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弼
忽地相逢便解顏,況兼終日看青山。
精神摘柳哦詩際,標度尋梅集句間。
春淡野橋孤艇遠,暮寒溪寺一鍾閒。
匆匆又作經旬別,兩處東風各閉關。
作者:王冕
六月一日天大熱,清風忽地過江來。
濕雲挾得梅梁起,半夜飛空作怒雷。
作者:楊萬里
飲酒無奇訣,且斟三四分。
初頭只嫌淺,忽地有餘春。
身外多少事,燈前子細論。
絕憐青女老,忍冷撒瓊塵。
作者:章謙亨
團圞小酌醺醺醉。廝捱著、沒人肯睡。呼盧直到五更頭,便鋪了妝台梳洗。庭前鼓吹喧人耳。驀忽地、又添一歲。休嫌不足少年時,有多少、老如我底。
作者:辛棄疾
淑景斗清明。和風拂面輕。小杯盤、同集郊坰。著個簥兒不肯上,須索要、大家行。行步漸輕盈。行行笑語頻。鳳鞋兒、微褪些根。忽地倚人陪笑道,真個是、腳兒疼。
作者:釋宗杲
這尊慈,無措索,
忽地喜,忽地惡。
喜也,和氣和春百華開萼,
怒也,雷電風雲一時俱作。
似恁麼做處,若非阿修羅王,
即是金仟大覺。唐道人,
賢收卻。逢人不用展開,
捲來送在壁角。
作者:釋了惠
沒艱駿處立難難,難透村婆者一關。
忽地假雞啼午夜,馬蹄踏月過長安。
作者:周密
竹窈花深連別墅。曲曲迴廊,小小閒庭宇。忽地香來無覓處。杖藜閒趁遊蜂去。老桂懸秋森玉樹。澗底孤芳,苒苒吹詩句。一掬幽情知幾許。鉤簾半畝籐花雨。
作者:辛棄疾
漠漠輕□撥不開。江南細雨熟黃梅。有情無意東邊日,已怒重驚忽地雷。雲柱礎,水樓台。羅衣費盡博山灰。當時一識和羹味,便道為霖消息來。
作者:余觀復
步繞蒼苔自詠詩,吟情惟有澗泉知。
山猿忽地來偷果,攀斷庭前烏桕枝。
作者:喬吉
瑣窗風雨古今情,
夢繞雲山十二層,
香銷燭暗人初定。
酒醒時愁未醒,
三般兒挨不到天明。
劃地羅幃靜,
森地鴛被冷,
忽地心疼。
作者:釋正覺
舌頭肉一臠,口唇皮兩片。
有時說道談禪,忽地轟雷掣電。
萬機影銷,一色功轉。
本來無物鏡非台,胡漢不痕何所見。
作者:王實甫
自別後遙山隱隱,更那堪遠水粼粼,
見楊柳飛綿滾滾,對桃花醉臉醺醺,
透內閣香風陣陣,掩重門暮雨紛紛。
怕黃昏忽地又黃昏,不銷魂怎能不銷魂,
新啼痕壓舊啼痕,斷腸人憶斷腸人。
今春,香肌瘦幾分,摟帶寬三寸。
作者:徐慥
瀫波亭下晚維舟,縹緲煙屏翠欲流。
忽地驚雷過溪面,連天吹雪下山頭。
汀洲瑟縮藏鷗鷺,涯涘瀰漫失馬牛。
自笑勞生日蒼鬢,不知來往竟何求。
作者:釋如淨
自家鼻孔自家穿,自家繩索自家牽。
自家忽地都忘卻,一笛清風送楚天。
作者:徐鉉
夾岸朱欄柳映樓,綠波平幔帶花流。
歌聲不出長條密,忽地風回見彩舟。
作者:王冕
夢迴詩思不可遏,赤腳溪頭夜踏冰。
忽地風來明月動,綵鸞飛出碧雲層。
作者:楊皇后
