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逋
林嶺藹春暉,程程入翠微。
泉聲落坐石,花氣上行衣。
詩正情懷澹,禪高論語希
蕭閒水西寺,駐錫莫忘歸。
作者:張九成
擔板人多見一邊,聖心思慮甚周旋。
方知大禹同夫子,彼此觀之無間然。
作者:張九成
四者相資體亦成,體成須要得兼明。
當知禮樂非文具,乃是其間造化名。
作者:張九成
仁智從來不可分,動中機向靜中存。
自然形體難增損,不要猶添斧鑿痕。
作者:陳普
孝弟謹信泛愛眾,親仁猶未是全功。
聖賢成法事物理,都在詩書六藝中。
作者:張九成
仁體從來大似天,事之方見失於偏。
是何堯舜有為病,一或容心便不然。
作者:張九成
機緘固爾寓絃歌,不是知音不肯過。
夫子聞之方莞爾,未知言偃意如何。
作者:陳普
大學真儒恥小成,一源體用要流行。
當知萬物備於我,真自修身至治平。
作者:張九成
壯志如何便遽忘,故宜一旦問為邦。
行藏獨與吾夫子,不類當時狷與狂。
作者:張九成
只是人生少琢磨,厄於陳蔡尚絃歌。
道之興廢皆由命,雖愬如公奈命何。
作者:張九成
向也於公隔一重,尋思常在夢魂中。
如今已是心相識,爾自西行我自東。
作者:張九成
看來桀溺與長沮,固是其言太闊疏。
若論耰耡全不顧,這般風味亦難如。
作者:張九成
做人真個亦誠難,臨死猶將手足看。
今免一身非細事,一身之外更多端。
作者:張九成
如何夫子欲無言,此理疑其或未然。
若看陰陽運行處,方知與物自周旋。
作者:張九成
既能委曲存商後,又不區區愛此身。
以至為奴作洪範,仲尼稱謂有三仁。
作者:鄭獬
通州窮並大海涯,厥壤不毛坤德虧,
床下矍索穴蟛蜞。我初來居常吟悲,
見君顏采方伸眉。眸子清徹鬢垂頤,
中懷洞然無由歧。鐫鑱文字干有司,
古書細鈔指生胝。弟侄鳧雁行纍纍,
脫衣易粟飴其饑,慈祥孝友鄉里推。
前者天子親饗祠,黃紙赦書疾風馳。
掛羅山林網逸遺,守臣奉詔敢言遲。
外台使者爭薦之,野廬供餼禮所宜。
白袍大袖何紛披,來居太學森蘭芝。
世俗譏議喜瑕疵,蒼蠅往來工讒詞。
椎鑿璞玉生瘡痍,猛虎不如牆下狸,
聽者雖明豈無疑。紫薇群公文章師,
發以鉅策健筆隨。鋪紙吐論語亦奇,
綴名紙末何其卑。藻火為裳誠倒施,
赤驥不得黃金羈,編之下櫪耳羸垂。
令我包羞心郁伊,一舸東入長淮湄。
勿言顯發遂無期,青衫猶足慰妻兒。
海陵得君七字詩,重謝解謗稱相知。
我雖有言如鈍錐,說之不入何能為。
願子加餐善自持,高山峨峨寸土基。
前塗如壁不可窺,榮落窮通各有時。
作者:張九成
若欲言之固亦難,鬼神情狀苦無端。
要之行盡吾人事,彼此何嘗有兩般。
作者:張九成
白首窮經恨不知,書生辛苦竟何為。
一朝聞道無餘事,若較尋常死亦遲。
作者:王奕
吾祖河汾文中氏,受恩未報夫子靈。
末孫願言無忝爾,幸際天地還清寧。
奔波水陸數千里,袖香今得拜祖庭。
天欲使觀周禮在,時載巧值開上叮
北方學者曹博士,新膺上命來交承。
聖門不敢負所學,事事必欲行六經。
爾時己丑八月朔,大中門辟天微明。
左開毓粹右觀德,燈球燦爛交流星。
奎文閣下爇柴燎,柏林鳩鵲爭飛鳴。
金絲堂前班引出,笙鏞隱隱金石聲。
三氏諸孫列左右,皎潔宿鷺排圓停
各崇尊長例就位,深衣徵及江南生。
禮官三請詣磬所,朱扉咿{左口右軋}開中扃。
太常金樂交佚奏,秩秩籩豆環簪纓。
首從先聖告祝後,鄒兗次第彝樽傾。
卻詣齊國父母廟,泗沂分配隨重輕。
五賢推尊孔道者,俎豆亦得陳其誠。
春秋天下祀文廟,太常四丁惟魯行。
青衿白髮老學校,觀丁未有如斯榮。
儼然清都聽雅樂,耳目變換心神驚。
南門禮畢飲福胙,公堂交錯飛兕觴。
飲余獨立杏壇下,予懷縹緲欣慨並。
恭惟素王師萬世,道如日月行天晴。
幾年讀易坐甕牖,景仰闕里真篷瀛。
誰令溟渤化清淺,溫涼親得瞻儀形。
吁嗟麟踣鳳不至,青霄栩栩飛梁楹。
想當削跡伐木日,諾仕委曲隨人情。
不知無可無不可,與時潛躍無將迎。
君臣大義要不廢,豈應弦轍俱紛更。
匡圍宋害走列國,哀誄流祠垂千齡。
誰雲木壞文寢喪,墓林楷理猶縱橫。
文謨武烈悉斯燼,春秋無復陳嘗蒸。
皇王帝伯禪林休,尼山泗水常朝廷。
孔林黃屋已八至,功與泰山爭崢嶸。
惜載祥符天子幸,生晚不得隨公卿。
封疆萬里撤私町,冠佩此夕仰大成。
八表雲昏塵瞇目,仲孫宣子視獨瞠。
觀周反魯學益進,矇與瞍語聞驚霆。
兩生此日既見聖,中道未有傾蓋程。
簞瓢道不在房杜,深慚禮樂孤汾亭。
歸與玉斗授論語,願與諸子歌菁菁。
庶乎可以報罔極,蠢生未必終頑冥。
作者:張九成
豈是區區務相師,尋常一事不容欺。
及階及席方皆坐,猶告之曰某在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