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景熙
近交紙薄雲翻手,舊夢冠空雪滿顛。
卻憶畫船曾聽處,夕陽高柳斷橋邊。
作者:趙汝迕
林宮暑處薄,短簟逸人眠。
樹擊來時馬,風稱聽處蟬。
藥童清入畫,道士默如禪。
忽憶山中雪,瘦梅逋老阡。
作者:張九成
善勝不於常勝得,無方始向有方求。
故知欲使人無訟,莫使情於聽處留。
作者:陳維崧
誰家搖步障,明月夜,賞花天。
正壁帶紅稠,簾衣綠縐,夾路釵鈿。
從前,也曾聽處,漸如塵似夢記難全。
遮莫延秋門裡,不然道政坊邊。
銅仙,有淚瀉如鉛。
攬鏡惱華顛。
詎飄零江海,重歸故國,再上珠筵。
龜年,莫停歌拍,怕舉頭皓魄不常圓。
正月新蒲細柳,滿場橫竹哀弦。
作者:高啟
誰識能歌舊散聲,愁中聽處尚分明。
玲瓏酒罷休催去,月落江潮尚未平。
作者:劉將孫
雨蕭蕭、春寒欲暮。杜鵑聲轉□□。東風與汝何恩怨,強管人間去祝行且去。漫憔悴十年,愁得身成樹。青青故宇。看浩蕩靈修,徘徊落日,不樂復何故。曾聽處。少日京華行路。青燈夢斷無語。風林颯颯雞聲亂,搖落壯心如土。今又古。任啼到天明,清血流紅雨。人生幾許。且贏得劉郎,看花眼慣,懶復賦前度。
作者:柳永
寶髻瑤簪。嚴妝巧,天然綠媚紅深。綺羅叢裡,獨呈謳吟
。一曲陽春定價,何啻值
千金。傾聽處,王孫帝子,鶴蓋成陰。
凝態掩霞襟。動象板聲聲,怨思難任。嘹亮處,迥壓絃管
低沈。時恁回眸斂黛,空
役五陵心。須信道,緣情寄意,別有知音。
作者:厲玄
緱山明月夜,岑寂隔塵氛。紫府參差曲,清宵次第聞。
韻流多入洞,聲度半和雲。拂竹鸞驚侶,經松鶴對群。
蟾光聽處合,仙路望中分。坐惜千巖曙,遺香過汝墳。
作者:趙嘏
風蟬旦夕鳴,伴夜送秋聲。
故里客歸盡,水邊身獨行。
噪軒高樹合,驚枕暮山橫。
聽處無人見,塵埃滿甑生。
作者:釋師範
火焰為三世諸佛說法,三世諸佛立地聽。
聽在說處,說在聽處。
聽說兩忘,如何剖露。
經入藏,神歸海。
唯中馬簸箕,拈弄有餘態。
每遇中秋玩月時,尋思直是令人愛。
作者:何應龍
樓上佳人唱渭城,樓前楊柳識離情。
一聲未是難聽處,最是難聽第四聲。
作者:釋可湘
一劄當頭,無咽喘氣,
大鈞揪物,易地生春。
佛祖都來聽處分。
作者:仇遠
夕陽門巷荒城曲,清音早鳴秋樹。薄翦綃衣,涼生鬢影,獨飲天邊風露。朝朝暮暮。奈一度淒吟,一番淒楚。尚有殘聲,驀然飛過別枝去。齊宮往事謾省,行人猶與說,當時齊女。雨歇空山,月籠古柳,彷彿舊曾聽處。離情正苦。甚懶拂冰箋,倦拈琴譜。滿地霜紅,淺莎尋蛻羽。
作者:韓翃
城中金絡騎,出餞沈東陽。九月寒露白,六關秋草黃。
齊謳聽處妙,魯酒把來香。醉後著鞭去,梅山道路長。
作者:高啟
雲窗月帳散花多,閒讀金經夜若何。
嬌舌乍彈鶯學語,芳心已定井銷波。
尼師曾教青蓮偈,女伴徒為《白苧歌》。
聽處若迷空色相,應須愁殺病維摩。
作者:王柏
梵宇出林杪,暝色斂煙樹。
鐘聲有針中,聽於無聽處。
作者:陳著
分得天機自動簧,與春相約不參商。
無情有態眉如畫,是曲非腔口尚黃。
公子舊呼歸夢境,友生新好出村莊。
山窗詩客先聽處,寫入烏絲句亦春。
作者:楊萬里
柳外花梢啼亂鶯,行人過盡不曾聽。
得人聽處君知麼,天欲明時第一聲。
作者:張翥
燕子梁深,鞦韆院冷,半濕垂楊煙縷。怯試春衫,長恨踏青期阻。梅子後、余潤留寒,藕花外、嫩涼消暑。漸驚他、秋老梧桐,蕭蕭金井斷蛩暮。薰篝須待被暖,催雪新詞未穩,重尋笙譜。水閣雲窗,總是慣曾聽處。曾信有、客裡關河,又怎禁、夜深風雨。一聲聲、滴在疏篷,做成情味苦。
作者:王禹偁
半冬無雪懶吟詩,薄暮紛紛喜可知。
衣上惹來看不足,竹邊聽處立多時。
光迷曙色侵窗早,片舞寒空到地遲。
今日使君吟望好,一車飛絮醉褰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