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庭堅
癡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
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
作者:曹勳
慘慘江雲渾不動,玉雪耿孤芳。萼綠仙人帶暗香。風韻冷尤長。隴信不來寒日晚,疏影照澄江。肯借橫斜伴酒觴。應共月商量。
作者:王鎬
凍雪寒梅雙蠟屐,澄江明月一竿絲。
作者:皇甫汸
故鄉誰不懷,名山矧余慕。
一為塵跡牽,遂闊賞心晤。
偶值芳歲闌,遙泛滄洲趣。
澄江帶余霞,丹壑收殘霧。
嚴霜委野草,寒飆振皋樹。
指途尋舊蹤,流盼成新寓。
魚樂愧淵沉,鴻冥羨雲騖。
歸來徒是今,履往悵非素。
作者:周應合
澄江如練正高秋,一笛吹秋上此樓。
有客乘風來縱酒,長歌遠送下灘舟。
作者:張羽
猿啼楚山晚,雲生冒洲渚。
返照入澄江,風吹半峰雨。
中有遠行舟,悠悠待徒侶。¤
作者:蔡松年
春前雪夜。醉玉崢嶸花上下。幾許悲歡。明夜秋河轉玉盤。高樓遠笛。光到東峰橫眼碧。招我吟魂。教卷澄江入酒樽。
作者:秦觀
歲晚倦城郭,聯驂度嶪峨。
天黃雲腳亂,村黑鳥翎訛。
潦水侵生路,晴天落慢坡。
澄江練不卷,溫井監新磨。
漁火分星遠,沙鷗散點多。
霸祠題玉箸,龍窟受金波。
琬琰存吳事,兒童記楚歌。
孤龕瘦居士,雙塔老頭陀。
飛鼠鳴深穴,胡蜂結巧窠。
晚參圓白足,昏梵禮青螺。
雲馭沉荒甃,仙舂沒淺莎。
杖藜從莫逆,談笑入無何。
慘澹日連霧,蕭騷風轉阿。
華清俄夢斷,回首失煙蘿。
作者:樓鑰
山繞澄江江繞城,水雲徑接海冥冥。
萬家曲折在吾目,一郡登臨屬此亭。
今日詩題隨處有,幾番醉眼望中醒。
風流鄭老知何在,回首蒼茫鳧嶼青。
作者:裘萬頃
風簷手君詩,心跡已清絕。
何當更長吟,坐對澄江雪。
作者:邾經
兵後澄江失敝廬,何曾奏策似隋初。
丈人舊憶河間渚,營海新題泖上居。
翏瀆山橫遺戰壘,松江水近足羹魚。
慣聞地與潮聲轉,時見龍將雨氣噓。
槎路不通星是客,桑田頻改日愁予。
螺舟莫厭過從數,我亦羈窮欲著書。
作者:王之道
江山南北限,風月古今情。
舉酒杯還覆,逢人蓋暫傾。
目窮飛鳥落,心逐斷雲橫。
小市支殘屋,嚴祠列畫楹。
晚煙漁艇遠,夏潦荻洲平。
試問濡須路,歸歟過幾城。
作者:梅堯臣
煙潭深不極,監碧無菱花。
日腳下波心,澄江見魚蝦。
作者:郭印
鑿開蒼翠著幽亭,正取澄江一鏡半。
嘉木千章垂倒影,支流三道咽寒聲。
橋橫古路肩相屬,雲襯斜陽眼自明。
竹色波光交借重,照人心骨有餘清。
作者:王禹偁
平生聞說宣城郡,水石幽奇人物浚
檻外澄江練不收,窗中遠岫眉初櫻
六朝繁盛至隋唐,才人名士遙相望。
謝公向此憑熊軾,白傅曾為鹿鳴客。
江樓山寺多賦詩,往往題名在僧壁。
皇家早歲平吳後,翰林賈公為太守。
至今清話玉堂中,誇詫江山不離口。
吾君御極初選藝,東樞貳卿新擢第。
解褐曾縻佐郡官,首得宣城為歷試。
紫微田郎次登科,東樞受代傳廳事。
第三榜中第二人,今在烏台為察視。
邇來通倅少名流,雲泉竹樹應包羞。
今春忽命姚著作,學術縱橫才磊落。
當年雄揖第三名,官路迍邅久漂泊。
去歲獻文重召試,新恩始上芸香閣。
未教修史未演綸,宣城奉使聊親民。
且忻彩服得就養,莫歎朱衣未即真。
舊遊應有交朋在,此去仍言婚宦新。
下車布政民休休,高吟淺酌誰獻酬。
夜深紅燭在何處,綺霞閣通疊嶂樓。
公權書札燕許詞,未免山僧乞撰碑。
撰碑書碑即三載,眼看徵詔在丹墀。
卻愁未盡江南興,閒坐蓬瀛揮玉柄。
黃樞侍臣兩制官,待君同說宣城景。
作者:曹冠
瑤煙斂散媚晴空。雲淡奇峰。澄江金斗平波面,扁舟載、蓑笠漁翁。彷彿輞川圖上,依稀苕霅溪中。舂鋤掠水浪花重。飛傍蘆叢。綺霞斜映征鴻影,供吟毫、佳景無窮。頓起騎鯨遊興,泠然欲御清風。
作者:鄭谷
誰解登高問上玄,謫仙何事謫詩仙,雲遮列宿離華省,
樹蔭澄江入野船。黃鳥晚啼愁瘴雨,青梅早落中蠻煙。
不知幾首南行曲,留與巴兒萬古傳。
昔年共照松溪影,松折溪荒僧已無。今日重思錦城事,
雪銷花謝夢何殊。亂離未定身俱老,騷雅全休道甚孤。
我拜師門更南去,荔枝春熟向渝瀘。
作者:朱熹
落日照樓船。穩過澄江一片天。珍重使君留客意,依然。風月從今別一川。離緒悄危弦。永夜清霜透幕氈。明日回頭江樹遠,懷賢。目斷晴空雁字連。
作者:向子諲
澄江如練,遠山橫翠,一段風煙如畫。層樓傑閣倚晴空,疑便是、支磯石下。寶奩瓊鑒,淡勻輕掃,纖手弄妝初罷。擬將心事問天公,與牛女、平分今夜。
作者:喻良能
一望雲煙興欲飛,晴光聊復步熹微。
幾年想像空懷古,今日登臨自送歸。
寒菊有花宜靖節,澄江如練憶玄暉。
夜深靜坐清人骨,巖影侵階月滿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