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史記的古詩,史記詩詞,形容史記的詩,史記有關的詩

古詩詞查詢

查詢關鍵詞:

查詢範圍:    

作者:張耒

秦地蟠螭紐,細陽玉象光。

升歌陳備樂,信史記多祥。

奪邑公無怨,開邊義侮亡。

威靈對三後,常在白雲鄉。

作者:夏竦

陶唐明歷象,茂氣與天通。

舉正分星度,歸餘定歲功。

孟陬名不殄,南正道彌攏

自此垂三代,循環協大中。

作者:邵寶

天馬來,來何方?《易》有占,乃爾荒。

先烏孫,後大宛。

馬是非,天近遠。

使端廣,民怨多。

天不聞,如馬何。

作者:丘葵

秋風匹馬柳江邊,芹泮相逢意浩然。

吏部文章懸日月,子長史記在山川。

輸君何啻百籌上,期我曾言千載前。

造物無情吾輩老,後生誰可囑遺編。

作者:夏竦

漢武將從禪,須如亟釋兵。

甘泉誠毖祀,喬岳紀尊名。

加禮崇休祉,修封蓋號榮。

豈同承帝籙,肆覲正權衡。

作者:蘇軾

過廬陵,見宣德郎致仕曾君安止,出所作《禾譜》。

文既溫雅,事亦詳實,惜其有所缺,不譜農器也。

予昔游武昌,見農夫皆騎秧馬。

以榆棗為腹欲其滑,以楸桐為背欲其輕,腹如小舟,昂其首尾,背如覆瓦,以便兩髀,雀躍於泥中,系束稿其首以縛秧。

日行千畦,較之傴僂而作者,勞佚相絕矣。

史記》禹乘四載,泥行乘橇。

解者曰,橇形如箕,擿行泥上。

豈秧馬之類乎?作《秧馬歌》一首,附於《禾譜》之末雲。

春雲濛濛雨淒淒,春秧欲老翠剡齊。

嗟我婦子行水泥,朝分一垅暮千畦。

腰如箜篌首啄雞,筋煩骨殆聲酸嘶。

我有桐馬手自提,頭尻軒昂腹脅低。

背如覆瓦去角圭,以我兩足為四蹄。

聳踴滑汰如鳧鷖,纖纖束稿亦可繼。

何用繁纓與月題,朅從畦東走畦西。

山城欲閉聞鼓鼙,忽作的盧躍檀溪。

歸來掛壁從高棲,了無芻秣饑不啼。

少壯騎汝逮老黧,何曾蹶軼防顛隮。

錦韉公子朝金閨,笑我一生蹋牛犁,不知自有木駃騠。

作者:王維

妄識皆心累,浮生定死媒。誰言老龍吉,未免伯牛災。

故有求仙藥,仍餘遁俗杯。山川秋樹苦,窗戶夜泉哀。

尚憶青騾去,寧知白馬來。漢臣修史記,莫蔽褚生才。

作者:邵寶

三千牘,二月讀。

君何勞,臣何瀆。

申公言,言不在多。

止輒乙,今如何。

右《呂獒》,左《無逸》,不如對此朝還夕。

作者:文天祥

暫屈瀛州客,來臨汭水民。

山川歸史記,岳牧屬詞人。

館舍朋簪舊,都門祖帳新。

儒林官可紀,何止吏稱循。

作者:楊億

拜章納祿便歸休,秘殿親辭十二旒。

閣筆罷批丹鳳尾,拂衣初下六鼇頭。

非緣荊渚依劉表,定欲箕山訪許由。

北闕子牟終眷戀,南朝安石本風流。

明庭顧遇違三接,別墅生涯治一邱。

身健寧煩策鳩仗,心閒無復夢刀州。

素風有子堪傳遺,禪論將誰共對酬。

白璧賜多應尚在,黃金散盡不須留。

