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堯佐
巖巖一峰千萬尋,微茫樓閣寒雲深。
巡州佐吏倚欄久,泠泠天籟清塵心。
作者:張耒
蘇子詩如刃發硎,十章入耳韻泠泠。
文章三昧無多子,只守君家舊典刑。
作者:陸機
扶桑升朝暉。照此高台端。
高台多妖麗。濬房出清顏。
淑貌耀皎日。惠心清且閒。
美目揚玉澤。蛾眉象翠翰。
鮮膚一何潤。秀色若可餐。
窈窕多容儀。婉媚巧笑言。
暮春春服成。粲粲綺與紈。
金雀垂藻翹。瓊佩結瑤璠。
方駕揚清塵。濯足洛水瀾。
藹藹風雲會。佳人一何繁。
南崖充羅幕。北渚盈軿軒。
清川含藻景。高岸被華丹。
馥馥芳袖揮。泠泠纖指彈。
悲歌吐清響。雅舞播幽蘭。
丹唇含九秋。妍跡陵七盤。
赴曲迅驚鴻。蹈節如集鸞。
綺態隨顏變。沈姿無定源。
俯仰紛阿那。顧步鹹可歡。
遺芳結飛飆。浮景映清湍。
冶容不足詠。春遊良可歎。
作者:竇庠
青瑣晝無塵,碧梧陰似水。高張朱絃琴,靜舉白玉指。
洞簫又奏繁,寒磬一聲起。鶴警風露中,泉飛雪雲裡。
泠泠分雅鄭,析析諧宮徵。座客無俗心,巢禽亦傾耳。
衛國知有人,齊竽偶相齒。有時趨絳紗,盡日隨朱履。
那令雜繁手,出假求焦尾。幾載遺正音,今朝自君始。
作者:馮延巳
芳草滿園花滿目,
簾外微微,細雨籠庭竹。
楊柳千條珠□□,
碧池波縐鴛鴦裕
窈窕人家顏似玉,
絃管泠泠,齊奏雲和曲。
公子歡筵猶未足,
斜陽不用相催促。
作者:陸游
水精盞映碧琳腴,月下泠泠看似無。
此酒定從何處得,判知不是文君壚。
作者:胡奎
我有紫霞想,夢遊匡廬峰。
仙人凌絕頂,手掉金芙蓉。
亭亭九天上,疊嶂崩騰湧波浪。
五色雲中白鹿鳴,三更海底金雞唱。
懸崖瀑布從天來,疋練倒界青天開。
高人自是陸修靜,邀我石磴行莓苔。
九江秀色可攬結,欲跨長鯨捉明月。
望斷蓬萊青鳥書,琪花落盡無人折。
飛身上挹香爐煙,坐臥九疊屏風前。
翻然拜手招五老,一笑彷彿三千年。
松風泠泠吹夢覺,鶴背高寒露華落。
早知此境隔塵凡,只合棲神向丘壑。
何人寫此江上山,雲山與我心俱閒。
明當會碾飆輪去,長謝時人竟不還。
作者:張元凱
十里長松入杳冥,殿前功德水泠泠。
氣因定鼎千林紫,山托傳燈萬古青。
群鹿避人過隧道,寒花迎客媚空庭。
草堂蕙帳今余幾,笑誦楣間舊勒銘。
作者:賈島
作尉長安始三日,忽思牛渚夢天台。楚山遠色獨歸去,
灞水空流相送回。霜覆鶴身松子落,月分螢影石房開。
白雲多處應頻到,寒澗泠泠漱古苔。
作者:蒲壽宬
楚山亦瘴癘,湘水多幽靈。
高飆雷電激,盡日霰雪零。
滌去熱惱腸,清風自泠泠。
作者:呂溫
月峰禪室掩,幽磬靜昏氛。思入空門妙,聲從覺路聞。
泠泠滿虛壑,杳杳出寒雲。天籟疑難辨,霜鍾誰可分。
偶來游法界,便欲謝人群。竟夕聽真響,塵心自解紛。
作者:梅堯臣
知君棄官後,江上尋名山。
心既慣世內,跡欲還人間。
昭亭忽來過,覽古興長歎。
野寺拂塵壁,丹陽已斕斒。
殿角虛寶鐸,微風聲珊珊。
遺像與筆跡,始得觀裴顏。
淺井何泠泠,前溪何潺潺。
幽幽隨猿鳥,渾渾忘區寰。
裂裳不為媿,餌芝不為難。
坐對寒雨中,松上孤鶴還。
作者:錢時
山花榮,山禽鳴,
綠楊碧澗聲泠泠。此時山翁尋故人,
筍輿伊軋兮度密穿青,且行且止兮草軟沙平。
溪雲山雨相送迎,衝口而出我詩成。
作者:汪元量
北師有嚴程,挽我投燕京。
挾此萬卷書,明發萬里行。
出門隔山嶽,未知死與生。
三宮錦帆張,粉陣吹鸞笙。
遺氓拜路傍,號哭皆失聲。
吳山何青青,吳水何泠泠。
山水豈有極,天地終無情。
回首叫重華,蒼梧雲正橫。
作者:曹勳
鴛瓦霜濃,獸爐煙冷,瑣窗漸明。芙蓉紅暈減,疏篁曉風清。睡覺猶眠,怯新寒,仍宿酒,尚有餘酲。擁閒衾。先記早梅糝糝,流水泠泠。須記歲月堪驚。最難管、蒼華滿鏡生。心地常自樂,誰能問枯榮。一味情塵、揩摩盡,人間世,更沒虧成。惟蕭散,眠食外,且樂昇平。
作者:孔武仲
蔚蔚山間松,泠泠山下泉。
相遇復一時,小別已三年。
松色愈深翠,泉意自潺湲。
惟余不如昔,正憂世事煎。
安得散萬慮,卷收歸自然。
童顏替貌,綠發換圓顛。
因召杏壇叟,去拍洪崖肩。
作者:羅與之
泠泠澗底泉,破碎山根翠。
似欲留佳客,曲折二十四。
我行無定止,蠟屐信所詣。
偶來倏捨去,乘興聊復爾。
作者:施梓人
暇日肩輿上翠微,煙光巒氣濕人衣。
桃花片片隨流去,巖漏泠泠作雨飛。
丹井稚川成藥處,雙峰滕子讀書基。
觀音閣上清風爽,擬我諸公吟未歸。
作者:張炎
倚危樓、一笛翠屏空,萬里見天心。度野光清峭,晴峰湧日,冷石生雲。簾卷小亭虛院,無地不花陰。徑曲知何處,春水泠泠。嘯傲柴桑影裡,且怡顏莫問,誰古誰今。任燕留鷗住,聊復慰幽情。愛吾廬、點塵難到,好林泉、都付與閒人。還知否,元來卜隱,不在山深。
作者:杜甫
天雨蕭蕭滯茅屋,空山無以慰幽獨。銳頭將軍來何遲,
令我心中苦不足。數看黃霧亂玄雲,時聽嚴風折喬木。
泉源泠泠雜猿狖,泥濘漠漠饑鴻鵠。歲暮窮陰耿未已,
人生會面難再得。憶爾腰下鐵絲箭,射殺林中雪色鹿。
前者坐皮因問毛,知子歷險人馬勞。異獸如飛星宿落,
應弦不礙蒼山高。安得突騎只五千,崒然眉骨皆爾曹。
走平亂世相催促,一豁明主正郁陶。憶昔范增碎玉鬥,
未使吳兵著白袍。昏昏閶闔閉氛祲,十月荊南雷怒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