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程公許
鴻蜚冥冥天宇空,誰訟矯修門羾。
承平在昔朝多賢,猶念丘園天爵共。
泰山豹林來復去,河南白雲堅不動。
斯文程伊嗣興起,露門日日峨冠誦。
雖然去就跡參差,高風等是光吾宋。
秀巖素心非少室,萬卷本期供世用。
當家幸有二仲緊,不妨老了琴三弄。
紛披竹素勤日課,蕭索松風酣午夢。
有來虞旌賁空谷,例與蜀珍人包貢。
中興鉅典未殺青,千古傳疑須折衷。
文孫嗣服渴延佇,太史泚筆待錯綜。
奸諛已死不難誅,古今一轍猶聚訟。
緇衣信能心愛士,白駒誰復語含高。
丈夫出處亦何常,毫芒難博丘山重。
勿學退之憂史禍,勿似子長誇雍從。
孤騫終不哧腐鼠,覽輝未易來翔鳳。
平生我亦煎百憂,四月長江還追送。
丁寧寄語季成甫,東華冠蓋真一共。
時撐小舫漾湖光,莫遣紅塵撲飛鞚。
扶持姱節早歸來,世故紛紛付時棟。
'
作者:釋文珦
澹然自忘憂,獨立薰風裡。
紅藥非其倫,緇衣古君子。
作者:胡寅
福州多僧天下聞,緇衣在處如雲屯。
何人能了上大事,齋魚粥鼓徒紛紛。
雲中復表第二月,何異污渠鑒毛髮。
不獨詩人水鏡昏,定知佛祖龕燈滅。
道人朅來南山下,蓋頭隨分茅一把。
菩薩果地已孤高,石廩峰前瀟灑。
草庵初就來乞名,試往尋之水竹清。
莫訝此庵安四壁,大千沙界總分明。
觀君所至金碧煥,公才利用如澄觀。
鄰僧無賴苦侵疆,何似古人不畔。
從他三毒癡貪嗔,我自無無一點塵。
攜庵南北東南住,萬象光中獨露身。
作者:李嶠
都尉仙鳧遠,梁王駟馬來。扇中紈素制,機上錦紋回。
天子三章傳,陳王七步才。緇衣久擅美,祖德信悠哉。
作者:蘇頌
州封繁會逼梁嶓,繼世為藩盛事多。
遺德在人棠蔽芾,舊遊經眼樹婆娑。
春生劍外壺漿溢,花滿褒中駟馬過。
父老逢迎應善祝,緇衣將入鄭風歌。
作者:翁卷
問今年八十,退院久清閒。
白雪髭慵剃,青松戶早關。
取泉來煮茗,與客話遊山。
弟子何僧是,緇衣多往還。
作者:詩經
緇衣之宜兮,敝予又改為兮。
適子之館兮,還予授子之粲兮。
緇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
適子之館兮,還予授子之粲兮。
緇衣之蓆[1]兮,敝予又改作兮。
適子之館兮,還予授子之粲兮。
作者:權德輿
曉開閶闔出絲言,共喜全才鎮北門。職重油幢推上略,
榮兼革履見深恩。昔歲經過同二仲,登朝並命慚無用。
曲台分季奉齋祠,直筆系年陪侍從。芬芳雞舌向南宮,
伏奏丹墀跡又同。公望數承黃紙詔,虛懷自號白雲翁。
戎裝躞蹀紛出祖,金印煌煌寵司武。時看介士閱犀渠,
每狎儒生冠章甫。晉祠汾水古并州,千騎雙旌居上頭。
新握兵符應感激,遠緘詩句更風流。緇衣諸侯諒稱美,
白衣尚書何可比。只今麟閣待丹青,努力加餐報天子。
作者:李兼
蕭寺倚巖郭,昔游幾何年。
茲辰愜幽賞,杖屨從懦先。
稍穿蒼蘚徑,旋入青蘿煙。
山色若倒屣,松風自鳴弦。
