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清江
禪意歸心急,山深定易安。清貧修道苦,孝友別家難。
雪路侵溪轉,花宮映岳看。到時瞻塔暮,松月向人寒。
作者:白居易
莫羨蓬萊鸞鶴侶,道成羽翼自生身。
君看名在丹台者,儘是人間修道人。
作者:杜牧
仁聖天子神且武,內興文教外披攘。
以德化人漢文帝,側身修道周宣王。
迒蹊巢穴盡窒塞,禮樂刑政皆弛張。
何當提筆侍巡狩,前驅白旆吊河湟。
作者:賈島
先生修道處,茆屋遠囂氛。叩齒坐明月,支頤望白雲。
精神含藥色,衣服帶霞紋。無話瀛洲路,多年別少君。
作者:張謂
童子學修道,誦經求出家。手持貝多葉,心念優曇花。
得度北州近,隨緣東路賒。一身求清淨,百毳納袈裟。
鍾嶺更飛錫,爐峰期結跏。深心大海水,廣願恆河沙。
此去不堪別,彼行安可涯。慇勤結香火,來世上牛車。
作者:顧逢
杖錫遊方外,叢林歷幾春。
息心修道者,鐵脊坐禪人。
泉落巖千丈,天空月一輪。
眼前清境界,不識世間塵。
作者:胡寅
久閟天公澤,焦然品彙情。
遏雲虹屢飲,擊海電空明。
禱祀山川遍,薰修道釋並。
帝心終閔物,國力未休兵。
帽覆烏龍頂,軍移黑蟻營。
乍看雲葉密,遙想浪花平。
早熟攙先刈,高荒趁晚耕。
歸逋庭少訟,交潤水無爭。
喜氣連城洽,餘波集澮盈。
焦心重自展,荷葉密相傾。
菊映蘭兼茂,松連竹共清。
杯觴初料理,書帙尚縱橫。
欲賦田園樂,猶慚組綬縈。
隱淪千古重,名利一絲輕。
釣客風流遠,農師局次生。
庶幾逃責罰,戶戶有坻京。
作者:石介
昔帝御中原,守國用三策。
上策以仁義,天下無能敵。
其次樹屏翰,相維如盤石。
最下恃險固,棄德任智力。
驅馬過潼關,覽古淚潸滴。
開元帝道明,百蠻奉周歷。
田野富農桑,邊隅無寇賦。
紫宸日視朝,潼關夜常辟。
天寶君政荒,宮闈養虺蜴。
恩愛成怨疾,心腹生毒螫。
朝聞發漁陽,暮已捲河北。
鳴鼓渡潼關,矢及乘輿側。
重門徒爾設。關吏安所職。
始知資形勢,不如修道德。
作者:王安石
白華巖主是金仙,假作山僧學道禪。
珍重此行吾不及,為傳消息結因緣。
作者:蘇軾
天公胡為不自憐,結土融石為銅山。
萬人探斫富媼泣,只有金帛資豪奸。
脫身獻佛意可料,一瓦坐待千金還。
月華三火豈天意,至今茇捨依榛菅。
僧言此地本龍象,興廢反掌曾何艱。
高巖夜吐金碧氣,曉得異石青斕斑。
坑流窟發錢湧地,暮施百鎰朝千鍰。
此山出寶以自賊,地脈已斷天應慳。
我願銅山化南畝,爛漫黍麥蘇煢鰥。
道人修道要底物,破鐺煮飯茅三間。
作者:孫蕡
紫煙衣上繡春雲,一樹繁花對古墳。
辛苦無歡容不理,半緣修道半緣君。
作者:劉禹錫
早入八元數,嘗承三接恩。飛鳴天上路,鎮壓海西門。
清望寰中許,高情物外存。時來誠不讓,歸去每形言。
洛下思招隱,江干厭作藩。按經修道具,依樣買山村。
開鑿隨人化,幽陰為律暄。遠移難得樹,立變舊荒園。
絕塞通潛徑,平泉佔上原。煙霞遙在想,簿領益為繁。
丹禁虛東閤,蒼生望北轅。徒令雙白鶴,五里自翩翻。
作者:馬鈺
神仙何處,只在蓬萊。逍遙坦蕩奇或。或向虛無縹緲,去去來來。賞玩十洲三島,縱閒遊、閬苑瑤台。無窮樂,與雲朋霞友,攜手。開闡瓊林雅宴,遣青衣鼓掌,引鳳**。玉女金童,不住歌舞傳杯。醉臥清風明月,任祥煙、瑞我來回。勤修道,管將來,得與相陪。
作者:龐蘊
未識龍宮莫說珠,識珠言說與君殊。
空拳只是嬰兒信,豈得將來誑老夫。
萬法從心起,心生萬法生。法生同日了,來去在虛行。
寄語修道人,空生慎勿生。如能達此理,不動出深坑。
極目觀前境,寂寞無一人。回頭看後底,影亦不隨身。
神識苟能無掛礙,廓周法界等虛空。
不假坐禪持戒律,超然解脫豈勞功。
日用事無別,惟吾自偶偕。頭頭非取捨,處處勿張乖。
朱紫誰為號,青山絕點埃。神通並妙用,運水及搬柴。
十方同聚會,個個學無為。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
焰水無魚下底鉤,覓魚無處笑君愁。
可憐谷隱老禪伯,被唾如何見亦羞。
.
作者:朱元璋
山人修道幾經年,聞說餐松足意便。
時以斷雲完故衲,日將流水灌新田。
常勤侶鶴巖崖下,寂靜儔猿煙霧邊。
欲訪未知何處住,料應霞舉已成仙。
作者:李處權
古之學為己,今之學為人。
始乎芒芴間,擴充遂無垠。
克己而復禮,天下皆歸仁。
尼父百世師,道妙聖且神。
天將為木鐸,故未喪斯文。
賢哉顏氏子,至樂忘其貧。
語之而不惰,好學無與倫。
孟子養浩然,卓爾踵後塵。
萬鍾與千乘,不肯易其身。
茫茫自聖哲,六籍經幾秦。
末學更多岐,學海無問津。
伊川二先生,身修道愈振。
當年從之遊,不減洙泗濱。
至今士氣盛,亦復民風淳。
柴子柯山秀,言厲即之溫。
由來思無邪,果見德有鄰。
潛心坐一室,淡泊遺囂紛。
收視而返聽,自得於見聞。
先生雖雲亡,書在傳日新。
得味極鑽仰,恍如入室親。
而我先君子,實預絳帳賓。
我亦聞緒餘,往往書諸紳。
多言反成蔽,目擊道乃存。
藜杖一幅巾,騷晚來叩門。
作者:宋太宗
從來教法甚分明,幾許心迷事不成。
棄世經圖閒自性,精修道路必長生。
作者:白居易
自從為騃童,直至作衰翁。所好隨年異,為忙終日同。
弄沙成佛塔,鏘玉謁王宮。彼此皆兒戲,須臾即色空。
有營非了義,無著是真宗。兼恐勤修道,猶應在妄中。
作者:宋先生
七返陽全陰去盡,精髓滿三田。修道無為必自然。論甚後和先。認取五行真水火,須要識根源。自己丹砂著意看。何用外尋丹。
作者:姚合
白雲修道者,歸去春風前。玉簡通仙籍,金丹駐母年。
錦文江一色,酒氣雨相連。眾說君平死,真師易義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