者是誰?
答宋朝 詩 解連環 作者是 吳文英。
問弄微照素懷的下一句?
答弄微照素懷,暗呈纖白。
問吳文英 的 解連環 是什麼時候的詩詞?
答吳文英 的 《解連環》 是 宋朝 的詩。
問詩句 弄微照素懷,暗呈纖白。 出自哪裡?
答弄微照素懷,暗呈纖白。 出自 宋朝 的詩 《解連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