人欽雅譽芝蘭馥,帝憶嘉言水石投。

祖帳特令開上苑,歸帆那肯待高秋。

幾程郵驛經濃暑,千里山川見舊遊。

已是拋官玉堂署,尚思陪宴井幹樓。

時裁奏牘猶規諫,旋寫丹經自校讎。

鄉里高門表陰德,國朝惇史記嘉猷。

枌榆舊叢須重葺,香火前緣莫廢脩。

歲計將何資伏臘,龍陽千樹木奴洲。

作者:陳瓘

床頭史記千番紙,世上興亡一窖塵。

惟有炳然周孔道,至今余澤浸生民。

作者:高斯得

曩從太史氏,論次金匱書。

龍興渡江後,麟止今皇初。

微辭記當時,隻字寧敢虛。

彼阿者誰子,顧欲私毀譽。

陽秋記慕容,史記名山儲。

二子亦過計,人心焉可誣。

作者:陳起

昏聵嗟耳目,管弦堂上調。

世事每相背,秋月虛良宵。

涓吉擬登龍,疾雨驚風飄。

禰刺不得前,東睇心旌遙。

近履傳康強,變體筆更饒。

風響雖時接,未若親聞韶。

憶昔西湖濱,別語請教條。

囑以馬遷史,文貴細字雕。

名言猶在耳,堤柳凡幾凋。

茲焉得蜀刻,持贈踐久要。

會晤知何時,霽色審來朝。

作者:王奕

蹇予鉛槧生,角角雞鶩食。

青衿學校身,白髮書傳癖。

萬卷老邊笥,一區守雄宅。

媚俗懶低眉,慕古展長揖。

少年塗抹技,志願靡終絲。

幾載拂高駝,蒼梧與西極。

開雲上衡山,景仰昌黎伯。

史記在山川,遐蹤喜馳轢。

望岳企少陵,吟岱擬太白。

惜哉阻關河,游齒朽塵屐。

悠悠鄒魯心,坐見歲月曆。

雩壇想風沂,恨天沃焦膈。

文理思楷林,手植槐檜柏。

雖難陋巷回,豈不束帶赤。

髫年誦魯論,掩卷望天級。

神哉六鰲轉,一夜混藩國。

驅車上金台,卿相去如織。

逐日未化鄧,心血自撞激。

既慚西山夫,尚堪東魯客。

心旌久搖搖,夢寐在屋壁。

忽逢緱山仙,扶我玉川腋。

百拜揖溫良,敘此宇宙隔。

秋丁杏壇下,展膝陪丈席。

三聖長幼間,樽俎見徐疾。

翌朝謁林墓,稽首龍門蹕。

大庭與尼山,歷歷撫遺跡。

書腸廓鄙吝,若有鬼物擘。

慨思今何時,文軌混南北。

春秋一太極,鴻蒙再開闢。

草木復甦鮮,川原盡疏滌。

燕趙與秦隴,可以勁氣吸。

豈無中原學,共此浩蕩臆。

扶輿久郁翁,一發定無敵。

倘不登岱宗,何由俯鵬翼。

遂偕二三子,崎嶇歷阡陌。

搴裳涉五汶,揫爽薄吟錫。

捫參上天門,四海同一碧。

偃然帝孫尊,不放寸山出。

南衡走奴隸,西華失名額。

中宵展紅輸,萬有破元關。

玉女毓淵泉,流作聖賢澤。

正氣吐長林,不與籙俱訖。

洛陽帝王所,興廢每不測。

尼嶧香火期,未可限千百。

傴指登封君,令人重驚慄。

金丸互巧惛,何異雉盧擲。

丑哉驪坑人,終然化豝貉。

刻心假碑篆,僥倖脫經兀。

豈知覲岳心,正在述方職。

登望雖殊時,聖狂不可域。

吟人類誇譽。誰復論順逆。

北方豪傑地,罕見吾其惑。

遊覽下山來,低眉恣搜索。

或采之道途,或求之方冊。

或咨新少年,或質古碑刻。

