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釋紹曇
白髮宮娃不解愁,滿頭猶自插花枝。
曾緣玉兒君王灶,準擬人看似舊時。
作者:李白
仙人東方生,浩蕩弄雲海。沛然乘天游,獨往失所在。
魏侯繼大名,本家聊攝城。卷舒入元化,跡與古賢並。
十三弄文史,揮筆如振綺。辯折田巴生,心齊魯連子。
西涉清洛源,頗驚人世喧。采秀臥王屋,因窺洞天門。
朅來游嵩峰,羽客何雙雙。朝攜月光子,暮宿玉女窗。
鬼谷上窈窕,龍潭下奔潈。東浮汴河水,訪我三千里。
逸興滿吳雲,飄搖浙江汜。揮手杭越間,樟亭望潮還。
濤卷海門石,雲橫天際山。白馬走素車,雷奔駭心顏。
遙聞會稽美,且度耶溪水。萬壑與千巖,崢嶸鏡湖裡。
秀色不可名,清輝滿江城。人游月邊去,舟在空中行。
此中久延佇,入剡尋王許。笑讀曹娥碑,沉吟黃絹語。
天台連四明,日入向國清。五峰轉月色,百里行松聲。
靈溪咨沿越,華頂殊超忽。石樑橫青天,側足履半月。
忽然思永嘉,不憚海路賒。掛席歷海嶠,回瞻赤城霞。
赤城漸微沒,孤嶼前嶢兀。水續萬古流,亭空千霜月。
縉雲川谷難,石門最可觀。瀑布掛北斗,莫窮此水端。
噴壁灑素雪,空濛生晝寒。卻思惡溪去,寧懼惡溪惡。
咆哮七十灘,水石相噴保路創李北海,巖開謝康樂。
松風和猿聲,搜索連洞壑。徑出梅花橋,雙溪納歸潮。
落帆金華岸,赤松若可招。沈約八詠樓,城西孤岧嶢。
岧嶢四荒外,曠望群川會。雲卷天地開,波連浙西大。
亂流新安口,北指嚴光瀨。釣台碧雲中,邈與蒼嶺對。
稍稍來吳都,裴回上姑蘇。煙綿橫九疑,漭蕩見五湖。
目極心更遠,悲歌但長吁。回橈楚江濱,揮策揚子津。
身著日本裘,昂藏出風塵。五月造我語,知非儓擬人。
相逢樂無限,水石日在眼。徒干五諸侯,不致百金產。
吾友揚子雲,絃歌播清芬。雖為江寧宰,好與山公群。
乘興但一行,且知我愛君。君來幾何時,仙台應有期。
東窗綠玉樹,定長三五枝。至今天壇人,當笑爾歸遲。
我苦惜遠別,茫然使心悲。黃河若不斷,白首長相思。
作者:趙崇嶓
人生不滿百,譬如朝露晞。
白日入虞淵,胡不秉燭嬉。
大耋嗟晷短,多憂亦奚為。
君看玄廬道,輀車無停時。
伺晨當及旦,佳會當及期。
作者:劉得仁
白髮宮娃不解悲,滿頭猶自插花枝。
曾緣玉貌君王寵,準擬人看似舊時。
作者:葉茵
鶴去山孤草亦荒,旋吟長句謁虛堂。
束芻尚擬人如玉,一朵梅花當瓣香。
作者:曾協
萬人望歲正艱難,坐對盤餐泚在顏。
沿泝謾談舟楫利,圃畦未放桔槔閒。
歡呼甘雨今朝足,準擬豐年舊觀還。
眼裹塵氛掃除盡,擬人空翠繞西山。
作者:蘇軾
一軒高為黃花設,富擬人間萬石君。
佳本盡從方外得,異香多在月中聞。
引泉北澗分清露,開逕南山破白雲。
此意欲為知者道,陶翁猶自未離群。
作者:魏了翁
澹雲明露立蒼蒼,不識從來聲利常
晉士羽浮輕興喻,唐人承誤轉周章。
高談天上兔蟾影,卑擬人閒龍麝香。
犀桂自殊苦相累,都將榮進溷真芳。
作者:白居易
南龍興寺春晴後,緩步徐吟繞四廊。
老趁風花應不稱,閒尋松雪正相當。
吏人引從多乘輿,賓客逢迎少下堂。
不擬人間更求事,些些疏懶亦何妨。
作者:劉克莊
五管惟潮地接閩,自唐牧守畀名臣。
欲安瘴嶺瘡痍俗,暫輟天家肺腑親。
新堞永為州壯觀,彩虹忽間海橫陳。
皆言明主臨軒遣,不是諸公啟擬人。
作者:吳文英
盤絲系腕,巧篆垂簪,玉隱紺紗睡覺。銀瓶露井,彩箑雲窗,往事少年依約。為當時、曾寫榴裙,傷心紅綃褪萼。黍夢光陰漸老,汀洲煙箬。莫唱江南古調,怨抑難招,楚江沈魄。薰風燕乳,暗雨梅黃,午鏡澡蘭簾幕。念秦樓、也擬人歸,應翦菖浦自酌。但悵望、一屢新蟾,隨人天角。
作者:樓鑰
與客出西郊,送子之南旴。
子為名父子,才器真璠璵。
乃翁老從臣,循吏追兩都。
益公工擬人,謂比王仲舒。
積善必餘慶,於公大門閭。
子能傳家學,何止讀父書。
執喪真有聞,孺慕久不渝。
彈琴不成聲,西上何徐徐。
文場嘗得雋,一跌重歎吁。
通籍金閨中,夷庚因少迂。
邑中有三曾,聲名照堪輿。
士夫秀而文,比屋多為儒。
萬里此發軔,胸中有全模。
將別更求言,老馬從問途。
乃翁同汪出,親誼崇終初。
以規不以頌,不自知其愚。
民社非細事,況此壯大區。
不飲第一策,精神長有餘。
以此奉塵剎,以此當萬殊。
何官不可為,禍福皆在吾。
劇邑最為難,謹畏可無虞。
試看悔吝者,實惟予之辜。
民力久已困,未免索稅租。
欲如古什一,攻瑟難吹竽。
古意行今法,自應知樂輸。
有弊勿遽革,有奸毋亟鋤。
責己重以周,檢束到錙銖。
兩腳踏實地,處事隨精粗。
頑不在斯民,猾不在吏胥。
苟以明恕行,久之定交孚。
為善無近名,實著名與俱。
飲啄信前定,富貴不容圖。
三年報政成,明時其捨諸。
老我世無用,情親肯自疏。
盡此一杯酒,惘然摻子祛。
相依忽成別,加餐意何如。
作者:柴望
殿上傳宣內引官,一封歷歷奏忠肝。
八千里路先聲至,百萬都人夾道觀。
節度晉公先授鉞,淮陰韓信舊登壇。
擎天正要中流柱,莫擬人間蜀道難。
作者:無名氏
人生不滿百,譬如朝露晞。
白日入虞淵,胡不秉燭嬉。
大耋嗟晷短,多憂亦奚為。
君看玄廬道,轜車無停時。
伺晨當及旦,佳會當及期。
作者:陳宓
瓊裾初到似含羞,剩擬人間款曲留。
只恐寒夜歸去蚤,先須秉燭問端由。