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牥
不染東籬一樣黃,枝頭瑣細白而香。
勞將茉莉相題品,未必蓮花似六郎。
作者:洪咨夔
秋光深處送春來,青葉扶疏數點梅。
料是知君新釀熟,攙先九月菊花開。
作者:楊萬里
舊說黃楊厄閏年,今年並厄菊花天。
但挼青蕊浮新酒,何必黃金鑄小錢。
半醉嚼香霜月底,一枝卻老鬢絲邊。
阿誰會得開遲意,暗展重陽十月前。
作者:舒岳祥
昔人十月菊,已恨光景衰。
今茲十月菊,瘦蕊未覺遲。
兩年無官歷,弦望占盈虧。
人言閏在子,節候固應違。
此物秉堅正,未怕風霜欺。
寧同此身槁,不與清香離。
香性自流傳,更過梅花枝。
作者:潘牥
香名不枉入騷壇,最愛霜枝傲歲寒。
切莫逢人歎遲暮,何曾委地有彫殘。
人如靖節文壇堪,世欠靈均少得餐。
矣吾衰閉門坐登,籬邊自折一枝看。
作者:張鎡
幽芳何事獨開遲,寂寞寒金照短籬。
老子樽罍方欠此,春風景物最相宜。
要隨得暖南枝發,肯趁登高九日悲。
翻笑陶家門外柳,夜深零落舞腰肢。
作者:梅堯臣
黃蜂得晴日,不道菊開希
向蕊晚寒起,落叢無力飛。
輕輕難自舉,怗怗一何微。
莫問巢房處,斜陽奈欲歸。
作者:楊公遠
西風轉北又旬餘,才見黃花粲短籬。
底事不開重九日,何心卻趁小春時。
芳傳栗裡陶潛逕,香入離騷屈子辭。
不肯趨時真隱逸,豈教塵世俗人知。
作者:吳潛
江南九月菊花香,獵子牽黃與臂蒼。
歲幸豐登連楚越,地非磽薄比渠涼。
雨收甘澤歸三印,雷斂神功入五箱。
作解工夫都了畢,不須赤子更回皇。
作者:方回
九日侵尋蠟口徂,金鈿尚可泛屠蘇。
鑿冰池畔枝尤勁,栽竹林邊蕊不枯。
同味遲生新枸杞,齊名久謝舊茱萸。
土龍棄我登高侶,端肯趨時媚我無。
作者:黃榦
鵜鴃才鳴歇眾芳,忽看佳菊變秋光。
江頭雨漲梅同游,隴上風情麥正黃。
莫等重陽拚一醉,不愁長夏日微涼。
籬根休遣兒曹見,又說犁花捧壽觴。
作者:家鉉翁
九月菊偏與秋霜宜,六月不受炎暑欺。
秋霜似同君子操,歲寒相遇長相好。
暑不與貞士謀,楊燥怒煌如相仇。
要之二菊所遭有難易,夏居其難秋若居其易。
君不見當年秦焰焦中州,儒壇處處同荒丘。
獨余商山老人在,高臥林泉節不改。
平生不識咸陽門,晚隨幣聘來漢京。
欲興詩書談王道,再使風俗還歸治古淳。
我評此花似此老,傲暑凌寒無不可。
種之階庭今幾年,我自識花花識我。
粵從夏五開敷到殘秋,更與黃花為輩儔。
嗟哉黃花非輩儔,老行難逐少年游。
此菊當為菊中第一流。
作者:宋自遜
東籬千古屬重陽,此本偏宜夏日長。
會得淵明高臥意,故來同占北窗涼。
作者:廣宣
可訝東籬菊,能知節候芳。細枝青玉潤,繁蕊碎金香。
爽氣浮朝露,濃姿帶夜霜。泛杯傳壽酒,應共樂時康。
作者:張嵲
浙河十月菊猶斑,客御貂裘未覺寒。
遲暮更知為客惡,羈窮猶自借書看。
朔風幾夜驅鴻雁,苦雨驚時損蕙蘭。
安得雀離三百尺,一超紆譎破憂端。
作者:范成大
疇昔金門看選賢,一星終矣半英躔。
誰憐蠻府清池句,不著南山捷徑鞭。
作者七人茅瘴地,肅霜九月菊殘天。
浮生聚散如風雨,同倚東樓豈偶然。
作者:林表民
掩卷聽蟬韻,憑欄樓雁行。
井風梧葉雨,籬月菊花霜。
又見秋將老,那堪夜更長。
愁吟無語共,殘灺落書床。
作者:潘牥
先生嗜菊菊中仙,不把東籬博秫田。
九日於中誰不愛,勤餐何可得延年。
作者:黎道華
道人移菊到山家,細裊薰風帶露華。
便有淵明籬下趣,誰人看眼看荷花。
作者:陳與義
蕭蕭十月菊,耿耿照白草。
開窗逢一笑,未覺徐娘老。
風霜要飽更,獨立晚更好。
韓公真躁人,顧用擾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