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啟超
長途短髮兩蕭森,獨自憑欄獨自吟。
日出見鷗知島近,宵分聞雨感秋深。
(歸時三四月之交,實南半球之秋末也。)
乘桴豈是先生志,銜石應憐後死心。
奼女不知家國恨,更彈漢曲入胡琴。
拍拍群鷗相送迎,珊瑚灣港夕陽明。
(澳洲沿南太平洋岸,珊瑚島最多,亦名珊瑚海。)
遠波淡似裡湖水,列島繁於初夜星,
蕩胃海風和露吸,洗心天樂帶濤聽,
此游也算人間福,敢道潮平意未平。
蠻歌曲終錦瑟長,兔魄欲墮潮頭黃,
微雲遠連海明滅,稀星故逐船低昂,
繩楐夢耶覺,冰酒沁骨清以涼,
如此閒福不消受,一宵何苦為詩忙。
苦吟兀兀成何事,永夜迢迢無限情,
萬壑魚龍風在下,一天雲錦月初生,
人歌人哭興亡感,潮長潮平日夜聲,
大願未酬時易逝,撫膺危坐涕縱橫。
作者:王安石
悠悠隴頭水,日夜向西流。
行路未雲已,歸人空復愁。
文章合用世,顏發未驚秋。
一聽秦聲罷,還來上國游。
作者:范祖禹
銀雲櫛櫛玉堂明,奩鏡初開六合驚。
天卷織毫光不隔,風收萬籟夜無聲。
蓬萊想像皆雲氣,宮殿虛無盡水精。
一夕夢飛雙劍外,已疑身到雪山清。
作者:齊己
眾人有口,不說是,即說非。吾師有口何所為,
蓮經七軸六萬九千字,日日夜夜終復始。乍吟乍諷何悠
揚,
風篁古松含秋霜。但恐天龍夜叉乾闥眾,逼逼塞虛空耳皆
聳。
我聞唸經功德緣,舌根可算金剛堅。他時劫火洞燃後,
神光璨璨如紅蓮。受持身心苟精潔,尚能使煩惱大海水
枯竭。魔王輪幢自摧折,何況更如理行如理說。
作者:蘇軾
人皆種榆柳,坐待十畝陰。
我獨種松柏,守此一寸心。
君看閭裡間,盛衰日駸駸。
種木不種德,聚散如飛禽。
老時吾不識,用意一何深。
知人得數士,重義忘千金。
西園手所開,珍木來千岑。
養此霜雪根,遲彼鸞鳳吟。
池塘得流水,龜魚自浮沉。
幽桂日夜長,白花亂青衿。
豈獨蕃草木,子孫已成林。
拱把不知數,會當出千尋。
樊侯種梓漆,壽張富華簪。
我作西園詩,以為裡人箴。
作者:戴復古
湖海三年客,妻孥四壁居。
饑寒應不免,疾病又何如。
日夜思歸切,平生作計疏。
愁來仍酒醒,不忍讀家書。
作者:孔武仲
荷葉欲漠漠,柳絮已飛飛。
東風如車輪,日夜挽春暉。
天郊多名園,曷不事鞍鞿。
休日不暇沐,權門亞冠衣。
嘉與之子游,浩歌夕忘歸。
作者:江淹
四時煎日夜。
玉露催紫榮。
始懷走及歎。
春意秋方驚。
涼草散螢色。
衰樹斂蟬聲。
憑景魂且謐。
臥堂怨巳生。
承君客江潭。
先愁鴻雁鳴。
吳山饒離袂。
楚水多別情。
金堅碧不滅。
桂華蘭有英。
無輟代上朝。
豈惜鏡中明。
但見一葉落。
哀恨方未平。
作者:徐照
湘江無潮水,日夜一向流。
別心無彼此,兩處各悠悠。
作者:王令
江渚日夜歸,江痕下汀磯。
漁者不自勞,推舟就寒漪。
得魚樂幾多,忽忘身在泥。
未聞任氏風,豈信絲緡非。
作者:姜特立
老人氣血少,日夜遭煎煮。
點檢槁形骸,能禁幾寒暑。
作者:梅堯臣
自我再婚來,二年不入夢。
昨宵見顏色,中夕生悲痛。
暗燈露微明,寂寂照梁棟。
無端打窗雪,更被狂風送。
作者:楊萬里
小樓秋夜月明底,仰不見天惟見水。
岸巾獨立四無人,白月青天伴楊子。
誰知橫玉作秋聲,一聲吹盡九陌塵。
月輪半仄吾未睡,樓角風生涼殺人。
作者:戴表元
鬢髮日夜老,神仙那可求。
楊雄識字苦,玄晏著書愁。
碧酒紅蓮夜,朱弦白雁秋。
論心得少暇,同上最高樓。
作者:文同
逕源分淌水,袞袞出亭下。
橫湖能許深,日夜見傾瀉。
作者:楊時
君不見慶歷承平道如砥,馳車八荒同一軌。
虜人鴟張怒螳臂,百萬雲屯若封豕。
又不見朔方橫流漲天起,腐麥蛾飛木生耳。
扶攜道路雜老幼,操瓢溝中半為鬼。
關河日夜刁斗驚,嫚書乘駟來渝平。
兵間持節得英傑,談笑坐使羈長纓。
青社環城萬區屋,發廩分曹具饘粥。
饑羸枯頰陡生光,叢塚不聞新鬼哭。
臧孫有後天匪親,閭門容容車何足論。
朅來濉上見猶子,雄姿宛有典型存。
驊騮已渡渥窪水,朝燕暮越應千里。
行看玉勒駕鑾輿,濯足瑤池從此始。
作者:陳造
朋來濟濟盡嘉賓,飲興翩翩笑語真。
絕勝謫仙邀月醉,當時和影只三人。
作者:鄭獬
歸心日夜逆江流,官柳三千憶蜀州。
小閣簾櫳頻夢蝶,平湖煙水已盟鷗。
螢依濕草同為旅,雨滴空階別是愁。
堪笑邦人不解事,區區猶借陸君留。
作者:袁璊
轟轟烈烈一乾坤,北馬南船日夜奔。
野老有懷悲故國,孤臣無淚哭中原。
浮生似我仍留寓,季世何人不閉門。
獨惜兩湖歸隱後,枕戈誰是晉劉琨。
作者:李石
憶昔官博士,所得英俊多。
斥去典蜀學,蜀士煩搜羅。
二井轉轆轤,猶能挹餘波。
袍子白紛紛,有如鏡重磨。
愛汝似二父,此地曾經過。
分職有十師,聖門嚴四科。
儻非一萬卷,難取三百禾。
我有十詠詩,考古煩吟哦。
鼓鐘樂高文,羽翼崇雄軻。
似聞禮殿柏,久矣尋斧柯。
古物天為惜,蒸薪鬼所呵。
堂堂公議地,歲月窮羲娥。
忍此恣橫說,後來敢誰何。
我集四庫書,琬琰藏洛河。
此外有石經,參酌正舛訛。
熟讀懋汝學,師友相切嗟。
汝有屋三間,竹墅連松坡。
日夜望汝成,門戶高嵯峨。
我貧自有道,一竿釣漁蓑。
後生問老子,守死山之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