忽地君王喜氣濃,鞦韆高掛百花業。
阿誰能逞翻飛態,便得稱雄女隊中。
作者:釋如淨
半年喫飯坐鞔峰,鎖斷煙雲千萬重。
忽地一聲轟霹靂,帝鄉春色杏花紅。
作者:陶望齡
青口龍子為龍時,陽精洞丘谷。
神行物無礙,摧山如剖竹。
青口當其塗,長巒勢奔蹙。
砉若萬羽林,分行避黃屋。
祇今苔蘚壁,即是群山腹。
天空墮石罅,雷與斫雲足。
鬼斧一以劖,神鞭驅不續。
躑躅花其巔,聊舒游者目。
第五洩白蜺飲晴壑,一飲萬人鼓。
腥風噴涎沫,下有神龍府。
傾崖與回薄,獷石佐虓怒。
十里骨立山,洗濯無撮土。
遙源杳何處,落地名第五。
客來泉亦喜,舞作千溪雨。
赤腳立雨中,衣沾翳崖樹。
廿年成始至,重遊在何許。
憑君鐵錐書,一破蒼苔古。
白龍井招提萬山裡,門與蒼崖對。
嘗聞白龍井,窈出清溪外。
沿洄未覺遠,忽抵前山背。
半壁仙屋深,回峰洞門礙。
奇巒互傾仄,飛溜各形態。
崖松老將化,石筍看來大。
磐谷戴土耕,寒苗接流溉。
蹊幽生晚畏,逕轉添新愛。
已謂人境窮,驀與村翁會。
息肩支短策,洗足坐鳴瀨。
但見玄發垂,安能辨年輩。
因知雲霧間,神仙宛焉在。
第一洩宋景濂記云:「諸洩惟第四級不可至,或以絺圍腰
,系巨筏俯而瞰其取道,蓋從巔上下耳。
」僧言山下有細路,緣崖可上,則四洩皆可至也。
時方雨,險滑不可置足,褰裳從之。
從者多諫,罷歸寺。
詰朝,步上響鐵嶺,從山腰得斜徑,攀挽而行,臨其巔望
之,四瀑皆宛宛可見。
夫匡廬、雁蕩一級水耳,猶得名,況五洩耶!山雨無崇朝
,青苔助巖險。
四洩安可求,山僧只指點。
興來身命微,危磴幾欲犯。
童僕進苦規,同游亦譏貶。
慮深膽易懾,計阻心竟歉。
勝事忽若吞,清眠夢如魘。
辰餐動歸策,臨瞰勢已儼。
蘿葛疲攀緣,荊榛費誅斬。
跖石愁足跌,蹲泥任衣染。
下望五白龍,遙遙競騰閃。
紫閬一瀑懸百仞,五瀑方到地。
每緣嵐霧開,略想峰頭翠。
即此料泉源,應從白雲墜。
攀籐漸躋陟,屢息始能詣。
誰謂孤峭中,忽有桃源事。
雞犬散村落,竹木成位置。
連疇溪女桑,卓午樵人市。
向來五瀑布,平流若溝隧。
十里方下山,人家在天際。
玉京洞靈洞積陰晦,火烈不得揚。
一炬才照身,有似秋螢光。
神幽意多危,群客悄不狂。
相牽隧道窮,砑爾開堂皇。
石髓結還滴,蝙蝠鳴且翔。
布席通穴口,投身引其吭。
要當蛇蚓行,恐逼蛟龍藏。
勇夫三四人,老僧啟前行。
還言所歷殊,一一仙人房。
其下流清泉,其上安橋樑。
蹊嶺突高下,尻背時低昂。
火燭黯欲盡,窔奧安可量。
嘗聞長老說,有衲來何方。
折松為明燈,腰包裹餱糧。
持咒禁妖怪,表塗留秕糠。
猛志忽地險,深探遍靈鄉。
頂上搖櫓聲,依稀是錢塘。
與君凡境居,安知仙路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