挑包到東平,得士僅六七。

在昔遺山翁,盛美信難匹。

一笑洗簪膩,臨風倚孤節。

泬寥大雅余,古調寄篇什。

東南十年間,往往家有集。

想今在鬥牛,安得挹苾。

西方有許平,金陵不可襲。

翼翼望考亭,直欲跬步陟。

四書門戶正,蹊徑掃曲筆。

閻侯上界仙,塵溘聊暫謫。

中興聖人居,光焰出晦室。

亦有河汾翁,杜門守貞德。

深林見孤熊,狐兔盡驅辟。

淮陽遺一皓,留以鎮東邑。

復齋上玉樓,往恨抱萬億。

蜂蝶不作雙,未暇采纖悉。

卓有容齋翁,夜光難自匿。

弦鳴風雁落,孰御箭鋒急。

所謂魯君子,於斯信可必。

今古太山吟,誰不媚封續。

投崖匹夫勇,亦有誇介石。

雄文痛麾掃,與岳競碕磔。

一指回萬軍,眾質出孤戟。

古詩三百篇,無邪是真識。

余子月在雲,乍明而乍蝕。

我來見長篇,樓下臥百尺。

夫乃面餘人,又復產今日。

文采起具瞻,巖巖師尹赫。

北風盡化枳,獨此見佳橘。

橘中有仙翁,可望不可摘。

試把珊瑚鉤,輕拂蛟龍脊。

馮夷坐幽宮,海若不敢斥。

方壺靈山高,借我寸階立。

從今孕仙氣,倘可絕塵粒。

茲行類南鵬,九萬始一息。

越人初適齊,語笑遺大國。

道無傾蓋程,握手論疇昔。

畏刖不三獻,荊璞徒自戢。

舉蔑置堂上,更僕數一一。

保社多吟鷗,望歸心未釋。

春風吹客衣,臂羽不可縶。

願勿距互鄉,引手肅之入。

招賢自隗始,敢謂崇台岌。

人皆笑麾牆,吾獨喜入室。

他時報國士,豈必在炭漆。

定有雙白璧,照我羈窮色。

山東出相地,驛召在目即。

乾坤愈浩蕩,人才寧促迫。

作者:鄭浣

太尉留琴地,時移重可尋。徽弦一掩抑,風月助登臨。

榮駐青油騎,高張白雪音。祗言酬唱美,良史記王箴。

靜對煙波夕,猶思棟宇清。臥龍空有處,馴鳥獨忘情。

顧步襟期遠,參差物象橫。自宜雕樂石,爽氣際青城。

作者:方岳

風枝露葉走筠籠,玉潤冰寒擘縐紅。

自往胸中評史記,久聞格調略相同。

作者:真山民

昨夜大江舟,今宵小驛樓。

隻身千里客,孤枕一燈秋。

市酒難成醉,鄉書莫寄愁。

胸中無史記,浪作會稽游。

作者:周權

,戲調此詞以自述獨酌新豐,任疏放、從人不識。還只是、舊時把酒,秋風狂客。顛倒天吳歸短褐,風濤歲月頭將白。笑平生、盡有氣如虹,難教屈。也不學,悲彈鋏。也不作,譚捫虱。共梅花心事,歲寒冰雪。眼底山川徒歷遍,胸中史記無雄筆。合歸來、依舊飯吾牛,歌明月。

作者:宋庠

幾杖辭榮久,龍蛇感歲遷。

留春太史記,成佛謝公緣。

素蓋寒雲外,哀簫落月前。

無煩樵牧禁,行路拜新阡。

作者:王禕

宦況真蕭索,虛齋足晝眠。

思親懷愛日,閱史記疑年。

白髮生愁裡,黃花立醉邊。

風流陶靖節,輸爾早歸田。

相關內容
周公解夢
在線解夢
解夢大全
詩詞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