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姚旅
托意聊西嶺,嵐陰過水濃。
煙能添晚翠,霞亦勝朝容。
客散樓頭月,人間野水鐘。
於茲遠塵侶,倦鳥每相從。
作者:錢起
君不見聖主旰食憂元元,秋風苦雨暗九門。
鳳凰池裡沸泉騰,蒼龍闕下生雲根。陰精離畢太淹度,
倦鳥將歸不知樹。愁陰慘淡時殷雷,生靈墊溺若寒灰。
公卿紅粒爨丹桂,黔首白骨封青苔。貂裘玉食張公子,
炰炙熏天戟門裡。且如歌笑日揮金。應笑禹湯能罪己。
鶴鳴蛙躍正及時,豹隱蘭凋亦可悲。焉得太阿決屏翳,
還令率土見朝曦。
作者:陳宗遠
簷樂無風靜自鳴,開窗亦復使眸醒。
投林倦鳥低翻翼,觸紙癡蠅細有聲。
籬外半懸紅子落,牆間少見綠莎明。
陽生陰後春來近,準擬新詩為發萌。
作者:毛澤東
晚靄峰間起,
歸人江上行。
雲流千里遠,(以上蕭瑜)
人對一帆輕。
落日荒林暗,(以上毛澤東)
寒鍾古寺生。
深林歸倦鳥,(以上蕭瑜)
高閣倚佳人。(毛澤東)
作者:吳宗慈
小別匡君十二年,天涯倦鳥偶飛還。
峰巒識我迎微笑,泉石依人作舊妍。
故老倩誰尋往躅,新材待訪續前編。
從來無限滄桑事,都付山僧一枕眠。
作者:蘇軾
早知臭腐即神奇,海北天南總是歸。
九萬里風安稅駕,雲鵬今悔不卑飛。
可憐倦鳥不知時,空羨騎鯨得所歸。
玉局西南天一角,萬人沙苑看孤飛。
作者:邊元鼎
落日行人斷,深秋暝雨殘。
一聲煙樹外,千里暮山寒。
倦鳥方知止,哀猿冷未安。
蕭蕭風葉下,時有野僧還。
作者:趙蕃
殘風落日蟬亂鳴,細履小園欣晚晴。
投林倦鳥分螟色,滿地落葉無秋聲。
衛尉一錢曾不直,阮郎幾屐畢此生。
三十六中第一策,脫卻世故甘傭耕。
作者:趙希逢
一帶江流接太虛,危樓特地幻荒蕪。
移來瀛丈三山勝,畫出瀟湘八景圖。
何處歸帆隨倦鳥,滿汀落日照晴鳧。
須臾得月添佳致,萬頃寒冰浸玉壺。
作者:王之道
獨坐虛堂寂,煙銷瓦博山。
出遊魚自樂,飛倦鳥知還。
花氣清風遠,槐陰白晝閒。
逍遙入詩思,落筆笑談間。
作者:宋祁
綠楊枝外斗闌干,出客雞鳴過近關。
豈有車徒休汝上,暫同鄰里到方山。
離魂正對春波苦,羈思猶隨倦鳥還。
多謝滄浪送征棹,更沾餘沫洗衰顏。
作者:唐時升
垂楊頻臥頻起,落果乍浮乍沉。
游魚攪翻竹影,倦鳥投入籐陰。
作者:王安石
出寫清淺景,歸穿蒼翠陰。
平頭均楚制,長耳嗣吳吟。
暮嶺已佳色,寒泉仍好音。
誰同此真意,倦鳥亦幽尋。
作者:吳潛
了卻兒癡外。撰園林、亭台館榭,謾當吾世。紅楯朱橋相映帶,人在百花叢裡。更依約、垂楊襯水。檜柏芙蓉橙桂菊,也還須、收拾秋冬意。閒坐久,忽驚起。繁華寂寞千年地。便淵明、桃源記在,幾人知此。雙手上還銀菟印,趁得東風行李。看鄮嶺、鄞江澄霽。從此歸歟無一欠,但君恩、天大難酬耳。嗟倦鳥,投林志。
作者:寇准
南冠亭外淡江天,久客登臨更浩然。
遠浦秋深翻白浪,孤山日暮起蒼煙。
已嗟異國逢衰節,況復西風聽亂蟬。
倦鳥知還雖有意,故林無奈隔秦川。
作者:張天翼
迢迢何處覓仙關,翠竹蒼崖夕照間。
倦鳥依依穿石磴,落花歷歷點苔斑。
春殘幾負悄霄約,首白寧辭絕壁攀。
乘興相攜遙躡屐,一樽聊與賦青山。
作者:李流謙
已成倦鳥不知還,碌碌無奇合抱關。
五斗未供雞鶩飽,一身長占簿書間。
何妨使我留東閣,久自從公仰泰山。
佳句傳來渾捨喜,亟將病目洗斕斑。
作者:麻革
泉石經行久,林丘弭望間。
溪鳴風蕩水,谷暗雨含山。
淡淡輕鷗沒,飛飛倦鳥還。
世緣良自苦,空羨野雲閒。
作者:宋庠
暝色蔽孤齋,空軒向夕開。
花低應露下,月暗覺雲來。
燭牖輕蛾聚,風枝倦鳥猜。
無言聊隱幾,萬境一靈台。
作者:李紳
水寬山遠煙嵐迥,柳岸縈迴在碧流。
清晝不風鳧雁少,卻疑初夢鏡湖秋。
丹橘村邊獨火微,碧流明處雁初飛。
蕭條落葉垂楊岸,隔水寥寥聞搗衣。
逐波雲影參差遠,背日嵐光隱見深。
猶似望中連海樹,月生湖上是山陰。
舊山認得煙嵐近,湖水平鋪碧岫間。
喜見雲泉還悵望,自慚山叟不歸山。
翠崖幽谷分明處,倦鳥歸雲在眼前。
惆悵白頭為四老,遠隨塵土去伊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