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范成大
飄飄竹雨潤輕裘,嫋嫋松風系小舟。
安得從容興廢手,越人重上訾家洲。
作者:林石澗
年年因社到,海闊翅飛低。
故國傷新別,空梁憶舊棲。
暮簾疏竹雨,春岸落花泥。
紅線今何在,香愁滿繡閨。
作者:高啟
山房竹雨過,簾影靄春雲。
得與幽人會,何殊見此君。
作者:蘇轍
秋來東閣涼如水,客去山公醉似泥。
困臥北窗呼不起,風吹松竹雨淒淒。
作者:李彌遜
窈窕山房水樣清,定回燈影暗還明。
對床不見逃禪晉,竹雨聲中夢不成。
作者:方岳
竹雨梧風滿袖涼,踏槐仍逐眾人忙。
一觴共滴蟾蜍露,並遣五千書傳香。
作者:姚合
幽齋琴思靜,晚下紫宸朝。舊隱同溪遠,周行隔品遙。
深槐蟬唧唧,疏竹雨蕭蕭。不是相尋懶,煩君舉酒瓢。
作者:張耒
吾聞冤句民,盜若春竹雨。
異時用武吏,搏擊縱鷹隼。
洋洋劉太守,豈弟發素蘊。
凶年盜乃減,見謂君子敏。
先生衍詩書,循吏副憂軫。
庶幾從風靡,少緩束濕緊。
君家龐眉伯,學行我標準。
捧書見華髮,應為一笑聽。
作者:陳師道
青奴白牯靜相宜,老罷形骸不自持。
一枕西窗深閉合,臥聽叢竹雨來時。
作者:皎然
置亭隱城堞,事簡跡易幽。公性崇儉素,雅才非廣求。
傍簷竹雨清,拂案杉風秋。不移府中步,登茲如遠遊。
坐覺詩思高,俯知物役休。虛寂偶禪子,逍遙親道流。
更聞臨川作,下節安能酬。
作者:范成大
佳人無對甘幽獨。竹雨松風相澡裕山深翠袖自生寒,夜久玉肌元不粟。卻尋千樹煙江曲。道骨仙風終絕俗。絳裙縞袂各朝元,只有散仙名萼綠。
作者:呂渭老
秋齋多夢謁,舌本欲生煙。獨步一庭明月,雁字已橫天。作個生涯不遂,松竹雨荒三徑,卻憶五湖船。小阮貧尤甚,犢鼻掛長竿。白鷗汀,風共水,一生閒。橫琴唳鶴,要攜妻子老雲間。燈火熒熒深夜,高臥南窗折幾,杯到不留殘。莫遣江湖手,遮日向長安。
作者:邵雍
竹雨侵人氣自涼,南窗睡起望瀟湘。
茅簷滴瀝無休歇,卻憶當初宿夜航。
作者:黃庭堅
舫齋蒼竹雨聲中,一曲琵琶酒一鐘。
恰似潯陽江上聽,只無明月與丹楓。
作者:宋庠
閏去秋歸早,開軒灑病襟。
曉風凌羽扇,商氣襲瑤琴。
竹雨無情碧,荷煙底事深。
蕭蕭差可賞,只是恨年深。
作者:陸游
堂中虛窗雨氣入,堂前叢竹雨聲急;山童束縕走求火,屋漏惟愁打書濕。
秋風罷亞九千頃,此夕真成傾玉粒。
蹋歌作社約比鄰,一飽今年可平揖。
作者:蘇轍
轍幼從子瞻讀書,未嘗一日相捨。
既壯,將游宦四方,讀韋蘇州詩,至「安知風雨夜,復此對床眠」,惻然感之,乃相約早退為閒居之樂。
故子瞻始為鳳翔幕府,留詩為別曰:「夜雨何時聽蕭瑟。
」其後子瞻通守餘杭,復移守膠西,而轍滯留於淮陽、濟南,不見者七年。
熙寧十年二月,始復會於澶濮之間,相從來徐,留百餘日。
時宿於逍遙堂,追感前約,為二小詩記之。
逍遙堂後千尋木,長送中宵風雨聲。
誤喜對床尋舊約,不知漂泊在彭城。
秋來東閣涼如水,客去山公醉似泥。
困臥北窗呼不起,風吹松竹雨淒淒。
作者:黎廷瑞
虛籟起還休,輕絲斷復抽。
鬼啼湘竹雨,木落洞庭秋。
因子作浙操,令人悲楚囚。
蒼梧不可叫,杳杳暮雲愁。
作者:周彥暉
春華歸柳樹,俯景落蓂枝。置驛銅街右,開筵玉浦陲。
林煙含障密,竹雨帶珠危。興闌巾倒戴,山公下習池。
作者:楊維楨
蔡家肉譜繇司徒,西蜀蔓衍雲間居。
胡笳一洗怨女孤,世世解讀中郎書。
傳家五葉忠孝俱,郁蔥佳氣無時無。
有母有母徐卿徐,生兒滾滾麒麟駒。
檜巖老仙老不枯,巖前雙桂雲敷腴。
繡輿從以斑斕裾,或拜或立或步趨。
登堂好弄如群魚,中有一人美且都。
柏垣成陰返慈烏,平反一笑堂上娛。
春衫初試如舞雩,樵青漁童侍兩隅,坐中有客皆鴻儒。
晴簾花吹引香篆,午窗竹雨鳴茶爐。
不知人間有金屋,弱海之外為蓬壺。
只今諸孫稅襦,文采個個成於菟。
玉階清夢追爾祖,種德政與槐陰符。
太夫人在錫冠帔,曾玄滿眼紆青朱。
紆青朱,勝買丹青添畫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