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柳應芳
無端人日勝,兄弟對離觴。
草霽遙開色,梅寒細作香。
江猿含北思,塞雁系南行。
欲共臨歧送,春波兩岸長。
作者:雪江秀公
兩岸青山日半銜,洞庭天水碧相涵。
東風正報桃花信,湖面歸漁網作帆。
作者:於石
翩翩水鳥自沉浮,紅蓼黃蘆兩岸秋。
隔水人家一犬吠,斜陽籬落有漁舟。
作者:張祜
一宿金山寺,超然離世群。僧歸夜船月,龍出曉堂雲。
樹色中流見,鐘聲兩岸聞。翻思在朝市,終日醉醺醺。
作者:楊萬里
兩岸沿堤有水門,萬波隨吐復隨吞。
君看紅蓼花邊腳,補去修來無水痕。
作者:張養浩
一江煙水照晴嵐,
兩岸人家接畫簷。
菱荷叢一船秋光淡。
看沙毆舞再三,
卷香風十里珠簾。
畫船兒天邊至,
酒旗兒風外颭[1],
愛殺江南。
作者:楊再十一
深湖兩岸白雲秋,蘆荻花深隱釣舟。
回首平原風浪急,卻憐江海是安流。
作者:杜旟
放扁舟、萬山環處,平鋪碧浪千頃。仙人憐我征塵久,借與夢遊清枕。風乍靜。望兩岸群峰,倒浸玻璃影。樓台相映。更日薄煙輕,荷花似醉,飛鳥墮寒鏡。中都內,羅綺千街萬井。天教此地幽勝。仇池仙伯今何在,堤柳幾眠還醒。君試問。□此意、只今更有何人領。功名未竟。待學取鴟夷,仍攜西子,來動五湖興。
作者:楊萬里
一水橫拖兩岸峰,千痕萬摺碧重重。
誰言老子經行處,身在江山障子中。
作者:方岳
雪以一江煙水,風乎兩岸菰保
但得魚磯無恙,曲肱之外何須。
作者:洪咨夔
燧農以前疑傳疑,理耶亂耶難盡知。
唐虞三代號極治,說著已是令人悲。
古來神器付有德,人心天命何容私。
使朱與均不豚犬,亦家天下如啟時。
乾尊坤卑大分定,孰陽為耦陰為奇。
南巢牧野可自諉,為民噓寒濯其痍。
後來龍虎戰劉李,大氐鸇獺驅秦隋。
杯羹分我弗暇顧,肯與兒女同車馳。
晉陽宮監計可劫,機陷不管為天窺。
橘中老翁虯髯客,冷看世變從旁嗤。
當塗典午夜負耳,南北五代晝攫之。
螳螂黃雀遞相視,誰肯帖耳甘伏雌。
日月出矣爝火熄,此殆天意非人為。
所嗟患失長樂老,東家淅米西家炊。
榮華富貴風雨過,但見金椎控人頤。
君侯讀書眼如月,坐閱兩岸隨舟移。
作者:錢公輔
誰把江湖付此翁,江湖更在廣城中。
葺成世界三千景,佔得鵬天九萬風。
宴豆四時諠畫鼓,遊人兩岸跨長虹。
他年若數東南勝,須作蓬邱第一宮。
作者:趙汝鐩
柔風十里日瞳曨,雨後陂塘野水通。
兩岸柳煙籠曉綠,數枝桃露滴春紅。
明知鐘鼎眾皆羨,到了山林味不同。
田父慇勤邀我坐,一盂白飯一盂菘。
作者:楊萬里
瀕江樓閣秪遙看,卻恐登臨不足觀。
已是老來無眼力,更供兩岸萬峰寒。
作者:王達
微波皺綠回輕風,溪流直與南湖通。
人家兩岸幾興廢,鷗影蕭蕭夕照中。
孤橈欲發臨溪口,澹煙寂歷明疏柳。
水清月落正愁人,鐘鳴況是僧歸後。
芙蓉隔溪千里多,白雲滿窗生薜蘿。
櫓聲咿剪寒月,去去其如離思何。
作者:李涉
荊門灘急水潺潺,兩岸猿啼煙滿山。
渡頭年少應官去,月落西陵望不還。
巫峽雲開神女祠,綠潭紅樹影參差。
下牢戍口初相問,無義灘頭剩別離。
石壁千重樹萬重,白雲斜掩碧芙蓉。
昭君溪上年年月,獨自嬋娟色最濃。
十二峰頭月欲低,空濛江上子規啼。
孤舟一夜東歸客,泣向春風憶建溪。
作者:侯置
暗雨收梅,晴波搖柳,萬頃水精宮冷。橋森畫棟,岸列紅樓,兩岸翠簾交映。天上行舟,鑒中開戶,人在蕊珠仙境。況吟煙嘯月,彈絲吹竹,太平歌詠。人盡說、銅虎分賢,銀潢儲秀,鞏固行都藩屏。棠陰散暑,鼎篆凝香,永日一庭虛靜。紅袖持觴,彩箋揮翰,適意酒豪詩浚看飛雲丹詔,行沙金勒,待公歸覲。
作者:釋惟一
九秋強半,不寒不暖。
風細細雨霏霏,水冷冷雲淡淡。
一棹煙波,蘆花兩岸。
作者:曹學佺
兩岸人家傍柳條,玄暉遺跡自蕭蕭。
曾為一夜青山客,未得無情過板橋。
作者:袁說友
一月長晴窘漕渠,更留殘暑要驅除。
飄風也解終朝久,驟雨新添二尺餘。
但覺天公真有意,不知民力已潛紓。
田家是處均膏澤,兩岸歡吟使者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