目力眩奇觀,步屧信所便。
俄登旃檀林,金碧耀修緣。
道旁老木拱,詩翁久飛仙。
蟬蛻萬物表,蝶夢三生前。
至今二百載,相望箕斗懸。
緬懷文忠公,豐碑泯遺鐫。
樂善如緇衣,後世兩稱賢。
山僧矜好事,華表新題璇。
向來委榛棘,時情任渠遷。
先生笑撫掌,此事從古然。
相逢一樽酒,勸君小流連。
江梅欲浮動,春光向妖妍。
同游二三子,舂容有佳篇。
歸歟不知夜,霜雪淨寒天。
作者:度正
三弄董風再入弦,東堂珠履壓初筵。
紅蓮喜泛西來日,蓬矢欣逢北伐天。
一句緇衣真舊詠,幾章綠竹更新箋。
中興事業皆餘地,何用模糊佛與仙。
作者:劉商
少壯從戎馬上飛,雪山童子未緇衣。
秋山年長頭陀處,說我軍前射虎歸。
作者:羅公升
白璧猶書唐歲月,都城更記舊朝廷。
如何六代明天子,不及緇衣獨有靈。
作者:蒲壽宬
天風語簷鈴,蒼靄藏古殿。
穿竹逢緇衣,拈花對黃面。
誰把山水心,為我露一線。
推窗古樹隙,空水還匹練。
山色忽有無,潮來半空濺。
須臾簸舟楫,木葉飛片片。
魚暇瓷掀舞,洲渚入{左火右平}煉。
山僧寂無言,千帆閱將遍。
作者:樓鑰
好賢元不減緇衣,客到公家如所歸。
二浙聲名三鶚薦,四山風物一翬飛。
桑榆冉冉身先蛻,蘭玉森森家正肥。
人有百身寧可贖,發棠誰復濟齊饑。
作者:王遂
緇衣之後賦無衣,王室安知晉鄭依。
淝水八千思偃伯,丹徙十萬盡忘饑。
喜看猿鶴從公樂,更覺蓴鱸到處肥。
泉楮未通民之乏,夢懷遠志憶當歸。
作者:張羽
落落晨星耆舊稀,奮然一出拯危機。
石頭路滑有時到,山頂雲深無夢歸。
帆葉飽風沖白浪,雪花和露濕緇衣。
八功德水談空處,應有江禽入座飛。
作者:敖陶孫
夫子焉不學,高朕羅三賢。
橫前一片石,教外皆別傳。
三虎誰最怒,未覺相後先。
渠伊囊中方,貴在後者鞭。
我家一佛堂,盎背知廟堧。
憶昨祠上丁,蕡燭初欲然。
諸生氣清明,人如出雩泉。
洗爵俯象鼻,掩豆高豚肩。
朱弦張文王,繁聲斥師延。
此時識方屨,綦滿青苔錢。
李公獨鳳儀,眾中得何堅。
惜無補天手,轉之上細氈。
朝來食盤中,稚蕨初數拳。
蒼蒼本難測,何由賾真筌。
自我得此士,可以一當千。
如聞縫掖姿,欲重世所捐。
舂容吐握詩,法用春秋全。
酬贈無玉案,三復緇衣篇。
作者:錢鍾書
一紙書伸漬淚酸,孤危契闊告平安。
塵多苦惜緇衣化,日暮遙知翠袖寒。
負氣身名甘敗裂,吞聲歌哭愈艱難。
意深墨淺無從寫,要乞浮提瀝血干。
作者:楊維楨
信公令住竹林寺,曾寄吳鹽道起居。
戴家泊上收秣米,凌湖門外好鱸魚。
緇衣宰相日給告,清客道人新著書。
若問西湖湖上伴,竹枝零落柳枝疏。
老人■町延何如?聞■移車霅上居。
甕口新包竹葉酒,船頭學釣桃花魚。
雄文曾罵六國印,綺語更著三家書。
兩家道郎我所愛,何啻林間見二疏。
注1:■——左「田」右「可」
作者:陸文圭
乍別親朋似久過,西風塵起染緇衣。
不須杜宇聲聲動,如此江山胡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